Part 02 不老的歌(第3/5页)

前面的高山还多着呢

做了十几年电视,我总觉得任何一个节目都要有它的灵魂。《我是歌手》的灵魂在哪里呢?除了“真诚”,我们还能向观众传递点儿什么?磊哥、张宇、张杰、紫琪……他们每个人身上最感染我们、最打动我们的价值是什么?

单说磊哥吧,从九十年代初到现在,歌坛摸爬滚打二十多年,什么风光没见识过,什么低谷没经历过,如今依然有胆魄、有信心参与到这档节目中来,本身就让我们看到了一种不曾泯灭的音乐激情。这也让我始终坚信,不是只有中年人才是韩磊的粉丝,年轻人一样可以被拉到韩磊的阵营中来,就为那份洒脱激情的男人味!真正的音乐精神,没有年龄界限。

“磊哥的胜出,让我们这些四十岁左右的男人,所有面临生活考验的人们,获得了一种巨大的信心。你们以为我们的事业已经走到头了吗?你们以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有下坡路了吗?不!只要肯努力,只要肯改变,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冠军。前面的高山还多着呢,等着我们一座座去翻越,一座座去征服!”

这就是歌王决战之夜,我当众宣说的“获奖感言”,虽然这奖跟我压根儿没什么关系。

必须承认,这段感言事先有过精心准备,因为的确感触良多。要知道就在不久以前,还没当上“村长”的我,刚刚经历了长达半年的职业空窗期,没什么合适的节目可以主持,每天坐在院里发呆,甚至羡慕台里的实习生天天打卡上班。开车路过湖南卫视时,落寞得能掉下眼泪来。这不是也都过来了吗!

“就算你留恋开放在水中娇艳的水仙,别忘了山谷里寂寞的角落里,野百合也有春天。”

磊哥,生命就是用来燃烧的。这首属于咱“老男人”的励志歌曲,虽然没在舞台上唱,但必须在心里一直唱下去,必须啊!

小哥

这是真爷们儿

齐秦,江湖人称小哥,我们“70后”一代心目中无可替代的传奇。

当年他在北京工人体育馆开演唱会,我还是个穷学生,买不起门票。正好有个好朋友,现在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啦——中国国家冰上项目基地副主任——那时还在工体当实习生,可以利用他那点儿微弱的“职权”,把我领进工体院门,然后抱歉地对我说:“哥只能帮你到这儿了。”

进门之后的事,还得靠自己。记得体育馆外面有一个很高的消防梯,直通顶部,无人值守。我就蹑手蹑脚顺着梯子爬上去,然后,小心翼翼地攀在屋顶的铁架子上,傲视人群,俯瞰小哥,全景尽收眼底。谁说这不是真爱我跟谁急。

当时并没有想到,这件事沉积多年以后,会成就我和小哥之间的一段缘分。

2013年初,第一季《我是歌手》开录前,每位歌手都要选择自己的经纪人。在他们七位中间,小哥无疑是最大的牌。可惜我认识他,他不认识我。

我走上前,对他说了两句话。第一句是实话“当年我没钱买票,趴在工体房顶的铁架子上听过你的演唱会。”第二句是忽悠:“所有的经纪人当中,我跟台领导关系最好,选我,没错的。”

小哥笑得要命,二话没说,签下了我。

我和小哥特别投缘。都是袓籍山东,生在东北。好交朋友、骑机车、唱歌、喝酒,爱吃大蒜,怒了还会动手打架。骨子里都是纯爷们儿。听他唱《北方的狼》,会忍不住仰天长啸,恨不能同去草原,亮出嗜血的牙齿追寻目标。

小哥真性情,带他参赛,回回都少不了酒。一开始我不明就里,他要喝,我就陪他喝,却见他身边的人战战兢兢,欲言又止。后来他们才告诉我,小哥喝了酒,你要敢惹他,拳头可是很厉害的。

我方知自己是在“舍命陪君子”,当时还认真考虑了一下,万一被他打,我还不还手呢?不还手,大概不可能,因为我这副身子骨架不住被人打啊,从小练就的本领就是自卫还击快而猛。但是如果还手,我应该照哪儿打才合适呢?

好在那次,小哥及时打住,没喝高。跟我在饭桌上把酒言欢的时候,他一定没想到我的笑容背后还有那么复杂的心路历程。

事实证明,我的心路历程绝非多余。有一次小哥唱完,摄制组去212房间采访他,我看见他的助理小赵站在门口,用手捂着眼睛。

“怎么了?没休息好?”我问他。

“不是。”他摇头,“小哥昨天喝酒了。”

然后把手拿开让我看,嗬,好一个乌眼青!

小赵委屈地说:“我看他喝得差不多了,从背后拉了他一下,谁知他一回身一挥手正好杵我眼睛上……喝了酒,手上没轻重。”

隔了一周,再次开唱,再次采访,还是老地方。又看见小赵捂着另一只眼睛站在门口,一脸惆怅的样子。

“又喝高了?”我表示深度关切。

“我算是总结出经验了,对小哥这种武艺高强的人,一定要正面劝说,不能背后偷袭,否则,后果很严重……呵呵。”

即便如此,跟在小哥身边的人,仍然对他尊敬有加。性情中人,偶尔失控,自是难免,但是该仗义的时候真仗义。

大家都记得他被烧伤吧?那次他累了在房间按摩,按摩的小姑娘实在太困了,拿起半罐酒精点上火,直接扣在了他背上。他老婆说,当时冲进卧室,见他浑身是火在地上打滚,全凭年轻时打架的功底反应快呀!

事情闹大了,大家都认为那小姑娘完了,烧伤普通人都赔不起,何况是巨星!谁知小哥轻描淡写地说:“算了,别难为那孩子,她不容易。赔个几万对我起不了作用,她可得倾家荡产了,何必呢?”

听见没?这就是小哥,真爷们儿!

人家“泰囵”,我“荷囵”

《我是歌手》录完第四期,正值2013年春节。小哥是个很孝顺的人,向节目组提出来,要去美国看望九十多岁的母亲。人之常情,都能理解,于是台里临时做了一些调整,等他从美国回来,比赛再照常进行。

趁小哥去美国,我在台里暂时没有拍摄任务,就应邀去了趟欧洲,主持一个面向各国华人华侨的“巡回春晚”。

原本说定只主持两场。小哥结束探亲后,我要和他同时赶回来,继续《我是歌手》其后几期的录制。可是后来一口气主持了七场,还不算完。

有关部门打招呼,要求我主持完整整一轮演出再回国,并且强调,在欧洲把一年一度的巡演局面搞好,比回国主持一档娱乐节目,意义要重大得多。

可是我与小哥有约在先,而且和当地工作人员沟通中有些误解,犟劲又上来了。我这人呢,有个毛病,就是吃软不吃硬,反感一切强压式的“命令”。无论比我高的人,还是比我低的人,我都愿意与之称兄道弟,谁也别哈着谁,前提是平等共事,相互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