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第2/2页)

被里尔克先生作为某种次要的或更次要的问题在此置入括号的,却是这则神话的主要条件,不对,是这则神话的前提,也不对,是这则神话自身。因为,俄耳甫斯下到地狱试图带回妻子并最终失败,这整个故事的主题正是奥林匹亚山诸神的禁忌以及禁忌的被触犯。世界诗歌的一半写的都是这一禁忌!好吧,即便只是十分之一,从维吉尔到歌德,也有大量的诗作诉诸这一禁忌!而里尔克却将它漫不经心地打发了。为什么?

就因为他是一位将一切都看作心理冲突的现代诗人吗?还是因为在他之前所有这些崇高华丽的诗句均已写尽,而他又想另辟蹊径,比如说显得面无表情?他真的把俄耳甫斯当成了一个疲惫不堪、不知所措的人物,在步出阴间的路上面临着又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这项协定的主要条款则被他埋藏在了意识的角落里?或者,这一切也与韵脚的惯性和左右交替起首书写法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