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第5/5页)

“兄弟,你今年够呛了,流行病分数虽然及格但竞争太激烈,指标不够。你想,人家那些参加考试的都是省级部门,也有路子,你在乡镇,谈何容易?”2001年春天,当我苦苦准备了一年报考山东大学卫生统计与流行病专业的博士考试后,我的好朋友在招办工作的王曙森给我报来了懊丧的结果。

郁郁从济南返回,正是清明四月艳阳天,却激不起我那颗伤感沉郁的心。苦苦一年啊,就这样付之流水。今年考不上,也不敢保证明年。我暂时放下了专业书,无心再去看那些枯燥讨厌的东西,只是无聊空闲时,对着中央台国际频道学点英语,时间总是要打发的。无聊之时,我迷上了文革作品,什么盗版的正版的,只要能体现文革的,我都倾囊买之。《四人帮传》《红旗》《江青之路》《陈永贵》《毛泽东传》《顾准传》《不堪回首》《黑骏马》《灵与肉》《牛棚杂忆》诸如此类的书摆满了我的床头。看着主人公那血淋淋的惨不忍睹的下场,诸如林昭的枪毙,张志新的割管被杀,遇罗克、顾准的悲剧,老舍抱石跳湖,傅雷的才华湮灭,大批独立思考、追求真理而惨遭迫害的人物,让人感到政治斗争的血雨腥风和残酷无情。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毛泽东像章也成了我的收藏品,五毛钱买来的塑料像章竟然还带着荧光标记晚上放光。南怀瑾的作品《孟子旁通》《老子他说》《论语别裁》《原本大学微言》《庄子讲记》《圆觉经略说》《禅海蠡测》《易经系传别讲》《禅宗与道家》《宗镜录略讲》《椤伽大义今释》等使我爱不释手,为我开启了国学、儒释道的大门。在文革的学习中,还使我知道了一位国学大师陈寅恪,终日埋首于浩如烟海的古籍以及佛书,生活困顿,遭际艰辛,卒丧双目,“天其废我是耶非,叹息苌弘强欲违……弹指八年多少恨,蔡威唯有血沾衣”,并关注他的个人和作品,以他那种“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贬斥势利,尊崇气节”“涕泣对牛衣,载都成肠断史,废残难豹隐,九泉稍待眼枯人”的精神为自勉。自此以国学作为自己兴趣领域,转拜陈寅恪、王国维、吴宓、南怀瑾、钱穆等国学大师,慢慢咀嚼《四书五经》《二十四史》《史记》《十三经》及诸子百家,对先秦两汉文学更是兴趣倍加;读司马迁《报任安书》更是在寂寞之中感到了一股荡气回肠大无畏不屈于现实而努力奋斗的鼓舞,正如他所述“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郁郁默默中,我开始调整我的兴趣与爱好,以广泛收藏中外古今书籍,以中国古典文学特别是先秦两汉文学作为自己的兴趣方向,只是兴趣爱好而已,没有任何其他想法。总不能再在觥筹交错灯红酒绿中把时间来消磨掉,总要有一种积极向上的东西对得起乡镇这大好的空闲时间。在我书橱里床头上摆满了我视为清雅高洁的“女人”——不同版本的不同年代的不同种类的书籍。文白对照的《史记》、线装本《史记》及《二十五史精华》《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十三经》《阅微草堂笔记》、珍贵的钱穆《孟子研究》《能改斋漫》《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文心雕龙译注》《九集》《离骚》《九章》《白雨斋词话》《王船山诗文集》《先秦名学史》《中国文学史》……文王、周公、孔子、孟子、左丘明、庄子、司马迁、班固、诸葛亮、陆贽、范仲淹、司马光、周敦颐、程颐、张载、朱熹、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李白、杜甫、苏轼、黄庭坚、许慎、郑玄、杜佑、马端临、顾炎武、秦蕙田、姚鼐、王念孙等系列人物也慢慢由模糊变为模糊的清晰,久而久之,浑身如同吃了人参果,每个毛孔都非常舒服清新。五脏六腑,浑身脉络,经通四周,慢慢地冲刷着心中的原始与蒙昧,涤荡着浮躁与尘埃,脱离那酽酽的灯红酒绿带来的俗气与污垢……

冥冥之中,我感觉离大爷的“仓三易斋”越来越近,“仓三易斋”在我脑海中越来越清晰,如同当年大爷提着冲锋枪由远及近,慢慢地向爷爷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