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敌后(第2/2页)

乔天朝和王晓凤是在傍晚时分出现在街头的,他们似在不经意间走到了阿廖沙面前。阿廖沙不看他们,仍然目视前方,沉浸在自己歌声里。

乔天朝在阿廖沙面前停了几秒钟,从兜里掏出几张毛票,顺手扔在阿廖沙脚边的帽子里,然后拥着王晓凤向街对面一个咖啡馆走去。

王晓凤压低声音问:他是咱们的同志?

乔天朝没有说话,仿佛没有听到王晓凤的话,径直带着王晓凤走进了咖啡馆。咖啡馆里很暗,每位客人的桌子上都点了支蜡烛。乔天朝和王晓凤找了一张桌子坐下,服务生走过来,把蜡烛点亮了。一簇火苗,让两个人看清了对方的脸。

乔天朝点了一支烟,样子很悠闲。很快,服务生把两杯冒着热气的咖啡送了过来。

王晓凤喝了一口,皱着眉头,把咖啡杯推到了一旁,嘀咕一声:这洋玩意儿,比药还苦。

乔天朝把王晓凤面前的咖啡杯摆正,一副不容置疑的样子。

不一会儿,阿廖沙出现在咖啡馆里。他站在门口扫视了一眼,缓缓向乔天朝这边走过来,有熟悉阿廖沙的服务生,小声地和他打了一声招呼。阿廖沙最后在乔天朝的邻座坐了下来。阿廖沙冲乔天朝微微点了点头,乔天朝则还以一笑。

阿廖沙拿出烟,摸了自己的口袋之后,起身向乔天朝借火。乔天朝用火柴帮阿廖沙点着了烟。在点烟的一瞬,阿廖沙把一个小纸条塞到乔天朝手里,乔天朝顺势把纸条放到火柴盒里。

乔天朝继续啜着咖啡。

终于,他把一张钞票放到桌子上,带着王晓凤向外走去。

他揽着王晓凤走在暗夜的街上。王晓凤的样子显得有些拘谨,她不停地嘀咕着:这就是工作?!

乔天朝小声地说:别说话,要么就说点儿别的。然后他大声道:看样子明天要下雨了。

这时,一队巡逻的卫兵,列队跑过他们的身边。

王晓凤下意识地向自己的腰间摸去,乔天朝揽在她腰间的手就用了些力气,两个人别扭着走进了军统局东北站的驻地。

摸黑进屋后,王晓凤长吁一口气道:这是什么接头啊,话都没说上,能交流到什么情报?下次再接头,你自己去吧,我可是难受死了。说完,不管不顾地把高跟鞋甩在地上,一脸的忍无可忍。

乔天朝捡起鞋子,摆好,拿来拖鞋放在她的脚边,用低沉的声音说:你现在是王晓凤,不是王迎香,我们这是在工作。

说完,拿出火柴盒,抽出一张小纸条,纸条上写着:刘王辛苦了,老家要的货,请尽快送来,母亲急用。

他把那张纸条递给王晓凤,王晓凤看了眼纸条,又看了一眼。乔天朝把纸条拿回去,划了根火柴,那张纸条便燃着了。王晓凤这才意识到什么,伸手去抢时,纸条已成了灰烬,她不解地问:烧它干什么?我还要看看。从离开组织到现在,她这是第一次接到组织的命令,那上面明确写着“刘王”二字。这些日子,过着水波不兴的生活,她已经郁闷得要死要活了,她甚至觉得组织已经把她忘记了,她现在的身份是军统局东北站中校副官乔天朝的夫人,每天乔天朝一走,她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她只能面对着沈丽娜那样的女人,无休止地逛街。越是这样,她越发怀念在部队的美好时光,日子虽然忙碌,但很充实。那样的日子才是她应该有的,现在的日子和那时的日子相比,简直是天上地下。乔天朝和阿廖沙接头就在她的眼皮底下,她竟没有看到那张纸条是如何到了乔天朝的手上。她一连把那纸条看了几遍,在看那几个字时,她竟有种想哭的感觉,这是老家的来信,这是来到东北,打入敌人内部后,第一次接到老家的问候。这两天她已经习惯“老家”这个称谓了,她和乔天朝聊天时,他就反复用“老家”这个字眼,刚开始她还有些不习惯,后来适应了,她觉得“老家”这个词竟是那么的形象和亲切。一提起“老家”,心里便有种热呼呼的感觉。那张小小的纸条,仿佛又让她看到了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她想把纸条收藏起来,寂寞的时候能看上一眼,会让她有份寄托和念想。没想到,这么快就被乔天朝给烧掉了。望着那团纸灰,失落、无奈的心情溢于言表。更让她不解的是,乔天朝就跟没事人似的,用抹布把那些灰烬擦拭得不留一丝痕迹。

乔天朝刚做完这些,突然就响起了敲门声,接着徐寅初的声音传了进来:乔副官休息了吗?

乔天朝和王晓凤对视一眼,做了个手势,他就去开了门。徐寅初身后还跟着沈丽娜,两个人的样子似乎刚吃完宵夜回来,徐寅初嘴里还喷着酒气。

徐寅初打着哈哈道:你们这对小夫妻可真抓紧时间呢,这么早就要休息了?我和夫人从外面回来,看你们灯还没熄,顺便过来看看。

沈丽娜大呼小叫地走进里间的卧室,和王晓凤山高水长地说着女人的话题。

乔天朝给徐寅初倒了杯茶,就坐在徐寅初的对面,他知道徐寅初一定有事。果然徐寅初喝了一口茶道:乔副官,现在的情况对我们很不利,共军调集了几十万人的兵力,把沈阳和锦州团团合围,我们只能背水一战。蒋委员长的决心很大,让我们在这里和共军决一死战,誓死守住东北。如果这一战我们胜了,还有收复东北的可能;如若战败,我们将只能撤往关内。

乔天朝不明就里地说:蒋委员长不是派援军在支援我们吗?

徐寅初摇了摇头,叹口气道:看来,远水解不了近渴啊。共军在调集兵力,等他们布置完了,他们就开始围歼我们,合围沈、锦两地,再各个击破。

乔天朝听了徐寅初的话,心里掠过一阵狂喜,不用徐寅初说,他也知道现在东北战局是个什么样子,四平和长春失守后,便大局已定了。现在徐寅初把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看来国民党上层也发生了动摇,否则,徐寅初的情绪不会如此低落。

徐寅初话锋一转,道:乔副官,你要有思想准备,战争一打响,我们都是督战队员,就是战斗到最后只剩下一枪一弹,也不能放弃对东北的争夺。

乔天朝在徐寅初的眼里看到了一缕杀气,看来敌人作好了殊死一搏的准备。隐隐地,他开始为那些城外的战友们担心了,这势必是一场恶战,血流成河将在所难免。乔天朝手心冒汗,浑身的血液快速地奔涌着,仿佛已经置身在阵地上,率领战士们冲锋陷阵,迎着炮火一往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