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21章 风头强劲的张岳(第2/2页)

哪怕是这些民夫都是临时征召的,也不用发工资,但是你总得给人一口饭吃吧,几十万人光光是吃上几个月的粮食就是一个庞大无比的数字。

所以枢密院的陆军高层们就是初步制定了一个意见,那就是兵分数路,同时推进。

而至关重要的后勤补给线,湖广那边自然是以陆路为主,那边是没办法,只能依靠陆运,而陆运困难,同时在前期里,长江河道因为被明军水师封锁,大唐也很难通过长江河道向武昌方向的部队大规模运输补给。

因此在前期,该方向的补给主要是依靠江西、湖南两省自行生产、囤积的弹药为主,广西补充的一部分弹药为辅,数量不多。

弹药不充足,自然也就导致了,这一地区的北上计划将会是次要的,并不是大唐陆军的北伐主攻路线。

那么主攻路线在那里?

南直隶的江北,准确的说是淮河流域。

此时的黄河是由淮河入海,如此也就代表着,如果能够控制淮河的入海口以及京杭大运河淮安到长江一段,那么大唐王朝的内河船队就能够直抵淮安。

然而以淮河为中转,通过黄河、京杭大运河向西北方向的河南、向北方的山东推进。

而这样一来,后勤补给的难度就是大大降低了。

然而人家明军也好啥,自然也是知道这一区域的重要性,要不然人家干嘛在扬州、淮安一带设立江北总兵啊,这一地区的明军总数至少也超过十五万以上,而且主力部队十万往上走。

扬州更是被打造的跟桥头堡一样,兵力雄厚,火炮众多,想要硬啃下来可不是简单的事。

物资囤积缓慢,后勤补给困难,再加上很多部队也是在整编、训练。

同时陆军内部也是分歧众多,所以这北伐是从年初说到了年中,然而是说到了秋天,而目前看来,李轩估计着短时间内依旧没有一个完善的计划的。

所以北伐,还是在准备,至少什么时候才能准备完成,这是一个未知数。

大唐王朝这边正在准备北伐,明王朝那边也是没有闲着,正德皇帝早已经是顾不上什么皇权和内阁之间的平衡,更顾不上前线将领会趁机坐大之类的风险,是用尽了一切办法增加江北、湖广前线的防御力量。

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张岳的权势也是越来越重,继太子少保后,正德皇帝又给他升官为太子太保,而这还没算完,正德皇帝在八月中秋,正式封张岳为平南侯,这可是直接越过了伯爵,直接封侯爵,这种事可是极为少见的。

而更有意思的是,正德皇帝给张岳封侯时候,他还在不断的接到弹劾张岳的折子。

这几年弹劾张岳的折子,全部拿出来恐怕是要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了,但是正德皇帝全部都是留中不发,而且还贬了不少弹劾张岳的官员。

一时间,平南侯张岳的风头已经是超越了明王朝的诸多内阁大佬们,没办法,谁让人家手里有兵,而且还是十几万精锐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