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0章 天子不是人(第2/2页)

面对一个神化的天子,这做事很多时候都是不能用往常的那种君臣相处之道去处理的,劝谏这种事如果是放在以往的王朝里,那么很正常,甚至算得上是一段佳话。

但是在大唐王朝里,那个臣子你要是逮着李轩骂,说李轩你这里错了,那里错了,那么下场往往都是不太好的。

因为这里头其实和对错无关,而是和政治正确有关!

你要劝谏什么的时候,得说是其他臣子的错,绝对不能说是圣天子的错!

这也不是什么说讨好天子之类的,而是因为大唐王朝的政治环境就是如此!

这样的背后,其实所代表的就是皇权的空前集中!

华夏数千年历史来,虽然在夏商周时期就已经是君主制国家了,但是皇权却是始终都算太大,春秋战国时期,贵族当道,隋唐之前,世家当道。

宋以后,虽然说皇权进一步集中,但是文人阶层却是取代了以往的贵族、世家,成为了和皇权相互制约的一个新阶层。

这个阶层在明王朝时期达到了巅峰,哪怕是强如朱元璋,朱棣这样的猛人,杀了一遍又一遍,但是最后还是不得不和文臣进行妥协。

而后的正德皇帝,也是一个挺牛逼的人,但是这么牛逼的他,早年也是被那些文臣弄的落水,差一点就是嗝屁了。

掌权四十几年的正德皇帝,在立太子这一事上,依旧是无法压制文官集团!

由此可见,数千年历史来,其实皇权一直都是没有得到太多的集中!

而这种情况,在大唐王朝这里却是得到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在黄竹山时代开始,李轩就是通过内阁扩大化,扩大翰林院,并把翰林院当成的秘书机构,同时设立独立的陆军枢密院,海军统帅部,督察院,大法院等机构,平衡并分化大唐内部各机构的权力,并且把权力直接抓在了手中。

如此也就是导致了,大唐王朝的皇权集中,是达到了华夏数千年来前所未有之地步!

这说的不仅仅是李轩的权力,而是说皇权!

倘若只是说李轩的话,那么以李轩现在的威望,实际上他不需要任何多余的手段,都能够牢牢的控制这个国家。

但是他依旧为什么还这么做,因为他就是要从制度上奠定皇权集中制。

以确保他死了以后,大唐帝国还能够保持为一个完整的统一国家,而不是四分五裂!

由不得李轩担心这个问题,虽然他还很年轻,但是现在大唐帝国的疆域是越来越大,哪怕是以后可能出现了蒸汽轮船和电报通讯,使得统治更加容易,但是依旧会出现诸多问题。

倘若数十年以后他死了,很有可能就会和蒙古帝国一样四分五裂!

现在,他就是开始未雨绸缪,以确保他死了后,这个庞大的帝国依旧会是一个完整的帝国,而高度的皇权集中制,其实换一个说法,那就是君主中央集权制。

其核心并不是说君主掌握了多少权力,而是说中央掌握了多少权力,避免地方分裂!

皇权集权制,这才是李轩最近几年一直追寻的目标,而在这个过程里所发生的诸多事,其实也都是为了这个目标而服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