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1章 全民守城(第2/2页)

为了保存有生力量,避免无畏的牺牲,万丹城的当局早就已经是直接放弃了港口的码头以及棱堡外的一些附属建筑,直接退守万丹城的真正核心,一个城内面积只有三万平方米的棱堡!

这个棱堡,是一个不规则的城堡,分为内外两城,是建立在一个山坡上的,用以减少工程量,外城要低矮一些,长方形,主要是居民区和商业区以及普通的兵营,紧挨着的就是内城,内城其实就是建立在山顶上,另外一侧就是峭壁悬崖,内城面积比较小,只有大约七千多平方米,主要是官方机构以及重要官员的住宅区。

这个大约三万平方米的万丹城,可以容纳四千名人口生活居住!

如今,这些土著们进攻的一面,就是外城的东城墙,至于北边,那是内城的一面,几十米糕的悬崖就是最好的防御措施,那些土著们可不会去怕悬崖进攻。

外城的东面,此时大量的火炮正在射击着,一门门五斤和九斤的火炮,对着城外冲上来的土著士兵不断的开火,与此同时,一些轻型的散弹炮也是对着冲到数十米范围内的土著进行开火射击。

棱堡的城墙边缘,也就是胸墙上,数百米士兵以及民兵们,正在军官的口令下以平稳的节奏进行射击!

在这些士兵的旁边,甚至有不少的老弱妇孺们也是自发的拿起枪支,然后对着城下的土著们扣下扳机!

而更多的老弱妇孺么,则是在后方不断的搬运炮弹,然后在炮兵的指挥下,把给火炮进行装填!

操控这三十多门火炮的人里头,只有大约五十多名是真正的炮兵,而剩下的人,尤其是辅助搬运火炮,装填火炮的,其实都是平民。

进入枪炮时代后,战争对人的素质是两极分化,一方面,对军官,对技术性的兵种要求大大提高,但是同时代,对于火枪手以及各种辅助类的兵种要求是大大的降低。

一个身体素质达标的普通青壮,经过完整的三个月训练后,基本上就可以扛着枪上战场了。

如果是目前这种单纯的防守作战,己方有着城堡可以利用,敌人又没有庞大的炮火力量进行压制的话,己方在没有太大的伤亡威胁下,那么这种防御性的战斗,其实就是单纯的重复性劳动而已,哪怕是一个妇孺,在经过简单的制导后,也能够拿起火枪作战。

当然了,作战效率肯定是不如正规军的士兵的!

但是这重要吗?

不重要!

城内的士兵本来就少,单单靠士兵想要守住上两万多人的进攻,很难很难!

因此城内不管是文武官员还是普通百姓,乃至老弱妇孺,只要是能够动起来的基本上都是参与了这场防御作战!

这些人哪怕工作、战斗的效率低一些,也依旧能够带来极大的积极作用!

万丹城的军民们为了生存,正在全民参与守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