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6章 什么都可以投机,唯独粮食不行(第2/2页)

哪怕是安置妥当了,但是如果有什么野心家跳出来,也是很容易造成大范围的动乱。

这种关键时刻里,李轩自然是不会放松,进行舆论引导的同时,也需要保持高压的军事威慑。

让那些心怀不轨的人知道,哪怕是乱了,但是大唐王朝的强悍军事力量,依旧不是他们所能够的对抗的。

实际上不用李轩特地去吩咐,军方的人也是时刻注意着地方上的情况!

军方在受灾地区的总动员,除了动员军人参与抗洪救灾外,实际上相当多一部分的部队都是提高了警戒,预防任何不测。

尤其是各大灾民安置点,几乎清一色的都有部队驻扎!

这些驻军的作用既是为了保护他们,维护治安,同样也是为了就地镇压可能出现的动乱。

毕竟,这上百万的灾民,就是动员的最大源头,无论如何也是需要时刻监控并防备着的。

因为江北、皖北、河南等地的兵力不足,军方甚至已经是开始从江南、皖南以及湖广、江西、山西等周边省份抽调部分部队进入受灾地区。

如果真出现什么动乱了,将会第一时间镇压,把叛乱的消灭在刚开始的阶段。

这一场洪水,给大唐帝国带来的冲击是相当大的,甚至影响比数万鞑靼铁骑杀出长城还要大的多!

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经济影响了,这说的可不是什么工商业经济,而是农业经济!

大范围的洪水,势必会让受灾地区减产,粮食产量不足,那可是会饿死人的。

如今帝国官方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凑集粮食,然后用于灾后救灾所用,无论如何,也是不能出现大规模的饿死人的场景。

要不然的话,整个帝国上下苦苦追求的宣平盛世,就是一句笑话!

都大规模饿死人了,你还说盛世?

扯淡呢!

也好在大唐帝国早些年就搞出来了大唐粮食总公司,并在各省道建立了粮食公司,大唐粮食总公司,依靠着庞大的财力,官田出产的官粮,征收的税粮,成为了大唐帝国里最为庞大的粮商,以储备粮食,平衡粮价。

其各地的粮食仓库里,常年都储备着大量的粮食!

依靠着庞大的粮食储备,不仅仅可以用来救灾,而且也是能够维护粮价稳定。

至少大唐帝国的最近十年来,粮价一直都是维持着一个正常水准,任何敢于低买高卖,玩粮食投机的粮商,基本都是同一个下场,先是被大唐粮食总公司通过收购或者投放粮食,搞得破产,然后就会被抓住各种罪名,然后被送进监狱,严重者甚至抄家灭族。

在大唐帝国,什么都可以投机,唯独粮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