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5章 杀入黑龙江流域(第2/2页)

喜申卫的建立以及结局,其实也是众多前明时期边疆地区众多卫所的开始和结局。

因为前明时代,明王朝在立国初期的时候,也是和现在的大唐王朝一般,潮气蓬勃,不断的对外扩张,其大军也是打到了黑龙江流域,并建立奴儿干都司,后来国力衰退,加上奴儿干地区苦寒,所以前明就是逐步放弃了这一片地区的实际控制权,把主要的力量都是集中到了辽东一带。

但是为了保证奴儿干地区依旧归属前明,至少是名义上的,所以就会广泛的授予当地的各部落的首领官职,以各部落的居住地设立卫所,然后授予部落首领为指挥佥事。

喜申卫,已经成为了历史,但是该地的地理为止的重要性,却是一如既往的重要!

该地位于黑龙江中下游段,黑龙江中游和支流乌苏里江的交汇点,仅此一点,就已经是足以让大唐帝国在此地建立城池了!

而在去喜申卫的路上,需要通过黑龙江的下游流域,而这一片下游地区,也是有着不少的蛮夷盘踞的,虽然说大唐海军凭借着内河战舰,也可以直接掩护运输舰队前往,不用搭理黑龙江下游沿岸的蛮夷们,但是海军却是不喜欢以后每一次运输物资都是需要动用大量的内河战舰,这样划不来。

所以干脆是第一次深入黑龙江的时候,直接把沿途的所有蛮夷据点给摧毁掉,然后在部分重要的地方驻扎少量兵力。

不管怎么说,都要确保黑龙江流域的通航安全,要不然的话,依托黑龙江深入东北地区就是一句笑话。

海军费了众多的小心思,就是为了在黑龙江做出成绩来,从而彰显哪怕是在东北苦寒之地作战,海军也是能够发挥出来重要的战略作用。

不能让陆军把全部风头给抢占了去。

海军有海军的心思,陆军也有陆军的心思,陆军的想法是,且让海军那边折腾,反正花的也不是陆军的军费,等他们打通了黑龙江航道后,最大的受益者还是他们陆军,所以对海军在黑龙江流域的作战计划是乐见其成。

当然了,这也是和陆军那边把所有精力都是放在辽河套,暂时不重视这一苦寒之地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