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5章 做生意前先打一仗(第2/2页)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圣天子都这么重视石油了,他们这些当官的自然是需要紧跟圣天子的步伐重视石油了。

尽管绝大部分重视石油的官员,根本连石油长啥样,有什么用都不知道。

圣天子重视,皇家理工学院那边也是多次发表专业论文说明石油有着极大的工业价值,所以哪怕不知道这玩意有啥用。

但是官员们也是对石油此极为重视。

而更关键的是,经过大唐石油公司多年的勘测,很悲催的发现,帝国的大陆本土省份上,并没有发现太多的石油资源,顶多就只有几个小油田而已,哪怕是肃州油田的规模实际上也算不上多大。

大唐石油公司多年前开发肃州油田的时候,曾经很乐观的认为,只要继续打油井,石油肯定是会越来越多的,但是结果发现,肃州油田就那么大,产量很有限。

搞到现在,肃州那边的第二期炼油厂计划都是放缓了脚步。

本土省份没找到什么油田,大唐石油公司自然也是把目光放到了海外,海外勘测并开采石油其实对于现在的大唐而言非常麻烦。

勘测麻烦就不说了,要找石油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如今大唐石油寻找石油,往往都是根据现有的线索,找到油泉。

然后才会进行钻井勘测,并估算石油储量等。

可没办法和后世一样,依靠大量的科学数据就能估算出来。

在海外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找石油就麻烦了,而运输石油也麻烦。

运输是需要成本的,尤其是石油这东西,这是一种大宗消耗品,数量可不是几百几千吨就够用的,而是动不动就几万甚至几十万吨的运输量。

如此将会造成昂贵的运输成本,而昂贵的运输成本将会抬高石油的价格,最后导致普通老百姓用不起。

而用不起的商品,没有任何价值!

此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开采问题。

相对于开采而言,勘测以及运输那都是小问题了。

因为开采石油是需要大量机械设备的,如果是在北海省这样的本土省份发现了石油,那么自然是简单的很,直接把设备运输过去开采就行了。

但是如果是在吕宋、万丹这样的还没有完成本土化的省份发现了石油,那么连开采都开采不了!

因为进出口委员会禁制向这些没有完成本土化的海外领地输出任何机械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