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7章 锡兰本土化(第2/2页)

这些风帆木制船只的唯一作用,也就只能是用来出口了。

英格兰人和西班牙人以及奥斯曼人就是南非造船厂最重要的客户。

至于大唐自己,已经是很少购入这些木制船只了。

倒不是说木制船只不好用什么的,而是现在的木制船体比钢制船体还要更昂贵!

随着大唐帝国的钢铁工业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而国内的数大钢铁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也是爆发了惨烈的竞争,价格战持续打下来,已经是让钢铁价值跌倒了一个让欧洲土著们几乎无法想象的廉价价格!

低廉的钢铁价格,也是让各种钢铁制品的价格大幅度降低。

船体的最大开支,要么是木材,要么是钢铁,当钢铁价格远远低于木材的时候,也就意味着钢铁船只比木制船只价格更低。

商人们也都是正常人,自然是什么便宜选什么。

这种情况下,大唐人在本土,大型的纯木制船只已经是没有什么市场了,建造大型远洋船只所需要的木材要求太高,价格也太高,远不如钢铁划算。

当然了,在近海、内河,尤其是小吨位的船只上,因为对木材要求不高,相应价格也更便宜一些,因此木制船只还算有一些市场。

不过远洋船只上,基本上已经看不见新造的木制船只了。

而南非造船厂,只能是建造木制船只,这让他们的客户群体受到了限制不说,就连成本也是高了很多。

如果是能够使用钢铁制造船只的话,哪怕是算上从本土运输钢材的费用,他们的成本至少还能够降下来十几个百分点。

可惜,进出口委员会的限制太过严格!

其实和南非造船厂有同样情况的还有美洲的新南造船厂。

作为大唐在美洲东海岸的第一家,同时也是仅有的三家造船厂之一,新南造船厂和大唐帝国在海外领地的所有造船厂一样,清一色的都是属于地方财政投资的国企部所属企业。

为了避免海外领地的企业不受控制,一些比较关键的传统手工行业上,大唐官府虽然会准许海外领地发展,但是一般都是只准许国企部所属企业发展,不允许民营资本进入。

毕竟国企部企业本来就是官府的延伸,他们做事考虑更多的是政治问题,而不是利润问题。

但是民营资本企业,他们眼里只有钱!

为了钱他们可以视帝国法律为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