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不是玩伴(第2/2页)

“那群老家伙你也是知道的。”江渝年摇摇头,“学识是有,可小心思却不少,这次的学子关系颇大,要足够公正才是。”

江渝年说的隐晦,谢嘉言却明白了他的意思,再联想到答卷里面晃过的簪花小字,便知道这关系的是什么事了。

阁内一派寂静,只听得纸张哗啦翻页的声音。

突然,江渝年讶然出声:“这份答卷……”

上下翻看时,江渝年的神色也在不断变化,半晌他叹息一声:“怎么出了这种意外。”

谢嘉言接过那答纸,却瞬间蹙起眉头。

无它,只是这字着实丑了些,斗大一个,却还方方正正列在一起,就像整齐码着的箱笼,看着笨拙又滑稽。

然在读完第一行字后,谢嘉言才明白过来江渝年所说的意外是什么。

“毋不敬,严若思,安定辞,安民哉。”他喃喃念出那文字,声音带着少年特有的清朗。

他的目光转向江渝年:“这是《曲礼》篇。”

江渝年点点头:“不错,默写十三经篇目,这题目本是内舍测验的题目,不知怎的混进了这入学测验的竹简里……”

“还恰好被这小姑娘拿到。”

小姑娘?谢嘉言翻了翻答卷,找了作答者的名字——沈明姝。

确实是个姑娘家的名字。

只是他再看那粗犷的方块字,忍不住嘴角微抽,这字属实不像是个姑娘写的。

江渝年最是了解谢嘉言,一看便知晓他是在嫌这字丑,于是解释道:“你看末尾。”

谢嘉言翻至末段——于国君,曰备酒浆;于大夫.曰备洒扫。

再大致浏览全文,谢嘉言也不免露出异色,这姑娘竟是将《曲礼》上下篇都默下来了,而他一番通读,居然也没找出有默错的地方。

单纯的默写题目,可能无法看出学子才气如何,却可以知晓是否勤奋。

默写十三经篇目,是叫内舍学子都头疼的题目,可她一个初入太学的学子,竟完完整整默了全篇,选的还是内容颇多的《曲礼》。

一个小姑娘,能做到这程度,实属难得可贵。

谢嘉言再回忆起在其他答纸里看到的题目,和这个相比,难度就完全不够看了。

“嘉言以为,此卷当归上筹。”

“可她其它两题,却只粗粗答了个开头……”江渝年却露出苦笑,“也是我等的疏忽,默写本就耗时长,入学测验却只有一个时辰,她怎么来得及。”

谢嘉言往后看,接下来的一题是关于《诗经》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斗大的一个“答”字。

答:我选择赏析的篇目是《蒹葭》,这一篇开头写景,描述了xx的景象,渲染了xx的氛围……

通篇大白话,字迹还潦草。

谢嘉言勉强看了两行,就皱着眉头放下了答纸。

“仔细去读,她写的倒也有些见地,只可惜简短了些。”江渝年捋着稀疏的胡须,语气无不遗憾。

“嘉言现在觉得,该给她评什么等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