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桃(第4/5页)

“你们夫妇团圆,我当然得走开。”向高在不愿意的情态底下说出这话。

“不,我已经离开她很久,现在并且残废了,养不活她,也是白搭。你们同住这些年,何必拆?我可以到残废院去。听说这里有,有人情便可进去。”

这给向高很大的诧异。他想,李茂虽然是个大兵,却料不到他有这样的侠气。他心里虽然愿意,嘴上还不得不让。这是礼仪的狡猾,念过书的人们都懂得。

“那可没有这样的道理。”向高说,“教我冒一个霸占人家妻子的罪名,我可不愿意。为你想,你也不愿意你妻子跟别人住。”

“我写一张休书给她,或写一张契给你,两样都成。”李茂微笑诚意地说。

“休?她没什么错,休不得。我不愿意丢她的脸。卖?我哪儿有钱买?我的钱都是她的。”

“我不要钱。”

“那么,你要什么?”

“我什么都不要。”

“那又何必写卖契呢?”

“因为口讲无凭,日后反悔,倒不好了。咱们先小人,后君子。”

说到这里,春桃买了烧饼回来。她见二人谈得很投机,心下十分快乐。

“近来我常想着得多找一个人来帮忙,可巧茂哥来了。他不能走动,正好在家管管事,捡捡纸。你当跑外卖货。我还是当捡货的。咱们三人开公司。”春桃另有主意。

李茂让也不让,拿着烧饼望嘴送,像从饿鬼世界出来的一样,他没工夫说话了。

“两个男人,一个女人,开公司?本钱是你的?”向高发出不需要的疑问。

“你不愿意吗?”妇人问。

“不,不,不,我没有什么意思。”向高心里有话,可说不出来。

“我能做什么?整天坐在家里,干得了什么事?”李茂也有点不敢赞成。他理会向高的意思。

“你们都不用着急,我有主意。”

向高听了,伸出舌头舐舐嘴唇,还吞了一口唾沫。李茂依然吃着,他的眼睛可在望春桃,等着听她的主意。

捡烂纸大概是女性心中的一种事业。她心中已经派定李茂在家把旧邮票和纸烟盒里的画片捡出来。那事情,只要有手有眼,便可以做。她和一和,若是天天有一百几十张卷烟画片可以从烂纸堆里捡出来,李茂每月的伙食便有了门。邮票好的和罕见的,每天能捡得两三个,也就不劣。外国烟卷在这城里,一天总销售一万包左右,纸包的百分之一给她捡回来,并不算难。至于向高还是让他捡名人书札,或比较可以多卖钱的东西。他不用说已经是个行家,不必再受指导。她自己干那吃力的工作,除去下大雨以外,在狂风烈日底下,是一样地出去捡货。尤其是在天气不好的时候,她更要工作,因为同业们有些就不出去。

她从窗户望望太阳,知道还没到两点,便出到明间,把破草帽仍旧戴上,探头进房里对向高说:“我还得去打听宫里还有东西出来没有。你在家招呼他。晚上回来,我们再商量。”

向高留她不住,便由她走了。

好几天的光阴都在静默中度过。但二男一女同睡一铺炕上定然不很顺心。多夫制的社会到底不能够流行得很广。其中的一个缘故是一般人还不能摆脱原始的夫权和父权思想。由这个,造成了风俗习惯和道德观念。老实说,在社会里,依赖人和掠夺人的,才会遵守所谓风俗习惯;至于依自己的能力而生活的人们,心目中并不很看重这些。像春桃,她既不是夫人,也不是小姐;她不会到外交大楼去赴跳舞会,也没有机会在隆重的典礼上当主角。她的行为,没人批评,也没人过问;纵然有,也没有切肤之痛。监督她的只有巡警,但巡警是很容易对付的。两个男人呢,向高诚然念过一点书,含糊地了解些圣人的道理,除掉些少名分的观念以外,他也和春桃一样。但他的生活,从同居以后,完全靠着春桃。春桃的话,是从他耳朵进去的维他命,他得听,因为于他有利。春桃教他不要嫉妒,他连嫉妒的种子也都毁掉。李茂呢,春桃和向高能容他住一天便住一天,他们若肯认他做亲戚,他便满足了。当兵的人照例要丢一两个妻子。但他的困难也是名分上的。

向高的嫉妒虽然没有,可是在此以外的种种不安,常往来于这两个男子当中。

暑气仍没减少,春桃和向高不是到汤山或北戴河去的人物。他们日间仍然得出去谋生活。李茂在家,对于这行事业可算刚上了道,他已能分别哪一种是要送到万柳堂或天宁寺去做糙纸的,哪一样要留起来的,还得等向高回来鉴定。

春桃回家,照例还是向高侍候她。那时已经很晚了,她在明间里闻见蚊烟的气味,便向着坐在瓜棚底下的向高说:“咱们多会点过蚊烟,不留神,不把房子点着了才怪咧。”

向高还没回答,李茂便说:“那不是熏蚊子,是熏秽气,我央刘大哥点的。我打算在外面地下睡。屋里太热,三人睡,实在不舒服。”

“我说,桌上这张红帖子又是谁的?”春桃拿起来看。

“我们今天说好了,你归刘大哥。那是我立给他的契。”声从屋里的炕上发出来。

“哦,你们商量着怎样处置我来!可是我不能由你们派。”

她把红帖子拿进屋里,问李茂,“这是你的主意,还是他的?”

“是我们俩的主意。要不然,我难过,他也难过。”

“说来说去,还是那话。你们都别想着咱们是丈夫和媳妇,成不成?”

她把红帖子撕得粉碎,气有点粗。

“你把我卖多少钱?”

“写几十块钱做个彩头。白送媳妇给人,没出息。”

“卖媳妇,就有出息?”她出来对向高说,“你现在有钱,可以买媳妇了。若是给你阔一点……”

“别这样说,别这样说,”向高拦住她的话,“春桃,你不明白。这两天,同行的人们直笑话我。……”

“笑你什么?”

“笑我……”向高又说不出来。其实他没有很大的成见,春桃要怎办,十回有九回是遵从的。他自己也不明白这是什么力量。在她背后,他想着这样该做,那样得照他的意思办;可是一见了她,就像见了西太后似的,样样都要听她的懿旨。

“噢,你到底是念过两天书,怕人骂,怕人笑话。”

自古以来,真正统治民众的并不是圣人的教训,好像只是打人的鞭子和骂人的舌头。风俗习惯是靠着打骂维持的。但在春桃心里,像已持着“人打还打,人骂还骂”的态度。她不是个弱者,不打骂人,也不受人打骂。我们听她教训向高的话,便可以知道。

“若是人笑话你,你不会揍他?你露什么怯?咱们的事,谁也管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