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2/3页)

迸了这半天,还是丢给她不管了。拿我的头面去当,

她嫂子苦着脸望着她半天。"……姑奶奶满月那天不要戴?"就说不舒服,起不来。

他们显然不愿意。什么不能当,偏拣一个不久就非还她不可的。头面至少平时用不着,戒指几天不戴老太太就要问,皮衣裳要到冬天才用得着,不过大累赘,怎么拿出去?"这要赎不回来怎么办?怎么办,我上吊就是了,这日子也过够了。姑奶奶快不要这样说。你们晓得我过的什么日子?你们真不管了。姑奶奶,给人听见了。本来也都是为你打算,噢,你现在懊悔了。早晓得还是卖断了干净。

他老婆急得只叫姑奶奶。他已经站了起来。"我走了。"走了再也不要来了。情愿你不来。只有这一个亲人。谁再来不是人。嫌我丢脸,皇帝还有草鞋亲呢。

他老婆连忙说:"你这是什么话?过年过节不来,不叫姑奶奶为难?"有什么为难?你不用咒人,从今天起你没有我这哥哥。

他老婆把他往房门口直推。"嗳呀,你要走快走,在这儿就光叫姑奶奶生气。"

到了晚上关了房门,银娣拿出首饰箱来,把头面包起来,放在她哥哥带来的提篮盒下屉。她嫂子第二天早上拿回家去,下午又回来了。再过了两天,礼送来了,先拿到楼上外间,老太太还没起来。大奶奶三奶奶第一个看见,把金锁在手心里掂着,估有几两重,又批评翡翠镜片颜色太淡,又把绣货翻来翻去细看。还是苏绣呢。其实苏绣的针脚板,湘绣的花比较活。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人家本事大,提篮盒拿出拿进,谁晓得装着什么出去?嗳,我也看见。来来去去,总有一天房子都搬空了。

奶妈照例到外间来挤奶,让老太太趁热吃。

她站在房门外等老太太起来,都听见了,回去告诉银娣姑嫂,又把银娣气个半死。

满月前两天,三奶奶叫了个穿珠花的来,替她重穿一朵珠花。她知道我要什么花样,她说话,不会吵醒三爷,不过你不要走开,晓得吧?"我知道。这一向人杂。

三奶奶到老太太房里去了,照例打粗的老妈子进来倒痰盂扫地。老李在桌上铺了块小红毡子,珠花衬着棉花,用一条绸手帕包着,放在毡子上,她叠起三奶奶的衣服,收拾零碎东西。粗做的扫到床前,扫帚拨歪了三爷的拖鞋,正弯下腰去摆齐整,倒吓了一跳,他打着呵欠掀开帐子,两只脚在地下找拖鞋。三爷不睡了?吵死了,还睡得着?我去打洗脸水。

他站在衣橱前面把裤带系紧些,竹青板带从短衫下面挂下来,排须直拂到膝盖上,"快点,我吃早饭,吃了出去。"三爷吃点什么?你去看有什么。快点。

老李叫了声如意没人应,那丫头想必也在楼下吃早饭。别人不是在吃饭就是跟着三奶奶。她只好自己下去,年纪又大,脚又小,又是个胖子,他还直催。他似乎从来不记得她不比寻常的女佣,是他少奶奶娘家来的,几乎是他丈母娘的代表。

她一直气她的小姐受他的气。

她拿他的碗筷到厨房去盛了碗粥,等着厨子配几色冷盘。

忽然听见找阿福。阿福这时候哪在这儿?

三爷的包车夫向来要到下午才上班。三爷今天怎么这么早?嗳,这样等不及,往外跑,还不是又迷上了个新的。

一会又听见说:"下来了。""给三爷叫车。"早饭不吃,连脸都不洗就出去了?房里没人,连忙又气喘吁吁上楼去,看见房门半开着,帐子放着,两只拖鞋踢在地板中央,桌上铺着小红毡子,毡子上什么也没有。她心里卜冬一响,像给个大箱子撞了一下,脚都软了,掀开帐子看看没有人,只好开抽屉乱找,万一是她自己又把珠花收了起来。粗做的打了洗脸水上来,把水壶架在痰盂上,也帮着找。也真奇怪,三爷一走我马上上来。才这一会工夫,怎么胆子这么大?可会是三爷拿的?快不要说这话,让这些人听见了,说你们自己房里的人都这样说。

她只好去告诉三奶奶。先找她们自己房里的老妈子,跟了来在老太太门外伺候着的,问知里面正开早饭,在门帘缝里张望着,等着机会把三奶奶暗暗叫了出来,三奶奶跟她回去,又兜底找了一遍,坐在一堆堆乱七八糟的东西中间哭了起来。青天白日,出了鬼了。我叫你别走开嘛。三爷等不及要吃早饭,叫如意也不在,只好我去。孙妈去打洗脸水去了。他也奇怪,起这么个大早出去了。三爷是这脾气,大概这两天家里有事,晚了怕走不开。

两人沉默了一会。小姐,这要报巡捕房,不查清楚了我担当不起,跳到黄河也洗不清。要先告诉老太太。嗳,请老太太把大门关起来,楼上搜到楼下,这时候多半还在这儿,等巡捕房来查已经晚了。"他们胆子越来越大了,再也没有别人。不是那奶妈,她在老太太那儿挤奶。是那嫂子。

三奶奶匆匆回到老太太房去,大奶奶看见她神气不对,眼泡红红的,低声问怎么了。她要说不说的,大奶奶就藉故避了出去,丫头们一个个也都溜了。老太太两脚悬空,坐在红木炕床边沿上,摇着团扇,皱着眉听她哭诉,报巡警的话却马上驳回,只略微摇了摇头,带着目夹了目夹眼,望到别处去,就可见绝对没有可能。

三奶奶还是哭。"老李跟了我妈三十年了,别的也都是老人,丫头都是从小带大的,都急得要寻死,一定要查个明白,不然责任都在她们身上。"那全在你跟她们说,好叫她们放心,别出去乱说。不管上头人底下人,这话不好说人家。真要查出来又怎么着?事情倒更闹大了,传出去谁也没面子。东西到底是小事,丢了认个吃亏算了。"

三奶奶还站在那里不走。别难受了,以后小心点就是了。家里人多,自己东西要留神点,你去告诉你房里的人,别让他们瞎说。"老太太在炕床上托托敲着旱烟管的烟灰。

三奶奶只好回去,跟老李说了,叫她等那穿珠花的来了回掉她,就说不必重穿了。老李气得呼哧呼哧,在楼下等那女人,一见面再也忍不住,嘁嘁促促都告诉了她,越说越气,在厨房里嚷起来。"我们小姐可怜,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咽。我是不怕,拼着一身剐,皇帝拉下马。我们做佣人的,丢了东西我们都背着贼名,我算管我们小姐的东西,叫我怎么见我们太太?谁想到今天住到贼窝里来了。只有千年做贼的,没有千年防贼的。他们自己房里东西拿惯了,大包小包往外搬,怎么怪胆子不越来越大,偷起别人来了,谁叫我们小姐脾气好,吃柿子拣软的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