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第2/2页)

他想到这里,已渐渐有了推断,或许师父根本就不在寺中,那一切就说得通了。可他会去哪里?师叔眼下又在哪里?这个贼为什么不去翻找师父的房间,而只将这里弄个大乱?

他到底在找什么?

他踏进屋中,拾起地上那只木盒,还未来得及细看,眼底忽而映入几点血渍。血渍沾染在棉絮上,而棉絮下面隐隐约约仿佛写了什么。他立刻将棉絮拨开,两个黑红的血字正印在石砖上——

海侯。

方天至一眼就认出,这正是六妙的字迹。

血字已干涸发黑,他几乎能想象得到,危急之时,六妙如何偷偷弄破手指,在石砖上留下了线索,又随手扯过棉絮掩盖。

海侯,他缓缓默念这两个字,知道这必是指海侯城。

天生山附近方圆千里,恐怕都无人不识海侯城。

六妙留下这两个字,必定十分重要,难道贼人是从海侯城来?

他们是如何得知六妙在洞心寺出家的?

六妙到底是什么人?

方天至想不通,他低头看了看手中的盒子,盒中果然空无一物,也不知曾存放了什么东西。这个盒子他从来没有见过,或许丢失的东西,正是贼人要找的。

他将已有的线索记在心中,便放下盒子转身出了禅房,在洞心寺内仔细。昨夜的大雪已将一切痕迹掩埋,寂静的竹林禅院中,只有他一个人的脚步声。

方天至心事重重的将禅院前后找了个遍,却没再发现一丝线索,直到他打开后门,走进了寺后的菜地——

田垄西侧,竹林浅处,正立着一座坟墓。

方天至怔了片刻,忽而拔步窜上前去,覆雪的坟茔前立着一根简陋的木碑,上面刻着七个瘦字——故师兄三微之墓。

他震惊地定在墓前,死死地盯住木碑,不敢相信地发现上面的字迹正是师叔六妙的。

如此一来,缠绕在他心头的一丝疑惑便解开了。

为什么师父没发觉贼人偷进了门?为什么他听不见师叔房中的厮打和呼救?

他并非不在寺中,他已经去世了!

方天至回过神来,心中隐隐感到一阵难言的悔痛。他与三微相处十余年,虽不像与空相那般感情亲厚,但三微佛法精深,对他倾心以教,却是他不折不扣的恩师。可三微溘然长逝,他却正巧不在寺中,连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

他深吸一口气,当下双膝跪地,对着三微的坟冢稳稳磕了三个头,旋即起身回寺,匆匆到禅房中提起还未解开的包袱,踏雪下山而去。

六妙失踪不见,生死不知,他别无头绪,但还有一条线索可以追查——

海侯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