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12号管道(第4/15页)

“别费事儿了。”克兹说。他仍然抓着弗雷迪的肩膀,一边指着前方的大雪,进入水库的路消失在一片雪幕中。这该死的雪一路都跟着他们,真他妈的是一位穿着白袍而不是黑衣的死神。斯巴鲁的车辙已经完全消失了,但欧文所偷的那辆悍马的印迹仍然依稀可辨。如果他们加快速度往前赶,赞美上帝,跟上这些车辙就易如反掌了。“我想我们已经不需要他了,我个人觉得这是少了一个大包袱。走吧,弗雷迪,快 走。”

悍马尾一颠,然后又稳住了。克兹拔出自己的手枪放在腿边。我来收拾你了,欧文。我来收拾你了,小子。你最好准备一下要对上帝说的话,因为不到一个小时你就用得上 了。

9

这间他用思想和意识装饰焕然一新的办公室正在摇摇欲 坠。

琼西瘸着腿,在房间里不安地走来走去,东张西望。他紧抿着嘴唇,抿得发白,额头上还渗出了汗珠,虽然房间里冷得够 呛。

这是《琼西办公室的倒塌》,而不是《厄舍古屋的倒塌》。炉子在他脚下轰隆作响,地板也随之震动起来。白色的粉末——大概是霜——从排气口吹了进来,在墙上留下一个三角形的粉印。墙上沾着粉末的地方马上发生了变化,木墙板开始腐烂和变形。墙上的画一张一张地掉下来,像自寻短见似的落在地上。那张他一直梦寐以求的安乐椅犹如被一把看不见的斧头劈开一般断成两半。墙上的红木墙板逐块翘起,像死皮一样脱落开来。办公桌里的抽屉纷纷抖落出来,哐当哐当地掉在地上。格雷先生为了把他和外界隔离起来而安装的遮光板也剧烈摇晃着,发出一长串叮叮咣咣的声音,让琼西忍无可 忍。

如果大声呼喊格雷先生,问他这一切是怎么回事,显然是徒劳无益……再说,琼西也了解了他需要的所有信息。他让格雷先生慢了下来,但格雷先生不仅接受了挑战,而且再次占了上风。了不起的格雷先生,他要么已经实现了目标,要么即将实现。随着墙板一块块脱落,他看到了里面脏乎乎的石膏板:这是1978年他们四个小伙伴所看到的特莱克兄弟公司办公室的那面墙,当时他们四个人站在一起,额头贴在玻璃上,而他们的新朋友则听话地站在后面,等着他们干完当时要干的事情,等着他们送他回家。这时,又一块木板裂开,并伴随着一阵撕纸般的声音从墙上脱落,露出了里面的公告板,公告板上用图钉钉着一张宝利来照片。不是选美皇后,也不是迪娜·吉茵·希罗辛格,而只是一个不知道是谁的女人,她把裙子掀了起来,露出里面的内裤,真够蠢的。质量上乘的地毯突然像皮肤一样皱缩起来,现出特莱克兄弟公司肮脏的地砖,还有那些白色的蝌蚪——那是来此偷欢的情侣们留下的避孕套,他们就在照片上那女人无动于衷的目光下亲热,那女人其实谁也不是,只是一件没有过去的物 品。

他拖着发痛的髋部艰难地走着,自那次车祸以来,他的髋部还从来没有这样疼痛难忍,他明白这一切,哦,真的明白,这一点你丝毫不用怀疑。他的髋部仿佛扎满了钢针和碎玻璃,肩膀和脖子也疲惫不堪,酸痛之极。格雷先生为了自己的最后一搏,要完全拖垮琼西的身体,而琼西却无可奈 何。

捕梦网倒是安然无恙。它在大幅度地晃来晃去,但仍然安然无恙。琼西目不转睛地望着它。他以为自己做好了死去的准备,可他不想这样死去,不想死在这乱七八糟的办公室里。在外面,他们曾经干过一件好事,一件几乎算是高尚的事情。死在这里,死在那钉在公告板上的女人布满灰尘、无动于衷的目光下……似乎很不公平。不管世界上其他的人会怎么样,他——曾经生活在缅因州的德里,如今生活在马萨诸塞州的布鲁克莱恩,眼下置身于杰弗逊林区的格里·琼斯——不该遭此厄 运。

“求求你了,我不该遭此厄运!”他对着那在空中摇晃的蜘蛛网般的东西喊道,就在这时,他身后那张即将四分五裂的书桌上,电话响 了。

琼西猛地转过身,髋部火辣辣的剧痛让他不由自主地叫出声来。他此前用来联系亨利的电话是他办公室的那部蓝色的特里姆林。但破桌面上的现在这部却是黑色,而且很粗笨,没有按键而只有拨号盘,上面还贴着一张纸条:愿力量与你同在。这是他小时候房间里的电话,是父母送给他的生日礼物。949-7784,许多年前给杜迪茨打电话时,话费就是转移到了这个号 码上。

他不顾髋部的疼痛猛扑上前,暗暗祈祷在他接电话之前,电话线千万不要毁坏或断 开。

“喂?喂!”他随着东倒西歪、抖个不停的地板前后摇晃。整个办公室都在晃动,犹如波涛汹涌的大海上的一条小 船。

琼西万万没有想到,听筒里传来的竟然是罗伯塔的声音。“好了,医生,您的电话已经接 通。”

接着是一声很重的“咔嗒”声,震得琼西脑袋发痛,然后又悄无声息。琼西叹了一口气,正准备放下电话时,又传来“咔嗒”一 声。

“琼西吗?”是亨利。声音很模糊,但毫无疑问是亨 利。

“你在哪儿?”琼西喊道,“天啊,亨利,这地方要垮了!我也要散架 了!”

“我在戈斯林商店,”亨利说,“不过又不在那儿。不管你在哪儿,你都不在那儿。我们在医院里,就是你受伤后被送去的医院……”电话里“喀嚓”响了一下,接着是一阵“嗡嗡”声,然后又是亨利的声音,听起来更近,更有力。在这四分五裂的空间里,他的声音无异于一条生命线。“……但也不在那 儿!”

“什 么?”

“我们在捕梦网里,琼西!我们在捕梦网里,一直都是这样!从1978年开始就是这样!杜迪茨就是捕梦网,可他快要死了!他在坚持着,但我不知道他能坚持多久……”又是“咔嗒”一响,接下来是“嗡嗡”声。

“亨利!亨 利!”

“……出来!”又变模糊了。亨利似乎焦虑万分。“你一定得出来,琼西!出来见我!沿着捕梦网跑来见我!现在还来得及!我们可以抓住那狗娘养的!你听到了吗?我们可 以——”

又一声“咔嗒”之后,电话里一片寂静。他小时候的这部电话机突然裂开,掉出一团乱七八糟的电线。电线全是橘红色的;它们都感染了拜拉 斯。

琼西扔下电话,抬头望着不断晃动的捕梦网,那生命短暂的蜘蛛网。他想起他们小时候很喜欢的一句话,是一位喜剧演员的口头禅:不管你在哪儿,你就在那儿。这句话跟得过且过,过了作数一样被大家所认同,而随着年岁增长,当他们开始自认变得成熟时,前一句话可能更有分量。不管你在哪儿,你就在那儿。不过从琼西刚才所打的电话来看,这并不是事实。不管他们认为自己在哪儿,他们都不在那 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