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张冠李戴(第2/3页)

“她丈夫是一个医生,原来在国立医院工作。叫什么,我真不记得了。资老师去世后,他也就辞职不做了,据说,是去了国外。”

女教师的目光依旧看着那张照片,欲言又止的样子。

“有什么发现吗?”贵翼主动问她。

女教师说:“照片上这位先生曾经来参加过我们学校的新年音乐会。”

“哦?”贵翼转头看了看莫校长。

莫校长赶紧又拿起相片来,端详了一下:“我想起来了,这个男的和资历平老师在去年的音乐会上一起合奏了‘少女的祈祷’。”

“这男的不……不会是……是她先生吧?”林副官有点口吃地把贵翼最怕问的一句话给问了。

贵翼脸色铁青。

“不是,这男孩是她弟弟。”女教师轻轻一句话把贵翼紧绷的神经瞬间放松了。贵翼在心底长出了一口气,林副官直接“嗳”了一声,表示跟贵翼感同身受,却被贵翼狠狠地瞪了一眼。

这男孩是她弟弟!

贵翼快被这些突如其来的新状况搞懵了。

“你怎么知道这男的是她弟弟?”贵翼问。

女教师笑笑:“你瞧他俩长的,是不是很像?”

“你猜的?”

“不是,我亲耳听资老师叫他‘弟弟’,他也应着声。很是听话、乖巧的。资老师的弟弟来过几回,每次都替资老师做事。”

“譬如呢?”

“烧水啊,做饭,腌菜,晒书,对了,还给她做了一个书柜。”

“他还会干木匠活?”贵翼略带嘲讽地说了一句,“你知道她弟弟叫什么吗?”

“不知道,资老师就叫他‘弟弟’。他弟弟也不大讲话,在学校里低眉顺眼的,来去匆匆。”

资历平明明是贵婉的哥哥,他兄妹二人就算再糊涂,也不会错到这个份上。故意为之吗?有必要吗?

贵翼脑海里真个是翻江倒海,新奇之念频出。

到底是为什么呢?

知道的都已经知道了,不知道的还得继续查。离开了工部局联办中学,贵翼第二个步骤就是找到了“繁星报社”的社长,寻找资历平的足迹。

社长还是昨天那副慢条斯理的样子,只不过,从坐姿到站姿都毕恭毕敬的,毕竟贵军门亲自造访,不敢怠慢。

“我们报社根本就没有资历平这个人……”社长话音未落,眼光就落在林副官递上的照片上,“咦……这、这不是贵婉吗?”

“你认识贵婉?”贵翼惊异地问。

“贵婉是我们小报的一个名编,很有才情,也很有明星缘。”社长兴致勃勃地侃八卦,说,“人长得帅气,文章写得精妙,钢琴也弹得好,好多女明星还倒贴他,风月场上的老手了。”

贵翼的脸色愈来愈难看。

“住口!”林副官帮着贵翼怒喝了一声。

“怎……怎么?我、我说的实话。”社长解释。

“有、有说人家姑娘是风月场上的老手的吗?”

“谁说姑娘啦!”社长的脸也黑下来,“我说的是贵婉!这个,男的!”

“男的?”林副官又惊诧了,“男的叫贵婉?”

贵翼经历了前一轮的“狂轰乱炸”,对这一轮已经有心理准备了,无非就是张冠李戴,李代桃僵罢了。

“这个贵婉,在报社工作有多长时间了?”贵翼问。

“有一年多了吧,他也不坐班,有新闻就跑跑,最近比较懒散,好几天没来上班了。”社长说,“没准,被哪个小明星给绊住了。”

“认识这姑娘吗?”贵翼指着相片上的贵婉,很耐心地询问。

社长仔细看了看,摇摇头,说:“不认识,没见过。”

“贵婉要是来上班了,请你立即告诉我们。”贵翼说,“林副官,给社长留个电话。”

“是,军门。”林副官大声应着。

贵翼向社长告辞,转身走了。林副官和几名亲兵跟着跑下楼,引来过道上很多记者张望,还有胆大的,“啪”地就给贵翼的“背影”来了一张。

林副官听见动静,指着楼上的记者说:“不准拍!”

贵翼走出来,有人立即把披风一抖,给贵翼披上。有人拉开了汽车的车门,林副官跑过来,问:“爷,咱还去风行钢琴社吗?”

“去!”贵翼说完,就上车了。

林副官赶紧一猫腰,自己窜进副驾,等贵翼坐稳,就叫司机开车,直奔“风行钢琴社”而去。

风行钢琴社里琴音袅袅,有学生在弹奏“月光奏鸣曲”。

贵翼站在一间教室里,注目观看墙壁上一系列黑白琴键组成的音符图像,夸张,生动,拟人。这让他联想到了那四口血淋淋的皮箱上形态各异的玻璃器皿,亦是如此笔触鲜明,相比墙上的音乐符号,皮箱上的玻璃器皿符号更具真实的力度。

“您看,您见过照片上的人吗?”林副官拿着照片向一位教师询问。

教师看了看,说:“不认识。”

贵翼侧目,走过来:“你仔细看看,两个人都不认识吗?”

教师又看看,说:“没有见过。”

“你们的调琴师,每星期都来吗?”贵翼问。

“不清楚。我只负责给学生上课,不过,调琴师通常一个月来一次。”

“你听说过资历平吗?”贵翼有点不甘心。

教师摇头。

“那么贵婉呢?”

教师一脸茫然:“没有。”

“您再想想。”

“贵婉?这个名字听起来挺文艺的。要是我曾听到过,一准不会忘。”

贵翼默默点头,觉得教师说得有道理。

那么,资历平为什么要把自己引到“风行钢琴社”呢?

“爷,要不,咱们去教务处再找找。我寻思着,小资少爷引我们过来,一定有他的道理。”林副官说。

贵翼正要说什么,忽然看见对面霓虹灯一片狂闪,有点讶异。从房间的窗口看出去,对面就是“兰心大戏院”。灯光齐刷刷地打照在一幅巨大的话剧《西施》海报上,手绘的暗红色剧名映衬着黑白演员头像剧照,显得神秘静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