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棋子(第2/7页)

“贤侄说话倒是挺直接,不过,刚才夏侯惇那里总算传来了捷报,虽说小胜,也算胜了。”

“胜?斩两千蜀军,击退张翼,伤了张著,连刘备的头发也没捞到,就算胜了?”杨修挖着鼻孔,“丢了六千石的粮食,害得许褚到现在还昏迷不醒,这么大的代价,只换了蜀军两千条人命、伤了一个不入流的军将,您也好意思说胜,您的老脸,看来真是越来越厚了。”

“杨贤侄,”程昱的语气仍很温和,“在这种事情上,老夫不愿与你争执。临淄侯曹植马上就要带兵前往樊城,魏王命我问策于你,若是你能说出些真知灼见,很有可能会派你随他前往。”

杨修愣了一下,程昱问计樊城,这是他完全没想到的状况。

若是随曹植远赴樊城,自然是坚守不出。所谓上兵伐谋,东吴与西蜀之间的矛盾可以大大利用一番。荆州原本就是东吴觊觎之地,早前被刘备先行夺取,一直到近年还纠缠不清。关羽为人刚而自矜,跟东吴相处得很不愉快。据说前些时候原本刘备答应将南郡划给孙权,但关羽却将孙权派去的接收官员全部驱逐出境。

眼见嫌隙越来越明显,只需要稍加挑拨,鼓动孙权夹击荆州,即可解樊城之围。孙权与刘备不同,刘备野心颇大,一直想要攻取中原。而孙权,充其量就是个守土之志。就算让孙权占了荆州,也没有什么大碍,反而让刘备丢了财粮富庶的荆州,大大削弱了实力,未尝不算一件好事。

“怎么样,杨贤侄可曾认真思考过樊城战局?”程昱眼神闪烁。

“没有。魏王又没给我双份的俸禄,我操那心干吗?”杨修嘿嘿笑道。

“哦?我还以为依杨贤侄才思敏捷,就算未曾关注过樊城战局,也会信口胡诌一番,想不到你说得这么干脆利索。”程昱道,“既然你无良策,那你跟不跟临淄侯曹植前去樊城,还是两可之数。”

“嘁,我又不是你的狗,让我去哪儿我就去哪儿。樊城也是一群大头兵,跟这里有什么区别?这边打败了还能跑,要是到了樊城,万一被关云长那个红脸汉给围了城,我想跑都来不及。”

“既然如此,杨贤侄请回吧。”程昱做了个请的手势。

杨修大摇大摆地走出了军帐。程昱为何突然问起这种不痛不痒的问题,是因为怀疑自己的身份,想要把自己调离汉中吗?不会,依照程昱的性格,他只会把自己留在身边,等找到了证据,杀了自己。嘿,若不是自己老爹是汉室重臣,人脉很广,程昱说不定早就劝魏王把自己砍了。

还是说,魏王对曹植又有了希望?

樊城啊……

嘿嘿,去那里做什么,真帮着曹植打关羽?留在这边多好,如果运气好,就能帮着刘备把曹操灭在汉中。到时候,刘备就可以借收复雍凉二州之势,整备骑兵,进逼中原!

杨修突然打了个冷战。若自己不是因为在汉中有要事要做,留在汉中的念头不那么执着,作为曹植最为亲密的谋士,曹植领兵出征,不应该热血激昂地要求随军吗?其实早在前几天,夏侯惇尾随自己的那晚,程昱应该就已经对自己的疑虑很深了。现在又搞这种陷阱,大概是再一次确定自己的嫌疑了。

这样想来,那屏风的后面,很可能正坐着曹操呢!那自己的表现可真是烂透了,刚好掉进了坑里。杨修摇了摇头,是因为太过于想要留在汉中,却表现得太反常了。对了,前段时间就感觉到了,除了自己和关俊,曹营中应该还有奸细,而且应该是级别不低的奸细。只不过这个奸细却一直没有跟自己搭过线,到底是谁呢?

杨修长长地吁出一口气,似乎要吐尽胸中的郁结。

在进入军帐之前,他一直以为程昱要问的是汉中。对于汉中的形势,杨修已经经过了深思熟虑,张郃、夏侯渊虽然有所小胜,但既然刘备没死,曹操大概要撤了。

若刘备死了,西蜀群龙无首,曹操必然趁势挥军南下,夺回汉中,打下成都。但如今,只不过是一场小胜而已,并未伤着刘备元气。与其在此处继续僵持,不如早日返回长安。就算是先把汉中让给刘备,也比合肥、樊城、汉中三处作战强得多。这次小胜,是撤军的最佳时机。蜀军新败,不会大肆追击;魏军小胜,也不会因撤军而影响士气。

而杨修的计划,就是在曹操撤军之时,通知刘备设伏,将三十七万魏军送入地狱。

只不过,看现在程昱对自己满怀戒备、不断试探的样子,怎么可能探听出来真正的撤军路线呢?

杨修摸出腰间酒壶,抿了一口。虽然挂了个西蜀军议司武卫将军的名号,却并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跟西蜀搭上线,已经八年了。这八年间,杨修所做的,除了提供一些对曹魏不满的大臣名单和一些不怎么重要的情报之外,几乎没有做过什么。

杨修怀疑,西蜀是不是安排了很多像自己一样的棋子,在大多数时候,看起来就是个闲子,一旦事态变化,就成了要命的杀着。就像自己,曹植在世子之争落败之后,西蜀军议司立刻加强了跟自己的联系。在随军到了汉中之后,又安排了单对单的联系人。刘宇、关俊,这两个人无疑是西蜀军议司中的精英。刘宇是个死间,交换的是徐晃那三万魏军性命。至于附带的成果,就是洗白杨修嫌疑,却很不成功。程昱无疑是条嗅觉敏感的猎狗,一旦咬住了猎物,绝不松口。

那么,既然自己已经成为了程昱的心头刺,留在营中还有什么作用?况且,依曹操那种“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心态,会不会在没有确凿证据的状况下,杀了自己了事?

许都,进奏曹。

郭鸿摘下斗笠,放在了长案上,面无表情地看着贾逸。这些日子,他深居简出,只有在接到进奏曹密令之后,坐着马车出趟门。以前那种快意恩仇的日子,已经越来越远了。

不过虽然极少出门,但许都城内发生了什么事,郭鸿还是清楚的。就像前些日子,他的一个弟子参与了进奏曹的行动,在秃头老五那里领了一千个大钱之后,就此消失。郭鸿没有问,也没有让人去查,他很清楚,既然进奏曹没有告诉他,那证明这件事不该他知道。自从知道进奏曹掌握着那个两千多人的名单之后,郭鸿一直就很小心。不该知道的事情不去打听,这是做傀儡的本分。

“不知郭大侠认识不认识临淄侯府的人?”贾逸的话似乎暗藏杀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