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9 法医人类学(第2/3页)

左右两侧耻骨在骨盆下方联合在一起,联合的面被法医们称作耻骨联合面。这个面,会随着人体年龄的增长呈现出一种高度规律性的改变。法医前辈研究了数千副耻骨联合,得出了一个回归方程。我们法医可以根据耻骨联合面的数个特征点,换算成数值,代入方程式,最后计算出死者的年龄。这个年龄的误差可以小到±2岁。

(4)骨、牙特征:在收集到一副人体骨骼后,法医最乐意发现的,就是这堆骨骼里有一些特征性的东西。比如死者有一颗假牙,警察叔叔则可以根据假牙的出处来寻找死者的身份。同样,骨骼有的时候也可以发挥这样的作用。

在这里,我讲一个故事给大家听。

2010年夏天,我接到一个报警,一名女子在自家的水塘里清理淤泥的时候,发现了一堆人体骨骼。

我们到达现场,把池塘的水全部抽干,然后跳入池塘,在池塘底的淤泥里整整搜寻了一下午,才基本把尸体的骨骼找全。根据骨盆和颅骨,可以轻松判断,这是一具女性尸体。观察尸体的耻骨联合面,可以判断这名女死者死亡的时候只有19岁左右。我的同事在一旁测量了死者四肢长骨的长度,代入方程式,计算出了死者身高的平均值,大约160厘米左右。有了这三要素,排查范围确实小了不少。但是法医从骨骼的破损情况来看,这堆骨头沉在这个池塘里至少有5年以上了。

时间这么久了,警察叔叔们从何查起呢?

细心的法医在警察叔叔一筹莫展的时候,发现了一个线索。这副骨骼的肋骨中,有5根肋骨中央有骨痂。骨痂是在骨折后,自我愈合而形成的东西,看见了骨痂,说明死者在生前曾经有过骨折治愈的过程。而且,5根肋骨骨折是必须去医院住院治疗的。

警察叔叔们在周边的医院里进行了调查,寻找5年前曾经因5根肋骨骨折住院治疗,后又失踪的女孩,失踪的时候19岁。

很快,警察就在一家医院的病案档案室里发现了符合条件的病案,并根据病案上记录的地址找到了女孩的家人。在根据女孩失踪前的一些联系人情况,把这一起案件给破了。

原来女孩在7年前出了车祸,断了5根肋骨。在住院期间,当时只有17岁的她结识了一名同院病号,并发生了恋情。经过近2年的恋爱,两人感情破裂。因为感情纠纷,这个凶手杀死了当时已19岁的女孩,并将女孩的尸体沉到了这个池塘,直到5年后尸体被发现。这个凶手做梦也想不到,事隔几年,警察还是把手铐戴在了他的手上。等待他的是法律的严惩。

除了对现场发现的骨骼进行种属鉴定以外,法医“蜀黍”还可以通过一些骨骼对死者的年龄、身高、性别进行推断,从而缩小警察叔叔们的排查范围。如果死者的骨骼和牙齿上有一些特征的话,更能够帮助法医“蜀黍”尽快锁定死者尸源,从而破案。

当然,法医人类学肯定不仅仅只有这么一点作用。围绕着尽快找到尸源这一目标,很多法医前辈们还充分利用专业知识,积极探索,研究了很多很高端的法医人类学技术。

比如,现场发现了一堆骨骼,经过法医“蜀黍”的推断,知道了死者的年龄、身高、性别,可是这些条件还是不能帮助警察叔叔们找到尸源,那么法医“蜀黍”们还有什么其他的办法吗?有!法医“蜀黍”们用人类最有特征性的骨骼——颅骨,还能做一些工作。

3.颅骨面貌复原技术

我们知道,人与人交往,熟识的最基本感官印象就是面貌。但如果死者变成了一堆白骨,他的面貌自然也就随着软组织腐败殆尽而消失了。如何利用颅骨来恢复死者生前的面貌,成为一些法医人类学家研究的方向。

经过研究发现,人类的相貌和其颅骨的外形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且人与人之间面部软组织厚度也有相对稳定的规律。利用这种关系和厚度,法医人类学家开始了一些实验。

最初,颅骨面貌复原技术是采取最简单的办法——用软橡胶泥,按人面部软组织厚度和面部解剖特点,在颅骨的石膏模型上进行塑像。很多朋友问了,面部软组织厚度是可以塑像,但是人的五官的形状、方向又如何确定呢?其实人的五官的形状、方向和颅骨上的一些特征点也有着密切的关联。法医“蜀黍”们利用这些特征点,模拟出人的五官,就可以成功恢复出死者生前的面貌了。



辛追夫人复原像,约37岁时现存于湖南省博物馆

在这种方法的基础之上,法医“蜀黍”们研究出了一套计算机三维模拟系统,把人的颅骨的特征点、软组织厚度、五官生长规律等化解为数值,作为后台数据。用计算机三维扫描技术把颅骨模型输入到计算机里,计算机便可以根据颅骨特征点自动恢复出人的三维立体头像。有了头像,警察叔叔就可以发布协查通告,大家也就可以通过通告上的模拟人像,发现可疑失踪人口了。再经过DNA比对,便可确定尸源了。

这种方法不仅运用在侦查破案上,有时也运用于考古学中。比如老秦的老师——中国刑警学院法医系赵成文教授[注],就曾经用颅骨面貌复原技术还原了2000多年前的马王堆女尸的面貌。

4.颅相重合技术

不是所有的案件在排查尸源上都会遇到困难。有些案件查找尸源的工作很顺利,但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对骨骼的DNA进行比对鉴定,那么就不能确定骨骼是否是警察叔叔们找到的可疑失踪人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法医“蜀黍”们又发明了另一种法医人类学技术——颅相重合。

和颅骨面貌复原技术不同的是,法医“蜀黍”们要用已知的颅骨,和已知的人物头像照片进行比对,确定两者是否为同一人。如果说颅骨面貌复原技术是一种“推测”的话,颅相重合技术就是一种“鉴定”。

某年夏天,一个男人到派出所自首,称自己在几年前杀害了妻子,并将尸体掩埋在一座山上。警察叔叔们立即出动,到男子所述的山上进行了大范围挖掘,并成功找到了一具女性尸骨。经过年龄和身高的推断,都很符合此人妻子的特征。可惜,这名女性所有的家庭成员都已经不在了,也没有留下子嗣。虽然可以做出骨骼的DNA图谱,但是因为没有亲属的比对,所以不能确定骨骼就是投案者妻子的骨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