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12 早期尸体现象(第3/3页)

7.角膜混浊

很多刑侦影视剧中,法医到达现场后,会翻看死者的角膜。很多读者对此不解,明明死者的尸斑、尸僵都可以确证死亡,为什么法医还要翻看死者的角膜呢?难道他们是看死者的瞳孔有没有散大从而确证死亡吗?

其实不然。法医翻看死者的眼睛,主要有两个目的。第一,就是看死者的眼睑球结膜有没有出血点,从而观察死者有没有窒息征象。第二,就是观察角膜混浊的程度,从而判断死亡时间。


硅藻图示相邻数字刻度相距10微米

在研究者眼里,角膜混浊也呈现出一种较强规律性改变:机体死亡后6小时左右,角膜上就会出现一些小白点,这些小白点会逐渐变大,甚至连接成片。在死后12小时左右,死者的角膜整体出现轻度混浊,但这个时候,法医还是可以透过角膜看得见瞳孔。死后24小时左右,死者的角膜上就会出现云雾状的混浊,虽然还可以勉强透视瞳孔,但是已经看不清楚了。在死后48小时,死者的角膜会重度混浊,看不见瞳孔。

所以,通过以上规律,法医可以利用这一尸体现象,进行死亡时间推断。

8.自家消化

曾经有过一条微博,说某个人的胃被自己的胃液消化掉了,问老秦这可能吗?

人体死亡后,上皮细胞和胃黏膜新陈代谢停止,失去对消化液的拮抗和胃壁损伤的修复。胃壁被胃内残留消化液溶解的现象,称之为自家消化。自家消化常见,但程度不等,一般情况下、只是胃黏膜膨胀、松软、皱襞消失、出现血管网,此时不影响观察胃内容物。也有自家消化严重到胃壁破裂的案例。所以,只有死亡后,那条微博的情况才会发生。

这一条尸体现象,对法医的作用不是很大。但是法医了解了这一条尸体现象,在尸检过程中若发现死者有消化道穿孔,就要仔细检验,分析是自家消化,还是外伤性穿孔了。防止发生鉴定错误。

9.尸冷

读者看到标题会吓了一跳,尸体怎么会冷呢?也有同学会心一笑,死人就是冷冰冰的嘛。

人体死亡后,新陈代谢终止,体温调节能力丧失,而体表的散热还在继续,所以尸体会逐渐变冷,直到温度下降到环境温度。这种尸体现象就叫作尸冷。

因为尸冷呈现出高度规律性,所以它成为法医判断死亡时间的最重要的依据。虽然尸冷的程度受着环境因素、尸体胖瘦等因素的影响,但是所产生的误差,已经可以被法医所接受。那么,怎么利用尸冷来判断死亡时间呢?老秦在这里卖个关子,会在后面专门介绍死亡时间推断的章节中,详细阐述。

这么多尸体现象,为什么好几个都是用来判断死亡时间啊?难道不能通过一项就判断出死亡时间吗?其实死亡时间的推断受到环境和死者个体因素等多项因素的影响,没有任何法医可以每次都准确判断。所有的判断都是建立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所以综合多种死亡时间推断方法推断出来的死亡时间才有更大的概率接近真实死亡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