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篇 焦船案 第十六章 求助(第2/3页)

“哦,谢了。你回去吧,我这里没有活计给你。”

“仇大伯!”黄瓢子见他要关门,忙凑近半步,“我听着,咱们彩画行似乎遇到些事,仇大伯听说没有?”

“啥事?”仇蝇子目光一寒。

“只听说是彩画五装那几大家……”

“究竟啥事?你听谁说的?”仇蝇子神色越发有些惕意。

“嗯……只是偶然间听人说起,也没太听真……”

“好端端能有啥事?人穷闲心多!”

仇蝇子砰地关上了门,黄瓢子被震得一哆嗦。

胡小喜赶到云骑桥,还了驴子,小心来到程门板家的簟席铺门前。

程门板让他查问泥炉匠江四的死因,他却无意间得遇银器章家的使女阿翠。他常听人说艳遇,却从没福气遭遇过。昨天傍晚不小心闪了腿,竟得阿翠悉心照料。今天上午,他又跑到银器章家,阿翠仍一个人在那大宅院里,见了他,有些欢喜,却又有些怕羞。那对大眼睛水闪闪地瞅着他,又娇又灵,更有些可人的怜,让他心里一阵阵酥痒。

两人关了院门,坐在厅前的石阶上说话,无非说些吃食、衣裳、节庆耍处、京中风物。阿翠极善言谈,再寻常不过的物事,在她嘴里都勾描得无比有趣,胡小喜也听得极有兴致。他从没想到男女之间竟能如此干净投契,连邪念都不敢也不忍乱动了。到了午间,阿翠去整办了几样菜,搬了张小桌摆在院中大柏树下,虽然只是寻常蔬肴,胡小喜却觉得如同天上仙筵一般,四目对视,未酒却醉。

吃过饭,两人又继续谈说,直到天上飘起细雨,他才惊觉过来。自从得了吏职,他偶尔也贪耍躲懒,却从未这般浑然忘怀过。想到程门板那张脸,兴致顿时被浇冷,忙起身告辞。阿翠虽未说什么,眼里却有几分不舍。胡小喜见了,心里又一颤,却只得骑了驴子匆匆赶到程门板家。

一路上,他想了许多说辞,又怕被程门板识破,忐忐忑忑走进簟席铺,迎面却见程门板大步走了出来。他刚要开口,程门板却已先吩咐起来:“我正要去寻你。你赶紧去彩画行查问,是否有一家人失踪不见。”

他见程门板神色有些急切,小心问:“介史,这是新案子?”

“嗯,昨天五丈河边发现一只焦船……”程门板竟比常日耐心,细讲了一遍案情,最后说,“那年轻男尸衣裳滴有油漆涂料,应该不是彩画匠人,便是壁画匠人。你立即去彩画行查问,我去壁画行。这是尸检簿录,你也细看一看,瞧瞧能不能发觉什么线头。”

他怕程门板问起泥炉匠江四,接过那几页簿录,答应一声,忙转身出门,快步向北,赶往彩画行行首家。雨虽不大,到五彩史家时,衣裳已经浸湿。开门的老仆见他是官府衙吏,便引他进去见主人,却是个细高身材的年轻男子,神色瞧着有些拘谨。胡小喜记得行首史大雅有五六十岁,便问:“我是开封府公人,有桩案子牵涉到你们彩画行,史行首没在家?”

那年轻男子听了一惊,但随即微挺了挺身,清了清嗓:“我爹出门访友去了,行里的事暂由我打理。不知府里要我们做什么。”

胡小喜见他摆出一副管事人的神气,乳犬初学吠人一般,险些笑出来:“能否请你去行里查问查问,可有一家五口失踪不见的?”

“哦?姓什么?”

“正是不知,才要查问。”

“好,我立即派人去问。老江,你叫庄六他们几个来。”

“多谢!明早我来收回音。”

胡小喜转身出来,想到昨天一夜没回家,便快步往家赶去。行到开宝寺前,天已昏黑,又下着雨,夜市却仍旧纷纷设摊开张。他浑身寒飕飕,便去一个食摊前买了两个和菜饼,要了碗盐豉汤,热腾腾吃了个饱。见雨还不住,又舍不得买伞,跟那摊主讨了张油纸,遮在头顶。行了一段,见一个摊上在卖油煎蛤蜊,鲜香气直扑鼻。他心里一动,想起阿翠上午说爱吃这个,她这时一个人在那大宅院里,恐怕正在孤恓,这里离得又不远……他心里一甜颤,忙数了十五文钱,买了半斤,用油纸包了,兴昂昂望蔡市桥走去。才走了半截路,却见前头一个背影瞧着眼熟,到一家酒店灯笼下才看清是范大牙。他忙赶了上去,猛拍了一下,范大牙惊了一跳,回身见是他,恼得捣了他一拳。

“你这是去哪里?”他笑着问。

“嗯……”范大牙含糊了一阵,才说去寻作绝张用求解个难题,而后大致讲了讲独眼田牛和砧头匠女儿阿善的事。随即一眼瞧见他手里那个油纸包,反问:“你是去哪里?”

他一慌,忙随口应:“巧!我也是去求作绝,程介史又摊了个命案,极难解。”

“那正好。”范大牙龇着牙笑起来。

胡小喜一眼瞧见他门牙缺了一块,若是平日,早笑了起来,这时却全没了兴致。

张用一连声笑个不住,他自己都没想到,今晚竟会如此热闹。

昨天回家后,他钻进后边工坊便再没出来。他在朱克柔家算好了水运仪象台各个木轮的尺寸,回来后,又细细复算了一道,之后便开始描画图样。大大小小数百个木轮、木架、铜枢、铜球、水筒、水箱……组配起来,极费心力。他浑然忘记一切,不停描画,不知画了多少稿,地上丢满了废稿。直到鸡鸣,才终于画好。他瞧着那图,哈哈笑了两声,随即困倒,趴在桌上睡死过去。

不知睡了多久,有人轻轻将他拍醒,睁眼一瞧,是乐器名匠于仙笛。

几年前,当今官家重定雅乐,由于声律乐器自古以竹管黍粒定音准,但古今尺寸长短有变,竹管粗细难定,黍粒又大小不均。因此,有宋以来,朝廷虽然屡次考证修订,却始终五声难准、八音不协。当今官家最重礼乐艺文,继位以后,命文臣乐工齐力修订雅乐。丞相蔡京破除先儒累黍旧规,说夏禹制乐,以身为度,因此奏请以天子指节为律度,铸造帝鼐、景钟,编订新乐,赐名《大晟》,颁之天下,播之教坊。当时,于仙笛受命造钟,张用则时任官中铜器作大作头,钟磬所需之铜,由张用督炼。两人由此相识。

张用见于仙笛精通乐律,为人又淡静,极赞赏。乐律又与五行、术数相通,他最好这些高妙技艺,总忍不住探问,便向于仙笛请教。于仙笛也毫无吝惜,倾心解说。两人故而成为好友,常日里却极少见面。上回相见,还是去年夏天在琴奴那里。于仙笛为琴奴制了一张新琴,琴奴又嘱托画奴何扫雪,请李度在莲池中替她起造一座琴亭,又求张用替她制作一张琴几。亭几都造成后,她邀三人同赴琴会,众人欢聚了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