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第2/3页)

这些年间,每当深夜,无法入眠,他常自嘲,必是他十六岁前太过恣狂,将他一生福祉都挥霍掉了,所以十六岁后,他的人生,只剩下了还债。

这个念头仿佛又再一次地得到证实。

他尚未从失去祖母的悲恸中缓过来,便被安排着,刺杀了他的皇兄孝昌皇帝。

他被大索,幸而事先有所提防,这才在布下的天罗地网中死里逃生,暂时隐匿到了相对安全的西苑,但受伤失血过多,支撑不住,最后还是倒在了草丛的深处。就在意识将要陷入昏迷之际,他咬破舌尖,以剧痛来逼迫自己保持着清醒,等待救援之人寻到他,尽快离开这里。

他不能就此昏迷,若就那样昏迷过去,他或将永远都醒不来了。

他还不能死,他无法抛下他对母族的责任。

就在他强行保持着意识清明之时,在他的身上,发生了一件他后来总是无法想明白的事情。

她出现在了他的面前,发现了他。

起初她显得惊疑不定,似是不敢确定自己的所见。

随后,她应该是认出了他,那个瞬间,她双眸中流露出的震惊和恐惧之情,令他的心砰砰直跳。

他装作昏迷,暗暗观察她。见她慢慢地靠了过来,最后,停在了距他数步之外的草丛里。

那一刻,他心中生出的第一个念头,便是趁她发声喊人之前,立刻杀死她。

纵然他已受伤,半死不活,但要杀如她这般一个女子,并非难事。

刹那之间,恶念爆起。就在他暗暗蓄力,待要动手之时,又停住了。

她的样子令他费解。

她没有当场掉头喊人,也没有立刻逃离,而是站在原地,苍白着一张紧张的小脸,似天人交战,犹豫不决。

最后,她望着他,慢慢地后退,退了几步,竟突然转身,快步而去。

“太子妃,这边有些冷清,还是回去吧……”

“回吧!”

风将她和随从说的话,飘送到了他的耳中。

很快,伴着一阵渐渐远去的马蹄声,周围变得安静了下来。

他卧在地上,缓缓松开了捏着的手掌,这一刻,心中涌出了一种无法描述的感觉。

她分明认出了他。以她的立场,最后她竟放过了他。

为什么?

他和她,除了因他侄儿李承煜而生出的所谓辈分关系,向来毫无交情可言。

即便连上她的小像,总共,也只遇过寥寥五面罢了。

甚至,他和她,连一句话都没有说过。

今日如此的机会,她却放了他。

他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而当日,他更是不知,那一面,是他和她那一生里,最后的一次见面。

他就此离了京都,后来西迁,到了西域。沙山雪海,沧海桑田。在漫长的将近十年的光阴里,他渐渐地忘记了她,忘记了那个当初他若对着小像点头,或许后来也能成为他妻的少女。

她再一次地闯入他的生活,唤醒他关于旧日的记忆,是在天授二年。

这一年,距离他当日以谋逆者的罪名出关而去,已有八年。

她也已做了两年的皇后。

而所有的平静,皆被佞臣的一场作乱打破了。

那一日,他率领军队,发往京都。

兵马烟尘,弥漫于道,他无意瞥见路边逃难的民众里,当中有位少女,不知怎的,忽就想起了很多年前,那个仿佛和自己结缘,却又无缘的女子。

他的侄儿已被佞臣所害,也不知她如今境况如何。

是死了,还是被囚?

倘若她还活着,待攻下城池,须得尽快派人找到她,保证她的安全……

许是想得入神了,纵马朝前之际,隐约听到身后路旁有人发出呼唤之声,却并未留意,直到片刻之后,那声锲而不舍,他终于辨出,似唤秦王殿下。

他转过头。

身后,道上兵马奔腾,烟尘滚滚。路边挤满难民,人头如潮,看不见谁人唤他。

他迟疑了下,问近旁骑马背旗的骆保,方才是否有听到有人呼唤自己。

骆保神采飞扬,断然摇头:“启禀殿下,奴婢未曾听到!即便有,必也是民众在向殿下欢呼!”

他哑然失笑,不再多想,继续前行。

攻下京都的第一天,城中兵荒马乱,长安宫一片火海。

他入城之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命骆保立刻寻她。

然而,她已是香消玉殒,芳魂难归。

骆保后来向他详细回禀。李承煜死后,她迁居到了万寿观,幽居其间。据说城破之时,沈旸将她强行掳走,她不从,从马背上跌落,折颈而死,后被几个随她到了最后的随从草草收殓,葬在了皇陵的野地之中。

他沉默了许久,下令将她以皇后之礼,重新落葬。

原来,许多年前的那一日,西苑里的偶遇,和她的第五面,便是这一生,他和她的最后一面了。

那一夜,他虽未亲去皇陵,但心中却惆怅无比,彻夜无眠。

再后来,京都局势,渐渐安定了。

十年的隐忍,到了这一天,他扭转乾坤,拨乱反正。登基为帝,于他而言,似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所有的人都是如此期待,包括他的母族阙人。

但他拒了,毫不犹豫。

他无意登基为帝,没有半分这样的念头。

他将皇位传给宗族中的一个少年,端王监国,自己除去金冠,脱下王服,改道髻,穿他年轻时穿过的一袭旧道袍,脚束芒鞋,出京而去。

他的责任结束了。

这一生,再不欠谁人什么。该还的,还了。该做的,也都做了。

无忧无愁,寻仙问道,朝游北海,暮宿苍梧。

他的余生,将得解脱。

他如此告诉自己。

在离开京都的前一夜,他悄然去了皇陵。

他不知自己为何要去那里。

或是为了和少年时那个曾在此幽居过三年的自己最后道别。或者,也是为了看一眼她最后死去的地方,为她插上三柱清香。

毕竟,从前她曾放过自己。

他到她的陵前,拜祭过后,出来,待要飘然远去,遇到了一个为她守陵的老宫人。

宫人认出了他,看着如今一身道装的他,泣不成声。

那个时候,他方知道,原来当日城破前夕,她曾派人去向自己求助。然而他打马而过,纵然曾经回首,依然还是未曾为她停下那前行的马蹄。

也是那个时候,他方知道,最后一夜,她独自登上古原,坐在那块巨石之旁,泣了一夜。第二日,她便被沈旸所掳,死于马下。

他惊呆了,待回过神,竟然心痛如绞,潸然泪下。

他在她的陵前枯坐三夜,最后向她下跪,郑重叩首过后,他起身,出陵而去,从此,青灯黄卷,白石风雨,他云游天下,修道练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