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第2/5页)

荆泽艳正好从知青点出来,这几天天热她有些没胃口,但是看到姜芸自留地里的西红柿就忍不住嘴馋。

说句怕人的话,她一直留意着姜芸自留地的西红柿,就等着熟了好去摘呢!

但是昨晚上她看的时候还青着,感觉可能得再过两天才能熟,她就想自己见天来看着,第一时间给摘下去。

哪里知道,自己一个不察,居然就被姜芸捷足先登!

虽然这是姜芸的自留地,可因为在知青点边上,而荆泽艳又自诩比姜芸看得勤快,加上喜欢那水灵的番茄,所以潜意识里难免就把那些番茄当成了自己的。

她看着姜芸笸箩里水灵鲜红的西红柿,眼睛都要红了,她沉着脸,“姜芸,你把洋柿子都摘了啊?”

姜芸不爱搭理她,但是也没什么大矛盾,就随口应一声,“熟了就摘了。”

如果是别的知青,姜芸会很大方地给她两个尝尝,但是眼前这人是荆泽艳,不说她和宋占刚那时候眉来眼去,就说她在自己离婚后为宋占刚抱不平讥讽自己,姜芸就不喜欢她。

她端着笸箩就要走。

荆泽艳看姜芸居然不主动送给自己尝尝鲜,顿时恼了,“姜芸,那洋柿子酸不酸,能不能吃啊?”

姜芸朝她笑了笑,故意气她,“酸酸甜甜,当然好吃啊。”

就是不给你!气死你!

看她迈着轻快地步伐走了,荆泽艳气道:“有本事你锁起来啊?”

姜芸听见,笑着回击,“多谢你提醒啊,晚上我就来上锁。”你想进去摘,偏不让你如意,晚上就真的去上把锁!

她家的绿篱天然紧密,进不去人了,幛子门是福爷爷用棍子绑的,结实高大,上了锁还真进不去。

村里人种菜,都是夹个幛子拦牲畜,没有挡人的。一般也不会去偷摘别人家的菜,就算应急摘一点也会说一声。姜芸这样,无非是气荆泽艳,因为荆泽艳真的会去摘她的西红柿。

姜芸回村的时候,就听见大队喇叭里郑毕臣在广播,说的是县里有新政策下来,“为了改善广大社员生活,上头政策放宽,允许各家随便养鸡。”

以前割尾巴不让养,后来发现不让养实在不行又说两人养一只,其中一点也是为了节省粮食。

这会儿经济变好粮食产量也有提高,城里对鸡蛋、鸡肉的需求大起来,所以就要刺激社员们的养鸡热情。

不过这东西到了冬天要吃好几个月的粮食,一般人家也不敢多养。

大喇叭里郑毕臣继续说:“养鸡,把鸡蛋和活鸡卖给供销社,有布票、煤油票等奖励。”

姜芸一听,那她的生意可来了呢。

社员们养鸡,就需要抓小鸡。这时候很少人会自己家里孵小鸡,哪怕有抱窝鸡帮忙,但是一抱窝就二十多天,还得有配种的鸡蛋,还不能保证都孵出来,孵出来也不能保证活几个,成本不小,还是买现成的小鸡仔更划算。

那陈家大队就得来找她了。

她去大队逛了一圈,把摘的西红柿分给宋书记、郑毕臣几个吃。

郑毕臣负责浇菜地,知道番茄干净,接过去在自己衣服上擦擦浮灰就开啃。

“嗯~~好吃!”

郑毕臣吃得两眼发光,“一点都不酸,好甜!”

其实有点微微的酸,因为后劲甜,所以感觉不酸一样。

宋书记原本还有点不好意思吃,大老爷们宁愿吃棵葱,也不会吃这种孩子的零嘴。不过被郑毕臣说的,他也拿起来一个擦了擦就开啃。

牙齿轻松地咬破橙红色的皮,立刻就有一股微酸回甘的汁液流进嘴里,生番茄的清新、微酸、清甜,几种味道在口腔里散发,真是一种无比清爽的享受,整个人都感觉神清气爽起来。

不知不觉吃完一个,宋书记擦擦嘴,“这洋柿子格外甜,什么品种?”

姜芸笑道:“多亏郑知青勤浇水,水分大就甜。”

郑毕臣:“这柿子我看比别家的大,而且长得也俊。”

宋书记也觉得是这样,起码他从别人家菜园旁边经过,那些小柿子一个个别别扭扭的,还有不等熟就裂口的。人家姜芸家的,柿子随主人,人美果子也俊。

关键别人家的都没熟,就她的熟得这么好。

宋书记笑道:“跟大队长说说,来年葱地旁边咱们再追加一块洋柿子试验田,说不定以后卖葱和柿子咱们大队就能赚。”

郑毕臣已经对着柿子和姜芸的侧影发呆,感觉灵感如泉涌,想要写更多的文章出来。

姜芸正想告辞呢,就见公社邮局的快递员骑着二八大杠自行车过来,后座带着草绿色的邮政挎包,

邮递员喊道:“郑知青,有你的信。”

郑毕臣跑出来接着,见信封居然是省文思编辑部的,顿时热血往头上涌,忍不住喊道:“姜芸,我中了!真的中了!”

看那架势跟范进中举差不多。

他把信直接递给姜芸,高兴得脸都红红的。

他投稿的编辑部有言在先,不录取也不退稿,让投稿者自留底稿,如果回信那必是录取了。

姜芸也为他高兴,宋书记听见都跑出来看。

姜芸把信封递给宋书记,让他先拆封。

宋书记点点头,“行,我来!”他对着光看了看,拆开信封,里面一张折叠的信纸,写了寥寥几行字,另外还有几张票子。

宋书记张口结舌,“娘嘞,这写文章真赚钱,一篇小散文就能赚十几块钱?这说什么,要是以后录取的稿子多了,还给涨呢。”

郑毕臣给他解释了一下,以前就算写文章的也是拿工资的,只是这两年开始有新政策,可以投稿。

姜芸笑道:“书记,你也可以试试,把咱们大队的一些搞建设的经过写出来。”

宋书记赶紧摆手,“可拉倒吧。”

他会告诉小年轻,自己小时候写作文三百字都能挠秃头,总是被先生打手板?

我适合写工作简报,不会写酸文人那一套。

他如是自我安慰。

姜芸恭喜郑毕臣,万事开头难,他现在稿子被录取,以后就会更多。

郑毕臣把钱都塞给姜芸,“这是伙食费!”然后他就跑回办公室去写新的灵感了,生怕不写下来就飞了。

姜芸只得把钱收着,回去记在账本上。

姜芸回家,见哑巴在那里喂牲口吃野菜,他喜欢割姜芸种在牲口院墙外的野菜喂它们。

因为用灵泉水浇灌过,牲口们特别喜欢吃,它们喜欢吃哑巴就开心,他不喜欢和人打交道,唯一感兴趣的就是牲口。

姜芸路过的时候给他放了一个西红柿,然后家去收拾。

天要热了,她得赶紧把小哥俩的新衣服缝好。

这时候布票紧缺,各家都不宽裕,除了她自己买的布,娘家也不能帮衬。因为他们家也一堆孩子,大孩子穿下来给小孩子,没有空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