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第2/3页)

三原纪一赶忙用铅笔记下。他早就在手边准备好了铅笔与白纸,以便随时记录。

“那这位江藤先生莫非就是社团的领导者?”三原盯着“白叶”这个俳号[21]问道。

“是的,他是虚子[22]的门徒。他夫人也会创作俳句,是有名的女俳人。他们两位都已经上了年纪了。”

“除了写俳句,他们还有别的工作吗?”

“有,江藤先生的本职是裱糊匠。在骏河台,沿着明治大学前的斜坡往都电车站走,左拐入途中的一条小路,走过两三栋房子就可以看到一家装裱店,那就是江藤先生的家。”

“这样啊,我知道了。三番五次问你这些无关紧要的事,实在过意不去啊。”

峰冈对答如流,让三原越发感到似乎只是自己在疑神疑鬼。峰冈周一知道警方在怀疑他,可他一点也不生气,特别配合警方的工作。

“真是太感谢您了。再三打扰真是不好意思。”

三原纪一缓缓搁下话筒。他长舒一口气,就好像结束了与峰冈面对面的交谈。

从峰冈周一的回答可以得知,他喜欢俳句不是一天两天了。所以他会为了观赏和布刈神事前往门司,这是极其自然的。换言之,俳句并非他用来掩盖真相的借口。

不过这毕竟是峰冈周一自己的证词,至于那是否属实,还需要第三者的证明。

三原让手下拿来电话本,查到了江藤白叶家的电话。电话本上写着:

骏河台××号 江藤顺平 裱糊匠

三原拨通了电话。接电话的是位中年妇女。

“您好,我是警察,请问您丈夫在家吗?”

不久,电话那头便换成了沙哑的男声:“我是江藤。”

“不好意思打扰您了。我有些事情想向您打听一下,不知能否上门拜访?”

“哦,可以啊……不过……您要打听什么事啊?”

“您不必担心,只是些有关俳句的事情而已。”

“俳句?”

“详细情况等我们见面了之后再说吧。”为了打消对方的疑虑,三原的语气非常委婉。

从警视厅打车去骏河台不消二十分钟。下车后沿着神田的小坡往御茶水车站走几步,就会发现右侧的转角处伫立着江藤家的房子。装裱店的店面十分考究,看上去就像古董店一样,看来江藤一定是位高级裱糊师。

江藤白叶大约五十四五岁,鼻子很大,眼窝凹陷,满头白发。他带着三原穿过工作间,走进会客室。

三原与江藤扯了一会儿家常。白叶随声附和着,却难以掩饰对警察来访的不安。

“那我们言归正传吧。刚才我在电话中也提到了有关俳句的事……”三原终于切入正题。

“您是让我教您写俳句吗?”白叶反问道。

“不,是这样的,江藤先生您是不是俳句杂志《荒海》的主编?”

“嗯,是的。”

“那您的社团里,有没有一个叫‘峰冈周一’的人?”

“峰冈先生吗?有啊,我和他挺熟的。”

白叶点了点头,硕大的红鼻子随之抖动。

“我今天就是为峰冈先生来的。”

“莫非峰冈先生……犯了什么事吗?”白叶一脸惊讶。

“不,这么说并不确切。只是他牵扯到了前些日子的一起事件之中,是事件的重要知情人,并非嫌疑人或犯人,请您千万不要误会,也不要将我们今天的谈话外传。”

“原来如此,我不会外传的,请您尽管问吧。”

知道警察不是冲着自己来的,白叶立刻精神了不少。

“谢谢。峰冈先生说自己写俳句很多年了,请问这是否属实?”

“这是真话。嗯……他好像是从昭和十七八年那会儿开始写的吧。当然他是战后才加入我们社团的,大概是昭和二十四五年吧。”

“那他肯定在《荒海》上发表过作品吧?”

“是的,虽然他的俳句算不上特别优秀,但时不时会写出几首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他的作品还上过我们杂志的卷头呢,大概有个三次吧。”

江藤白叶的话证明了峰冈周一所言不虚。

“那您觉得他的人品如何?”三原继续问道。

“他的人品啊……”白叶思索了一会儿,“我和他只在俳句方面有所交流,没有私交,所以也不是很清楚。不过他时不时会来参加我们的社团聚会,感觉他是个很温和的绅士,为人诚恳,对俳句又很热心,其他社员也挺喜欢他的。”

“原来如此。”

三原一边听江藤说话,一边环视四周。不愧是俳人的房间,房间一角的书桌上及四周都摆满了俳句杂志。《天狼》《天之川》《马醉木》《自鸣钟》《杜鹃》《山塔》……著名的俳句杂志纷纷映入眼帘。

“您这儿有好多俳句杂志啊!”

听三原这么一说,白叶也回头看了看那些杂志。

“这些啊?搞俳句杂志的人都会收到其他社团寄来的杂志,我们也会给他们寄一些,也算社团间的交流吧。”

“那些杂志都是从全国各地寄来的吗?”

“是啊,北至北海道,南至南九州。这么说虽然有些夸张,不过我的确收到过九州最南边的鹿儿岛寄来的杂志。”

白叶提到了九州。这让三原来了兴致。

“那北九州有俳句杂志吗?”

“有啊,《自鸣钟》《枳壳火》《筑紫俳坛》……多得数不清。”

“这些杂志具体都是哪个地方发行的呢?”

“大多是福冈县,也有佐贺和长崎。但有些杂志因为资金不足,出得断断续续的。”

“哦……”

听三原聊起俳句杂志,白叶也兴致盎然,从杂志堆中抽出几本九州来的杂志。

“那就让我拜读一下。”

三原翻了翻杂志,发现那大多是只有薄薄三十多页的小册子。忽然,他发现杂志上印着一段用线框起来的告示。

他赶忙看了看杂志的封面——浅绿色的封面上,用草体写着“筑紫俳坛”四个大字。

和布刈神事吟诗大会

根据惯例,我社将组织参观二月七日(农历元旦)凌晨一点到四点的和布刈神事,之后在现场举行俳句大会。有意参加者请于二月六日晚十一点半前往门司港站前集合。西铁公司将提供包车前往和布刈神社,到达后先前往社务所稍事休息。有意者请于一月二十五日之前联系本社负责人。

夜晚天凉,请各位注意保暖。

三原抬起头:“《筑紫俳坛》的历史很长吗?”

“还算挺长的吧,是昭和七八年间创刊的。主编大野残星是福冈一座寺庙的僧人,和我挺熟的。他也是虚子的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