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龙井与西湖(第4/9页)

莫妮卡在旁边看着说:“哦,原来兰陵王是这样的人。高能,你真是他的后代吗?”

这样的问题根本无法回答,也许论坛里的帖子会有答案。我看到我的另一个问题“谁知道《兰陵王入阵曲》”。

有个叫“脸谱”的ID回答——

“《兰陵王入阵曲》。因为兰陵王的赫赫战功,北齐武士模仿他戴着面具杀敌的英姿,持假面歌舞庆祝胜利,成为挥剑击刺的男子独舞。《兰陵王入阵曲》充满战争的壮烈与男子汉的气魄,在历史上广泛流传,多次在唐朝宫廷内表演,宋朝以后逐渐失传。此曲在唐代传入日本,流传千年基本保持原貌。至今在古都奈良的‘春日大社’,一年一度的日本古典乐舞表演时,《兰陵王入阵曲》仍作为第一个独舞表演节目。日本将其视为雅乐,有严格的‘袭名’与‘秘传’的传承制度。1992年9月6日,经中国文物部门组织,日本奈良的雅乐团在河北磁县兰陵王墓前演出了《兰陵王入阵曲》。”

我的ID在下面继续跟帖,居然发了一首辛弃疾的词——

兰陵王

辛弃疾

恨之极。恨极销磨不得。苌弘事,人道后来,其血三年化为碧。郑人缓也泣。吾父攻儒助墨。十年梦,沈痛化余,秋柏之间既为实。

相思重相忆。被怨结中肠,潜动精魄。望夫江上岩岩立。嗟一念中变,后期长绝。君看启母愤所激。又俄倾为石。

难敌。最多力。甚一忿沈渊,精气为物。依然困斗牛磨角。便影入山骨,至今雕琢。寻思人间,只合化,梦中蝶。我问了大量的这种问题,一旦有人回帖,不管什么内容,我都非常积极地跟帖与人讨论。一直翻到2006年10月25日,这是我的最后一条论坛主帖:“兰陵王究竟是魔鬼还是天使?”

点开一看却是段简短的发言:“为什么?你们为什么都说兰陵王是魔鬼?”

下面的跟帖是:“传人,在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你所不知道的秘密。”

显然,这个“传人”就是指我在论坛的ID“兰陵王传人”,看来我已经与论坛里的人混得比较熟了。

接着就是我的回复:“请告诉我,兰陵王还有什么秘密?”

对方的跟帖是:“你认为兰陵王是个天使吗?不,他是个魔鬼,他戴着面具杀人,杀了无数的人,因为他渴望去杀人,却又不想被别人看到自己的脸,于是就使用了那张面具——不是一般的面具,甚至不是人为的面具,而是恶魔赐给他的。他变成了一张恶魔的脸,代替恶魔去尝遍人间的血。”

我立刻在后面跟帖反驳:“不准你侮辱我的祖先,我身上流着兰陵王高长恭的血,我不相信他是你所说的魔鬼。历史上的记载很清楚,他是一个勇敢的将军,也是一个谦逊的君子。北齐书记载‘为将躬勤细事,每得甘美,虽一瓜数果,必与将士共之’,他文武兼备,可以与将士同甘共苦,对待下人也平易温良,就像他那张俊美的脸。”

“God!”

莫妮卡盯着屏幕赞叹了一声,已经对我利目相看了。我尴尬地说:“这我也是第一次才听说,看来那时候我阅读了大量有关兰陵王的资料。”

但这条BBS长帖还没完,对方仍在和我论战:“楼主,我想提醒你,中国的史书只能代表记录者的观点!与其说历史是被记录的,不如说是被创作的!真相永远是一片迷雾。你的兰陵王天使论,全来自于这些记载,但我并不完全相信。真正的历史往往是另一种版本。再提醒一句,不要以为作为兰陵王的后代,你有多么荣耀。其实,你血管里高长恭的血脉和基因,反而会成为你生命中最大的悲剧!如果不祸害你自己,那么必将祸害整个世界!”

这段话让我心中一振,仔细想来并非没有道理,谁都没有亲眼见到过历史,所以谁都无法断定,那些古书里写的一定是真实的。

但接下来的帖子没完没了,我无法接受对方的观点,憋足劲要把他驳倒,开始昏天黑地的论战。你一言我一句,居然搭起几十层的高楼,一条帖子分好几页。发言时间从晚上八点持续到次日清晨七点,可见我是挑灯夜战的宅男无疑。

我注意到对方的ID,也就是和我激烈辩论的那个家伙,注册名叫——“蓝衣社”。

“蓝衣社?”

这个名字听起来有些耳熟,而这条帖子的最后一个跟帖,也是这个“蓝衣社”发出的:“传人,我给你发了站内短信,请你查收。”

点开自己的站内短信箱,发现除了一些乱七八糟的论坛消息外,在2006年10月27日,收到一条来自“蓝衣社”的站内信息——

“下周三晚上有时间吗?我想和你当面聊聊,关于兰陵王的秘密,地点由你来定。”

幸好站内短信箱里还保存着我的发信记录,我的加复内容是:“11月1日晚上8点,上海天香阁,靠窗的座位,我等你。”

这是我在“兰陵王秘密”论坛里最后的记录。

2006年11月1日?

这是个重要的日期,我立即联想到了什么!打开我的博客网页,在2006年11月1日23点55分,我在自己的博客上如是说——

“今夜,我终于见到了蓝衣社,一个让我不寒而栗的人。”

蓝衣社!

就是这个人,我的博客验证了论坛里的站内信息,我确实在那天晚上,见到了神秘的网友蓝衣社,而且让我感到不寒而栗。

而在下一篇,2006年11月2日,我在博客里写道:“是的,我已经做出了选择,我相信我自己的勇气,那才是我真正的命运。明天,就在明天!”

这里写的“明天”,就是2006年11月3日,我去杭州的那一天,也是我记忆空白的那一天,致命的危险开始的那一天,今天我来到这里所要寻找的那一天。

“嗯,果然有进展了。”莫妮卡托着下巴看得津津有味,“当时,你一定和那个蓝衣社见过面,两天后你就来到了杭州。”

“可原因呢?是什么原因让我对蓝衣社感到恐惧?又是什么促使我来到杭州?竟会成为我人生的转折点?”

想着想着有些头疼,喝下一大口龙井,满山的茶园已陷入黑夜,居然聊了一个下午。

“对不起,我没有买回程的车票,现在要赶去汽车站了。”

当我匆忙地站起来,莫妮卡却拽着我的袖管说:“刚得到的线索就要放弃吗?反正明天是周日又不上班,我已经订好了今晚的酒店。”

“这个……”

我表情分外尴尬,不敢再看她的眼睛了。

“别乱想啦!我会另外再给你订个房间。这次一定要找到你在杭州住过的酒店!明天再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