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梦中的女孩(第2/2页)

我默默流泪,对父亲消失已久的恨意,再度从心底浮现出来。

叶秋薇摸了摸右臂的伤口,继续说道:“女儿三岁时,冯瑜也从工厂辞职,专心帮助丈夫经营生意。从此以后,夫妻俩开始没日没夜地在外打拼、应酬。冯瑜请了母亲帮忙照看儿女,但老人重男轻女的思想严重,对张家兄妹根本毫无关心。有时候,她甚至会把两个孩子撇在家里,自己在外边玩一整天。在这种情况下,张一新小小年纪就学会了自立,可以说,妹妹几乎就是他带大的。”

我浑身颤抖,眼前满是明溪的影子,脑海里回荡着我们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

“连生活都缺少照料,又有谁会关注兄妹俩的心理发育呢?”叶秋薇摘下眼镜,瞳孔中散发出令人无法抗拒的光,“冯瑜性子直爽,从不在儿女面前避讳家里的财务状况。从懂事起,兄妹俩就一直活在高度的危机感之中。年幼的他们需要关怀和鼓励,但父母在家时,不仅无法给他们安全感,反倒时常因为生意与生活的挫折大发脾气,把孩子当成理所当然的出气筒。安全感的极度缺失,使兄妹俩变得自卑、敏感、不会表达感情。两人真正意义上的心灵依靠,除了彼此,别无他人。”

我终于压抑不住情感,在一声哽咽后失声痛哭。我把头抵在玻璃墙上,期盼叶秋薇继续讲下去。

“长兄如父,更何况,明溪从小受到的照料,大半都来自哥哥。”叶秋薇的声音从墙内坚定不移地传出,“从心理发育的层面而言,哥哥在她心中就是父亲。明溪从小就对哥哥充满依赖与崇拜,进入性蕾期、认识到男女差别后,她更是对哥哥充满了好奇与爱恋——特殊的成长经历与环境,使得她出现了特殊的恋父情结:恋兄。对哥哥的爱恋无人察觉,加上哥哥年幼、没有配偶,明溪的恋兄情结因而没能受到及时遏制,母亲和外婆的冷漠,也使她没能及时出现对女性长辈的仿同。六七岁的时候,明溪就深深地爱上了哥哥,甚至在日记里写道想要嫁给哥哥——谁又会当真呢?”

我紧紧捂住脸,继续宣泄情感,已经毫无抵抗之力。

叶秋薇长叹一声,继续说道:“哎——性蕾期的女孩渴望嫁给父亲,是恋父情结再正常不过的表现。可是,如果恋父情结没能得到自然遏制,恋父情结就会扎根生长,成为女孩心理的一部分。明溪对哥哥的爱恋与日剧曾,十三岁那年,明溪的乳房开始明显发育,而且有了例假,潜意识中的性欲望破土而出,使她从功能上成了真正的女人。她对哥哥的爱恋,也逐渐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对她而言,已经到了真正‘嫁给’哥哥的那一天了。”

我痛苦地抓着头发。

“与此同时,张一新的心理也并不健全。”叶秋薇接着说,“虽然不用挣钱,但照顾妹妹,还是让他从小就体验到了生活的劳苦。他充满责任感,但毕竟是孩子,十分渴望父母的照料,求之不得,潜意识里也就有了对父母的恨。这种恨意,使他无法对母亲产生爱恋,性蕾期的心理性欲,便理所当然地施加到了妹妹身上。但,父亲对他来说毕竟是威严的,何况他自己在妹妹面前也像个父亲,所以,他成功熬过了性蕾期,逐渐忘却了对妹妹的爱。中学时代,他喜欢上一个女孩,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喜欢那个女孩的潜意识原因,就是因为她的长相、气质和明溪颇为相似。女孩的出现,使得潜伏已久的恋妹情结再次出现,张一新把这种情结寄托在喜欢的女孩身上,因而并未有异常表现。”

我深吸了一口气,想起老婆,但她的身影,很快又被明溪的笑容取代。

“严重畸形的心理活动一直酝酿着,直到1998年才彻底爆发。”叶秋薇深吸了一口气,“1998年夏天,张一新19岁,刚刚结束了高考。父母越来越忙,脾气也越来越差,他依然履行着照顾妹妹的责任。此时,明溪也考上了高中,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父母虽然债台高筑,但日常生活的开销并不拮据。为了奖励儿女的学业成绩,他们给了兄妹俩没人一小笔钱。张一新用这笔钱给妹妹买了一件衣服,一条波西米亚风的百褶裙。妹妹很喜欢,当着哥哥的面换了衣服。张一新或许是从妹妹身上看见了喜欢的女孩的影子,又或许是突然意识到,自己爱的女人一直都是妹妹。总之,事情一发不可收拾。他抱住妹妹,妹妹或许并不抵触。从小积蓄的情感爆发,兄妹两人,难以克制地发生了性关系。”

我放下双手,盯着叶秋薇裙摆上的褶皱与碎花,思绪不由地回到了1998年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