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壁画里的秘密(第2/2页)

不过,关键时刻还是有人挺身而出,她就是一直暗恋着宋乾坤的宋心雨。她问夏墨林:“博士,你们说的周穆王是什么人物?”

夏墨林看着宋心雨说:“周穆王姬满是西周王朝的第五代国君,他的曾祖父周成王姬诵和祖父周康王姬钊都是很有作为的君主,他们一起缔造了西周史上有名的‘成康之治’。周穆王继承了先祖的伟大志向,一生致力于西周王朝的疆土拓展,他不喜欢临朝听政,而是喜欢到处旅行。他一生南征北战,东征西讨,据说征伐的疆土周围各几万里,尤其是他的西征,更是充满了神话色彩。如果说就疆土拓展这一点,硬要拿出一位帝王和他相提并论,那也只有成吉思汗了,但是成吉思汗并没有亲自指挥将士西征,而周穆王的西征则是亲力亲为。”

“原来,我们中国历史上还有这样一位传奇帝王,他不喜欢临朝听政,而是喜欢到处旅行,他应该是一个冒险家或者说是一个很浪漫的人吧。”宋心雨边说边向宋乾坤递去暧昧的眼神。

这时,飞行员杰克反倒有些不满了,要知道成吉思汗是他心目中最伟大的英雄,周穆王身上的传奇经历在他看来只是一个神话传说而已,毫无历史佐证,他极力为“一代天骄”辩护,这赢得了蒙古勇士巴特的青睐,当然夏墨林博士除了报以微笑外,就不便在多说什么了。

美女记者邦妮又来到殿堂西面的墙壁,墙上的壁画更加令她震惊。第一幅壁画描绘的是一群“野人”在大巫师的带领下,于佛塔前设祭坛竖立祭旗以祭奠太阳神,天空中的太阳炽热毒辣,虽是白天,却看上去殷红如血。第二幅壁画描绘的是,祭祀过后,天空中降下一场红雨,楼兰古城的居民惊慌失措,它们开始大肆劫杀丝绸商道上的汉朝使臣。第三幅壁画上描绘的则是一位身材魁梧,武艺高强的刺客,携带一把七尺长的青铜宝剑,他英勇果敢,在酒宴上毅然决然的刺杀了楼兰王。第四幅壁画描绘的是在遥远的汉朝未央宫里,生命垂危的汉朝皇帝命许多方士在炼制丹药,紧接着皇宫里搜出了很多插毒针贴满诅咒纸符的木偶人,皇帝开始大肆屠戮,整个长安到处火光冲天,一片鬼哭狼嚎。

夏墨林博士看了壁画也倍感惊讶,他连忙向众人解释:第四幅和第三幅壁画应该是弄错了顺序。第四幅壁画描绘的是,汉武帝晚年时期,迷恋长生不老仙术,在未央宫中聚集了大量方士,皇帝命令这些方士昼夜炼丹,但是一直都得不到仙药。后来,方士们为了逃脱罪责,就在宫中安放了许多插满毒针贴着纸符的木偶人,并向皇帝告发说有人诅咒他。皇帝大怒,命人追查此事,后来就查到了太子刘据头上,逼得太子不得不造反,太子反叛失败后被杀,皇帝最宠爱的女儿的儿子也死于非命,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巫蛊之祸。此时,汉武帝已是行将入土之人,他回首自己的一生,感慨万千,并为自己所犯下的罪孽痛定思痛,不但封禅泰山,而且颁发罪己诏,在普天下的老百姓面前忏悔,由此汉武帝也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颁发罪己诏的皇帝。

听完叔叔的解释,夏凌昊又对其他几幅壁画阐述了自己的意见。据《穆天子传》记载,周穆王西征到了昆仑山瑶池之畔,见到了玉皇大帝的正妃西王母,他向西王母求长生不老药,西王母以天山雪莲赠之。《史记》上说,周穆王五十岁登基,又坐了五十五年的国君,活了一百零五岁,虽说这和长生不老比起来不算什么,但在凡人看来也算高寿了,这会不会和饮用天山雪莲有什么关系呢?

再者,据夏凌昊考证,维吾尔族人中一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西王母赠给周穆王的天山雪莲其实就是雪莲中最名贵的一种叫“血莲”,据说服用后可以长生不老。当然这也只是一种传说,和噶伦老爹讲的那个传说几乎就是一个范本。这样一来,古楼兰人坚信,血莲就在楼兰,当时楼兰又经常遭受战争和瘟疫,所以楼兰王就经常在佛塔前启用巫师进行祭祀活动。再后来,在匈奴做人质的安归被匈奴王遣送回国,并把他捧上王位,他之后就开始与汉王朝为敌,联合龟兹劫杀汉朝使臣,夺取财物。汉昭帝派刺客傅介子潜入楼兰,伺机刺杀了安归,并把在汉朝当人质的安归的弟弟尉图耆推上了楼兰王的宝座,也就是在西汉元风四年,尉图耆改楼兰为鄯善。这和噶伦老爹讲的传说一对比,却有很多不同之处,因为按照正史的记载,安归和弟弟尉图耆是不可能同时去天山的,那么尉图耆又怎么会和光月王后扯上关系的?到底是噶伦老爹在说谎还是史书欺骗了后人?

这时,安娜指着墙上的壁画说:“这个叫傅介子的刺客是什么来头?”

夏墨林刚想作出解释,他觉得还是让詹姆斯教授代劳比较好,因为队伍里特别是特遣队的人一直对詹姆斯怀有敌意,也许他们在看到詹姆斯教授那样热爱中国的文化后,说不定能缓和矛盾。詹姆斯教授接过话茬:“傅介子是和荆轲一样的侠士,他们为了天下苍生而不顾个人安危,在各自的领域都干出了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并为后人永远瞻仰称颂。只不过,荆轲在《史记》中被司马迁着重渲染了一番,这反倒掩盖了傅介子的光芒。”

“这么说,佛塔第三层的殿堂里供奉的那尊塑过金身的佛像不是荆轲就是傅介子了?”胡山顺便插了一句。

夏墨林略一沉思,接着说:“荆轲刺杀秦王失败后,尸体就被车裂了,那尊佛像怎么可能是荆轲呢。但我也不敢肯定他就是傅介子,因为关于傅介子的去向,民间和官方史书上都有很多种记载,这也成了一桩历史疑案。有人说,他就葬在了他的故乡甘肃庆阳,还有人说,他刺杀了楼兰王安归后,也遭到了楼兰王亲信的追杀,并没有回到自己的故乡,而是随李陵的三千降卒一起投降了匈奴,在遥远的西域度过了凄凉的余生。”

通讯兵王冶听到这里,插话道:“这不是明摆着的事情嘛,俗话说得好,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栖身之所。那个什么什么傅介子肯定是躲到楼兰来了,楼兰王的那些亲信怎么也不会想到他们日夜追杀的仇人竟然就躲在他们眼皮子底下。”

胡山踢了王冶一脚,瞪着一双牛眼,讥讽道:“你小子懂个屁!人家汉武帝可是雄才大略的君主,整个天下都是他的,还保不住一个傅介子,非得让傅介子躲在贼窝里避险?”

王冶也不甘示弱,狡辩道:“俗话说得好啊,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啊……”他还没说完,剩下的话又让宋乾坤的一脚给踢回肚子里去了。宋乾坤可没时间和精力听他们两个人扯淡,他带领队伍马上朝佛塔的第五层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