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丈夫替身(第3/3页)

“不了,夫人。正好,我觉得口感正好!”

三枝不知道刚才那一切已被耀子发现了,他大声说道。

一喝完咖啡,三个人之间的话也就说完了。正好这会儿是午饭的时间了,所以三枝和理枝意识到不让要耀子为自己准备午饭,便站了起来:

“那我们就回去了。”

虽然他们这样说了,但耀子一句挽留的客气话也没有说。隅谷之死,使他们两个人找到了“结合”点。

三个不同的人生,在这一瞬间发生了交叉,而且不久又要各奔东西了。就像天空的繁星一样,看上去是密集的一片,但实际上每一个星星之间相隔都是十分遥远的。

送走这两个人,关上了房门的时候,耀子才意识到那个共同爱过自己丈夫的女人将永远与自己无缘了。但是她也将从自己的“身边”带走三枝了。

不过三枝不是自己的丈夫,他不过是追査隅谷而偶尔从自己身边“路过”的一个人而已。

“结束了!”

耀子沮丧地喃喃私语道。理枝在追寻高原期间,她的心一直在悬着。因为理枝找高原的事情,实际上是两个女人之间的“争夺战”。

但理枝中止了这场“战争”。她不是失败了,而是失去了再与耀子“战斗”下去的兴趣。对手停止了战斗,但耀子还不得不一个人继续“战斗”。

带有丈夫体味的三枝也离自己而去了,他原本是与理枝毫无缘分的人。

“我回来了。”

这时耀子听到了门外有人说话,是贤一从幼儿园回来了。由于刚才的客人,自己都忘了去接贤一了。

——今后我就只能和这个孩子相依为命了吗?

如果自己一生都将只能和这个孩子生活下去的话,那一定是非常寂寞的。对孩子来说是无关紧要的,他还有他的将来,对于他的母亲来说是一种痛苦的生存,然而他却不会体会到这一点。

对孩子来说,单亲的生活也许不是不可能的,但母亲的生活意义要与孩子的必要保护混合起来的话,只能是母亲来承担。

“那么我这辈子就永远只和这一个孩子生活在一起了吗?”

不久的将来,这个孩子就会长大成人,并且最终要离开自己。这种由于“离子”而给母亲造成的寂寞和悲伤比起丈夫的背叛来说更为残酷。然而谁也阻挡不住这个现实的到来。

“妈妈,您在想什么?”

贤一看到耀子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非常奇怪,便突然问道。耀子不禁心中顿生爱意,她用力地搂住这个小小的身子,尽情地用脸摩擦着贤一的脸。

高原在的时候,贤一就会大声喊叫着挣脱母亲的搂抱,但这会儿便乖乖地任凭母亲搂着。似乎他一下子懂事了,知道要安慰寂寞之中的母亲。

“小贤,小贤只有妈妈一个人了!我谁也不给!”

耀子把嘴堵在贤一那如同扇贝一般的耳朵边喃喃说道。

“刚才那个叔叔和阿姨是说了爸爸的事情吗?”

贤一又突然问道。

“你怎么知道一个叔叔和阿姨的?”

“我从幼儿园班车下来时碰见他们了,他们好像认识我。”

“他们说什么了?”

“嗯,说了,他们说我长得非常像爸爸。”

理枝也许不打算多说一句什么,但这句话对一个痴迷地等待爸爸消息的人来说是太残酷了!

高原已经死在伊斯坦布尔了。不仅仅这些,而且隅谷也被杀死在了那里。耀子的心中交替出现这两个人的影子。会不会是理枝追到了伊斯坦布尔而产生的错觉?耀子心中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

“是谁杀死了隅谷?”

如果是三枝杀死了隅谷,那便与耀子没有关系。

但是,真的没有关系吗?隅谷是撞死了高原逃逸的吗?而且是他抢走了高原的护照,并利用它逃往了国外。

高原一直用那本护照出国,一个从未见过他的人伪装成了高原。

也就是说肯定是另一个人杀死了隅谷,不能说没有这种可能性。从凶手直接下手来看,不一定是日本人干的。在国外,利用一名外国人杀死隅谷是一步高棋。

如果这样的话,那么隅谷之死就与高原没有关系了,或者凶手就是高原身边的人。

“可高原到底是被谁杀的呢?丈夫不应当有这么恨他的人呀!”

耀子的这个念头向这个事件之外展开了。难道这样就会有一个结果了吗?

“妈妈,你的脸好可怕呀!”

贤一突然大声哭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