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亲信可疑(第3/3页)

“说起睦美会,主要人员只有家田一个人,如果他是傀儡的话,从他的接触的同伙中会露出贿赂金的去向和范围吧,希望紧紧盯住这个人。”

学生时代的好友,现在倒成了他们的猎物,不过在腐烂的地方,不能选择猎物,这是特别搜查检察的习惯。告别学校十一年来,这种习惯隅野已铭心刻骨了。

隅野刚士从东都大学法律系一毕业,通过司法考试,经过两年的实习,就走上了检察的道路。在赴任浦和地方检察院之前,在前桥和京都任过职,八年后被提拔到东京地检特搜部。特搜部也可以说是搜查贪污腐化的前敌指挥部,做的是揭露在权力和财力中枢作恶的营生,是“吃力不讨好”的工作。那些蚊虫寄生在财政界,有许多人本身就是权力、财力的象征,他们集聚在财政界,图谋进行智能武装起来的彻头彻尾的犯罪活动。仅以单纯的正义感和使命感去和他们斗争,不仅逮不住他们,反而会自投罗网。对他们来说,有效的只兽事实。只要记录了完全的事实,就能够相他们相抗衡,从而一举把财、政、官三位一体狼狈为奸的不法大臣们击败。

事实主要从收簿上查找收集,政、宫、财界的交着点是金钱。他们为了掩盖非法款项的去向,伪造帐薄。为了识破账簿上的真假,必须要“啃”帐簿。特搜部的成员甚至被称为帐簿检察,对簿记会计学都颇精通。隅野在税务大学也接受了簿记会计学的特别研究班的学习。

东京地方检查特搜部,设立于昭和二十四年五月(1949年),目的是揭发起战败后的混乱,窃取军需物质的违法乱纪事件。它们的前身是隐藏事件搜查部。开初,也管公安方面的案件。在新设了公安部后,它就成了专门搜查智能犯罪活动的专门性部门了。

至今经手的重要案件有:昭电疑案、造船疑案和共和制糖、日通案件。

这是特搜部在权力中枢挥舞其斩妖剑的光辉历史。但是,在造船疑案上,他们却跌了一个不小的跟斗。复仇不成,反而被害,刻下了苦恼的皱纹。

尽管怀疑,但不少检查机关力不从心的案件还存在。开发电源、印度尼西亚赔偿问题,大坂光明池国有地处理拍卖问题,九头龙川电站问题等等,这些浓度很大的蹊跷案件,尽管国人有所耳闻,但全都是不了了之,原因是没有抓到有罪证据。

从迄今的新闻报道和大里收集的综合调查资料来看,围绕预定建设全国十一所休养基地计划,暴露出了政界和建设行业规模巨大的贪污构图,而且岸本舟行坐于此案的顶端。在休养基地规刘方面,担任重要角色的竹村财政大臣,仓敷英进建设大臣及铃村太丰都是岸本派。福利卫生大臣和品川舟治是现总理天木义德派,但是天木本身受岸本派的支持才得以爬上总理宝座的,故被称作是岸本的遥控内阁。

岸本本来就出身于建筑世家,两次出任建设大臣,在建设省内部扶植势力。该省背地里被人骂为岸本的“私设省”。他和实业界的关系很深。在现今的公共事业计划方面,不断地和实业家私下里勾勾搭搭,但是没有露出狐狸尾巴。

岸本令检察吃过不少苦头。即使现在,在民友党内部也拥有最大的帮派,对于现政权实行强制、实行隐藏的“院政”控制。

检察对岸本怀有深深的怨恨。从那以后,对似乎与不可否认的在位党派有牵连的非法行为,检察都极为慎重。如果准备不足,仓促地与之对峙,就有可能在权力的淫威下,使搜查工作土崩瓦解。尽可能地不去触及权力的中心,只是旁旁敲侧击那些不受政治压力之扰的非主流或末流人物的非法行为。这种心理,虽然说不上十分准确,但毕竟只是一种客观的倾向。但是,这不是检事所应有的态度。检察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不把任何的压力和干扰放在眼里,大胆无畏地揭发不法行为。不法行为越接近权力,规模就越大,根也越深。权力是培植不法行为的根基。避开权力拘留不法行为不是真正的揭露。

但是,权力拥有立法权,以法为准绳的检察,作为法的执行者,即使是坏的法律或者法律的滥用,也不得不照法律规定去做。法是正义的象征,不照法去做就成了恶的使者,遏制了正义。权力也能扼杀法律。

检察机关是坚守正义的最后堡垒,检察败在权力面前就意味着“法的死亡”。

现在附在隅野身上的臭气,既是来自权力中心。查明腐臭的发源地,是针锋相对地进行呢?还是退避三舍、敬而远之?进或者退只在指顾之间。隅野一个人出来,当然不是对手,特搜部团结一心、群策群力、才能战而胜之。

现在是从底下慢慢向猎物逼近的阶段,射程还远没有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