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寻母遇害(第2/4页)

在霍华德父子住过的公寓附近的道路上,有几个男人颓丧地站在那儿,那饮酒过量的红脸上有些湿润、发亮,原来他们正在哭泣。

“出了什么事儿?”肯走过去向一个人问道。

“警官先生,您看这多可怜呀!

那人用手指了指,只见一个流浪汉靠墙蹲着,脸伏在膝盖上,他面前摆着几只劣质威士忌酒瓶,里面都还有酒。肯立刻知道出了什么事儿,以前他也曾遇到过类似的情况。

“什么时候发现的?”

“今天早晨来这儿一看,萨尔蒂已经浑身冰凉了。比我们先走了一步,萨尔蒂,你这家伙怎么就这么走了呢!”

说话的男人泪流满面。

“通知市里了吗?”

“嗯,收尸车马上就来。”

这是个非常凄凉的告别仪式。一个流浪汉在街头酒精中毒而死,他在人生道路上受尽挫折,借酒消愁,不知不觉地漂泊到纽约,在流浪汉、失业者聚集的角落里,用酒精毁灭了自己。

所有的希望都破灭了。除了酒以外,其它一切欲望也都荡然无存,于是就将那行尸走肉般的身体,浸泡在用乞讨来的钱购买的酒中,茫茫然度日,直到真正的死期降临。

这个早走一步的死者和自己是同一类人,因此,伤及同类其鸣也哀。尽管是艰辛不毛的人生,可是却和死在路边的老鼠、鸽子一样,他选择了自己所喜欢的“老位子”,至死还抱着廉价威士忌瓶子。这些靠酒度日的人,从死去的伙伴身上又一次看到了自己的必然下场。

这位死者至少一点也不孤独,因为有一帮酒友聚集在他的遗体周围,用威士忌瓶子代替灵牌举行了告别仪式。

“萨尔蒂,你不是还想在死前回趟家乡吗?”

“他的家乡在哪儿?”

“听说是在意大利的一个叫萨尔蒂尼亚的岛上。我不知道那岛在哪儿。”

由于是来自萨尔蒂尼亚,所以人们就叫他萨尔蒂,谁都叫他的外号,恐怕连他自己都忘了自己到底叫什么名字了。

在这儿出席“葬礼”的人都有类似外号,其中也有人连自己的故乡在哪儿都不知道,这些人被称为纳斯托莱斯(无巢氏)、拉崔(耗子)等等。

送葬者心里都知道,自己早晚也是同样的归宿。他们一边向伙伴告别,一边琢磨着不能让自己最后一个死去,但愿能在有人为自己送葬的时候离开人世。

不一会儿,市里的收尸车来了。纽约每天早晨都有几人这样死去。他们有的死在道旁,地铁里、公园的椅子上或公共厕所里,有的则是在公用电话亭里默默地离开人世。收尸车的任务就是四处去收捡这些尸体。

收尸车一走,他们又分别回到了自己的位子上,继续沉溺于威士忌中。

“警官先生,喝一杯吧?”

一位送葬者说着给肯递过来酒瓶,这些人浑身散发着臭味,像是从纽约地下冒出来的沼气,他们除了喝酒之外,没有其他任何欲望,所以对别人也无威胁。

肯推开他的手,走上了公寓门口的台阶。马里奥仍旧将电视机的音量开得非常之大。

马里奥对进来的肯夸张地耸了耸肩,那意思好像是说:“怎么,你又来了?”

“我照您的吩咐还没把那间房子租出去。”

“哼,那么脏,没人愿来住吧。”

“别开玩笑啦,现在很难找到这种好床位,每天来租的人多得排队,可我怕让警察知道,警察已答应给我那间房子的租金了。”

“别吹嘘了,这房子,主人早就放弃了,因为这种猪窝维修费比房租贵多了。”

“别说这些了,今天又来干什么?我又没做让警察找上门的事。”

马里奥的语气有些缓和。

“请先把电视机关了。”

马里奥笨重地挪动着她那肥胖的身子关掉了电视,然后示意肯可以说了。

“还是霍华德父子的事,他们有没有照片?”

“照片?”

“对,尤其想看一下老头子的照片。”

“他那种人不会有照片的。”

“他不是在这儿居住多年吗?总该照过张照片吧。”

“他可没有这种有钱人的爱好。照片警察局里不是有吗?比如说驾照、前科者的名册上。”

“他没有前科,驾驶执照过期后也没来换新的,已经作废了。”

“那么,我这儿就更不会有了。”

“他房间里的东西没有动过吧?”

“本来就没什么,那些东西连小偷都不要。”

“我想再去查一遍。”

“把那些破烂玩艺儿叫警察都拿走吧。”

肯看也不看马里奥,就进了霍华德父子的房间。地板上到处是灰尘,还有脚印,这说明自从肯来这里以后没人来过。因为没有别人的脚印,那些破烂东西也没人动过,和上次来的时候一样。

他又仔细地搜查了一遍,仍然一无所获。在这间小房子里,除了那点不值钱的破烂东西外,也没有什么值得再搜查的了。

威尔逊曾服过兵役,如果从这方面着手也许能得到照片,但这要征得官方的同意。

肯是凭着个人兴趣在调查,他不想再到奥布赖恩警长那儿去提过分的要求,已经够麻烦他了。

“现在是不是该罢休了呢?”

肯感到“凭兴趣调查”受局限。这时,门外响起了轻轻的敲门声,随即门口出现了马里奥的脸。

“我马上就走。”

肯还以为她来撵他呢。从肯的表情上马里奥似乎觉察出他没找到想要的东西。

“我刚想起来,有个人也许有威尔逊大叔的照片。”

“真的?”

马里奥带来了预料之外的信息。

“是不是确实有就不得而知了。”

“是谁?”

“别摆出这副吓人的面孔我也会告诉你,我就是为告诉你才来的,是个日本人。”

“日本人?”

“有一个日本人住在这儿,性情很怪,专门在哈莱姆区(纽约黑人区)拍照。大叔说不定也给她当过模特儿呢。”

“她?这么说是个女人!”

“是的,在这儿已经住两年多了。”

“那她现在住在哪儿?”

“西区136号街222号,就在哈莱姆医院附近的那幢公寓里。她在这一带颇有些小名气,你一打听就找着了。”

肯没顾上道谢就从马里奥的房间跑了出去。他还不知道有个专门给哈莱姆区的人拍照的日本女摄影师,哈莱姆区是游客们拍照的好去处,旅游车经过这儿时,车窗里许多照相机的镜头都冲着这边。由于这里到处都有危险的提示,真正进到里面来拍照的人寥寥无几。

顶多不过是提个照相机到主街道上转一转,走到125号左右,那就够提心吊胆的。可这女人却长期住在这里,专门从事哈莱姆区摄影,竟然有这样的女摄影师,连最熟悉本地情况的肯也是头一回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