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死亡连载(第2/5页)

警方查看了摄像头拍下的影像资料,发现朱贵华和那卓姓女子进入房间后,只喝了宾馆提供的茶水,除此之外,再没有吃过任何东西。

如果那个女人要向朱贵华投毒,只能是将氰化钾投入茶水中。

可是经过化验,茶壶内剩余的茶水中,并未验出任何有毒物质。

而且那茶水卓姓女子也喝过,如果有毒,她一定也不能幸免。

最重要的是,在两个摄像头的全程监控下,并未发现那卓姓女子有半点可疑的投毒动作。

也就是说,朱贵华是在进入1209房间后被人投毒害死的,而投毒者却并不是跟他在一起的那名卓姓女子。

卓姓女子的嫌疑被排除之后,警方又调查了一些人,但并未找到任何有用的线索。后来因为城区有新的案子发生,警方只好先将此案放在一边。

想不到这一放,就是13年。

如果说《死亡连载》这篇小说,跟这桩案子情节上的相似,只是出于作者虚构的巧合,那小说与档案中对于死亡场景描写和记录的惊人相似,就绝对不是“巧合”两个字可以解释的了。

再看《死亡连载》这篇小说的作者,名字叫金田二,显然是从日本推理小说名家横沟正史笔下的侦探金田一这个名字变化而来的一个笔名。

难道是作者根据十多年前媒体对此案的一些报道和坊间传闻,虚构了这篇小说?

可是小说中那一段对死亡场景的描写,真实而细腻,没有身临其境亲自到过现场的人,是绝对写不出来的。

可是根据档案记录,到过案发现场的只有宾馆经理和那名发现死者的女服务员,还有那个电工,也可以通过摄像头观察到房间里的情况。

除此之外,就只有警方人员。难道这个写小说的金田二,就在这些人当中?

我继续查阅档案,忽然发现在侦查此案的刑警名单中,赫然有我们科长老范的名字。

我知道老范以前曾是咱们市局刑侦大队的大队长,后来不知道犯了什么错误,受到处分,才被贬到档案科的。

我忙跑去问老范。

老范听我说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老半天才对我说,这个案子他印象深刻。当时警方到达宾馆后,就立即封锁了现场,到过案发现场的,除了警察,的确只有两个人,外加一个用摄像头偷窥的电工。那个电工,在出了这个案子后不久,就得癌症死了。那个经理,在宾馆倒闭后出了国。而那个女服务员,只有小学文化,据说是托关系才招进宾馆的,就她那点水平,肯定不可能写小说。

我还不死心,问会不会是当时参与办案的警察同事写的呢?

老范把嘴一撇说,那帮家伙的底细我最清楚不过了,叫他们拿枪还行,但是叫他们拿笔杆子,却不是那块料。写个总结都写不好,哪会写小说?

我皱起眉头说,这就怪了,难道真如这个金田二所写的一样,案发当时,真有一个人拿着望远镜在远处偷窥1209房间里发生的一切?

岁月磨去了老范的棱角,他早已没有了当年做刑侦队长时的干劲,打个呵欠说不用多想了,你不是说那个金田二要在下一期杂志中揭示谜底吗?到时去买本杂志看看,不就什么都明白了。

经他这么一提醒,我突然想起来,我在女友家看到的那本《青阳》杂志是上个月出版的,按杂志的出版周期推算,本月的新杂志应该已经上市了。

我忙兴冲冲跑到书店,掏钱买了一本这个月出版的新一期《青阳》杂志,翻到连载栏目一看,却发现那篇《死亡连载》不见了,换了金田二的一个新长篇连载。栏目下有一行“编者按”:《死亡连载》因故停止连载,敬请关注着名本土推理作家金田二的推理新作。

我心里一沉,知道这其中必有蹊跷。

3

我决定见一见这篇《死亡连载》的作者金田二。

我找到了《青阳》杂志社一位姓张的女编辑。我以前那几篇小说,就是经她之手编发的,跟她也算是熟人了。

我是穿着便装去的,张编辑并不知道我读了警校,更不知道我当上了警察。

我只是以一个普通的金田二的粉丝的身份,请她把金田二的联系地址和电话告诉我。

张编辑是个热心人,说正好今晚我约了金田二到聚贤庄酒楼吃饭,顺便谈谈稿子。要不我带你一起去吧。

我自然求之不得。

傍晚时分,我坐张编辑的车来到了聚贤庄酒楼。

张编辑告诉我,金田二可是眼下国内最火的本土推理作家。

见了面,我才知道金田二只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小胖子。

等张编辑跟他谈完稿子后,我抓紧机会问他:“《死亡连载》这篇小说,真的是你写的吗?”

金田二听了满脸不高兴,瞪了我一眼说:“你这是什么意思?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我的每一篇小说,不论长短,都是我对着电脑一个字一个字码出来的。”

我又问:“那为什么《死亡连载》这部小说不再连载了呢?”

金田二说:“这部小说的结尾部分,我已基本完成。但本着对读者负责和精益求精的原则,我还想再好好打磨打磨,所以临时拿了另一篇小说顶上去。”

我听了,不再说话。

吃完饭后,大家起身离去。

走出酒店时,我对张编辑说我还想去附近的书店逛逛,就不坐她的车回去了。

等她驾车离开后,我立即折回酒店,截住了刚从洗手间出来的金田二,并向他出示了自己的警察证,然后沉着脸问:“金田二,我再问你一次,《死亡连载》这篇小说,到底是不是你写的?”

金田二吃了一惊,旋即宁定,说:“当然是我写的。”

我抓住他的手腕,轻轻一拧,这小子立即痛得变了脸色。

我将他拖到一边,说:“你这篇小说,有些细节涉及13年前发生的一宗疑案,没有亲历过这个案子的人,根本写不出来。而13年前,你还不过是一个十来岁的小屁孩而已。刚才因为张编辑在旁边,我给你留几分面子,就没有追问你。现在你还不肯说实话?”

金田二实在痛得受不了,忙哆嗦着说:“放手放手,我说我说。我成名之后,一年要出十来本书,哪里忙得过来?所以大部分稿子都是找枪手写的。这篇《死亡连载》,也是我在QQ上认识的一个枪手写了传给我,署上我的名字发表的。我按千字百元给他付稿酬,我自己从发表的稿费到出书的版税,大概能拿个千字四五百元,所以还有不少赚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