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67章 哇个屁(第2/3页)

“啊!”

文晏笑了好一会儿:“你现在真是国际明星了,到处都能被认出来了。”

“难道不是因为中国人满世界都是么?”季铭停下来,电影节期间,也是他的营业期。他一听,那边的女孩们就很自觉自发地赶紧跑过来了。

然后兔子眼女孩,一把从书包里掏了一本杂志出来。

中文的。

“《时尚芭莎》?”季铭有点意外:“你刚才国内过来啊?”

“没有没有,我是让国内的同学帮我买了寄过来的,这几天都放在书包了,没想到会碰到你,啊,太幸运了,太开心了。”兔子眼女孩是真兴奋,都快哽咽了:“季铭恭喜你电影票房大火啊,还要话剧也那么成功,你太厉害了。”

哈哈哈。

“谢谢你。”季铭一边儿给她签名,一边看这一期的《时尚芭莎》。

这是《芭莎》的九月刊,时尚界有一个讲法,叫金九银十,全年的刊物当中,九月的封面是最金贵的,十月次之,究竟为什么,也没人知道。一般来说,春夏时装周也在九十月份办,这个时间点,也许就是换季了要。

季铭蒙特利尔的行程结束之后,就要飞欧洲去米兰,看菲拉格慕的春夏秀,以及拍摄春夏的品牌宣传片。

这一回,菲格拉慕是把他真正地当成全球代言人用了。

九月的《芭莎》主题,和当初他上《芭莎男士》的话剧主题还不太一样,这一次毫无疑问是集中在电影、戛纳——“少年得意,谦谦季铭”,里头是他在戛纳的一些写真,以及对获奖,对争议的一些回答。

签完之后,季铭翻了翻,他自己也是第一次看到这个刊物,内页他这一部分的最后,是主编按。

“在采访季铭的整个过程中,这位年轻的新晋巨星,总是会温和地看着你的眼睛,并不闪避,也不会给你压力,更像是一种鼓励:你可以问任何你想要问的而不必担心鲁莽。

他也总是在微笑,即便碰到经纪人表示不便回答的问题,也会笑着歉疚地看看你。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你会感受到一种专注,不论那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可能仅仅是一些简单的了解,他也会真诚地给你答案,并且用眼神随时询问你,是否要说更多,或者已经可以了。

这是一个比我想象中更成熟,也更真诚的青年演员,或许也是如此,他才能够在这样一个,对青年演员来说相当艰难的时期,取得前所未有的,甚至一骑绝尘式的成就。

未见之前,你只觉得或许是他,见了之后,你才知道,获得这一切成绩的人,本该就是他。”

季铭笑了一下,主编还挺客气。

“喏。”

“我还有一本,可以——”

“行,”季铭点点头,给她在另一本上也签上了,签完了,对方才把剩下的话给说完。

“可以——送给你。”

“啊?”季铭递给她:“谢谢,不过不用,我就是之前还没看见,工作人员那边肯定有的,你自己留着吧。”

兔子眼高频率地点头:“加油哦。”

“好。”

耽搁了这么一会儿,回到酒店的时候,就看到王胜领着一个老外站在那儿等,一看到季铭,跟见到亲爹似的——没有这个秃头儿子。

对方自我介绍,是什么国际文化交流公司的老板,来意——想要接洽一下《末代皇帝》的海外巡演。

不知道怎么会直接找到季铭头上来了。

话剧的海外巡演,不是不可以做,就是很受限,因为话剧毕竟是语言艺术,也就是国内,包括港台地区,在国外的话,就一些华人比较多的国家和城市了,包括美加,也都是当地华人捧场,极少能有老外来看的,人家也听不懂,怎么看呢?百老汇到中国来巡演的,往往也都是音乐剧,听旋律,看看剧情还行,人家的话剧也是不来的。

“这事儿我管不了,您要是有想法的时候,可以联系中国京城人民艺术剧院。”

“哇哦,您的英语真的非常流利。”

哇个屁。

“谢谢。”

再说一句,哇个屁,我连法语的夸奖都听腻了。

把人还给王胜,让他们去搅屎去了,季铭跟文晏先回酒店里——大致上他也知道这个老外是干什么的,因为很多中国艺术团体都有服务华人华侨的这种精神,包括一些歌手,也有海外巡演的行程,再甚至相声,也都有海外的部分……老外应该就是做这个的,还是挺有商业头脑的嘛,全世界范围内的演出经纪,其实都不太景气,能别出机杼找到一条生财之道,值得尊敬。

硬是要得这个洋鬼子。

……

第二天,《遇仙降》在蒙特利尔放映,此时的《遇仙降》已经不是籍籍无名了,戛纳的评审团奖,季铭的特别表演奖,对于蒙特利尔的受众来说,都不是陌生的事情。

所以安排的是最大的放映厅,进场的时候队伍老长了,各种各样的肤色,华人的比例并不算非常多。

带着英法字幕的中国电影,看着就要国际化一点哈。

效果还是不错的,不管看没看懂,老外的掌声还是非常热情,交流环节,毫无疑问,季铭的法语又让很多本地人哇哦了,甚至有人在问,他是法国华人么?或者其它法语区华人?不然怎么这么地道?

“我来到蒙特利尔之后,听到太多善良的人,赞扬我的法语,哈哈。首先我确实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从来没有在其它语言环境中生活过,”季铭很虚假地说了点小花絮,别小看了花絮,媒体就最喜欢这个:“在我去戛纳之前,其实并不是懂太多的法语,我在戛纳,在法国感受到了非常浓郁的关于电影,关于艺术的气息,当然我也知道我将来到蒙特利尔,我很希望能有机会跟这里的人,没有障碍地交流我们对于电影的看法,所以那之后才开始学习法语。我是个语言天才,是么?哈哈哈。”

老外都给他竖大拇指:

“是的,天才。”

气氛好极了,大家都沉浸在一种互相追捧的欢快当中——之后白皮黄皮的乱骂,还是会骂的。

蒙特利尔的仪式感,真的和戛纳不太一样,没有那么强,不管是媒体、影评人、观众,大家都更散漫一点。《遇仙降》播出之后,还是翻译一块找了好一会儿,才大概齐地把各种反馈找全。

相较于季铭,反而是王胜比较关心一点。

他要卖片儿啊。

之前卖掉几个欧洲和亚洲的小国,大概也就是几十万欧元的收入,这回来,他希望把加国和美国都一块卖掉,国内的票房成绩,基本上不影响国外的卖价,最后的卖价由竞争者来定,假如能吸引到足够多感兴趣的片商,那么对方就会出一个可观的价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