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雷霆(第2/2页)

朱凌锶亲自跟他谈,“黄大人,若有心悔过,则留他一命,如何?”皇帝求情,该松口了吧。

黄燮说话,仍然不温不火,“皇上,您将吏治,交与老臣,这一条性命,便搭在这也无妨。”

“太*祖皇帝在时,贪银六十两,立杀之,剥其皮,以为傀儡,示众之。”

“皇上您既有决心,为何又在这种小事上犹豫不决?”

“黄燮入朝,是为悠悠万民,不蹈水火。若是对贪赃枉法之辈,有了体恤之心,那又置天下百姓的生计于何顾?”

他这话说得十分严厉了,仿佛皇帝和内阁,是包庇坏人,伤害百姓利益之辈。

朱凌锶被他一说,脸上有点发烧,深感自己觉悟还不够高。

如果是网络公开投票,要不要打击贪官污吏,对严重贪腐者处以极刑,他一定毫不犹豫点“是”。

可如今要他亲手,裁断许多人的性命,他只能说,生杀予夺的大权,也不是那么好用的。

隆嘉十七年,依旧日常感叹,做皇帝好难。

不能按着自己的喜好,任性而为。一发不可牵,牵之动全身,若是杀了尚启英一个人,接下来还有好些人,也要性命不保。可要是太在意人命,又会被说瞻前顾后,缺乏决断。

内阁中其他人,对尚启英的事,也同何烨一样态度。实在是大家,和气的日子过久了,忽然严刑峻法,便不太习惯。这一段时间,朝中诸人,都意气低沉,生怕那板子,不知什么时候,打到自己身上。

倒也不是说,这些官吏,一个清白的也无,只是人生在世,总有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尺子。从前总宽松着,如今骤然紧了,又没个过渡,便叫人有些,无所适从。

谢靖于此事上,想得最久。查案定罪,是刑部职责,黄燮不断检发大小官吏,算是帮了大忙,他本该感激不尽,又实在有些为难。

却是又把皇帝,推到他不愿干的事上了。

他正踌躇间,却见皇帝提了朱笔,一边叹气,一边在尚启英的名字上,打了个勾。

不由得在心中暗暗叹道,皇帝倒比他想的,更坚强许多。

在位十七年,朱凌锶知道,坐在龙椅上,想的做的,就都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儿了。

他不想的,皇帝要想,他不愿的,得看天下愿不愿。

是负担,是责任,也是,无可回避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