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第2/2页)

这流言其实是下人所说,与王妃无关,但陛下年纪渐长,这几年也多有疾病,又怎能听得了这样带着诅咒意味的话?然而若只是普通宫人所言,就令天子知道,也只是将人杖毙,再罚一罚掌宫务的德妃,只怕也未必动得了身居庶长、圣眷深厚的周王。

唯有将整个重华宫、景仁宫都牵扯进去,才能将此事闹大。

这句话传出重华宫当天,便被人颠倒因果,重新编了个故事,赫赫扬扬传得满宫皆是——

周王妃早年因嫌弃宋时未能考中状元,故而弃婚入宫,欲嫁个少年天子。如今却又因周王母家出事、地位不稳,而与周王情谊不穆,摔了周王亲自寻来给她的经卷。

贤妃在宫中听到这消息,只觉头痛如炸开,眼前一阵阵发黑。

她父亲马尚书还在家待罪,又怎么敢坐视这流言传开去?此事必须得先查清楚是何人所说,是否有人故意陷害,才好去御前应对。她急匆匆叫了总管太监,命他带着那听到流言的小内侍往景仁宫认人,务必将相关之人都查清楚,带往她这里处置。

可惜她知道这消息还是晚了一步,重华宫桓王妃那里也听到了这消息。

桓元娘自幼清高,曾与人订婚,退婚之后再嫁周王之事在心中都算得上污点,对周王一片忠贞更不容人玷污,听到这消息后气苦得几乎落泪。那句“要嫁少年天子”更是诛心之言,她忍耐不住这样的诋毁,当即扔下绣到一半的经页,命总管太监将传谣的人抓来。

在外头传这流言的人索不着,宫人倒是抓来了不少,叫太监、嬷嬷细细审了一阵,那些宫人便招承出确实有人说过此话,只是也都说不清当初是谁第一个说出这话。

桓元娘悲愤道:“是本王妃平素治宫太宽仁,纵得你们胆大妄为,敢这样污蔑我、周王与我的名声。今日若再不教训约束你们,这重华宫中哪还有半分何规矩可言!”

她便教人将满宫内侍、宫女聚在殿下,将那几名宫人绑到春凳上,当众打板子。

虽只是小板子,但当众受刑之辱却叫人难堪,重华宫中一时哭声震天。贤妃派来的太监卢重急急赶来时只见这般场景,也有些失措,连忙上去向王妃求情,说是贤妃娘娘要亲审这些人。

可宫人不能私自乘车,这些人都叫王妃打成这样子,又怎么能带去景仁宫?

桓元娘倒是无畏,神色坚毅地说:“本宫亦是依宫规处置的这些妄传流言之人,与母妃亲自料理是一般的。卢公公若不放心,我与公公一齐去向母妃分说此事。”

她自然要给贤妃面子,叫人暂停用刑,将这些人关进空屋子里待审,自己回去换了衣裳,重新妆饰,乘着辇随卢公公去往贤妃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