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第2/2页)

吃过早饭后,两人赶去镇上开店。

孙红梅是个行动派,上午趁着客人不多的空档期,连忙跑去邮局询问装电话的事。

得知真能装,只是要差不多八百块,心有些疼。

虽然拿得出这笔钱,但女儿马上要上大学,儿子还有一年也要考大学,她还想着买辆摩托车方便回家……每一处都是要花钱的。

她决定回去和丈夫商量下。

魏光亮听到要八百这么多,不是很愿意。

“两个孩子也只有寒暑假在家,去上学后家里就我们两个。我们大部分时间也都呆在铺子里,有什么事去邮局打电话也很方便。电话装在家里,那不是吃尘吗?”

这话听着很有道理,孙红梅却反驳他:“正是因为孩子开学后都不在家,这电话才更应该装上。”

她喝了口水,一字一字将自己的考虑说给丈夫听:“正是孩子出门在外,才更应该装部电话。他们在外头,想找个打电话的地方还是容易的。如果家里有电话,他们有什么事也可以立刻告诉我们。”

魏光亮呆住了,他没想到这层,妻子想到了。

他也想起一件事,大女儿刚去县城读书那会生了一场病,烧了好几天。因为没办法联系上他们,硬生生靠自己扛了过来。这事还是放假回来,一次聊天中不小心说出来的,不然这孩子还想瞒他们一辈子。

现在,二女儿马上也要去外地上学了,如果家里有电话,有什么事也可以及时告诉他们。还有阿彤,小儿子,以后想联系也方便多了。

想到这些,魏光亮也不心疼钱了,咬牙道:“装,这电话必须装。”

得了丈夫的支持,孙红梅更有底气了。

中午魏秀芝过来送饭,吃过饭后,孙红梅领着女儿来邮局,把报装电话的手续给办了。

魏秀芝没想到,这么多钱,母亲说花就花了出去。

酒铺的生意,是不是比她以为的要好啊?

也只可能是这样了,不然以母亲的性格,是不可能这样大手大脚的。

她真高兴,他们这个家真是肉眼可见越来越好了。

-

魏光亮家喜事连连,可把同村人羡慕坏了。

先是魏秀芝拿到了重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在镇上最大的饭馆摆了五桌。

陆老夫人和陆母发愁要送什么礼物才能显得庄重又不失实用的难题,被苏彤轻而易举解决。

不知道给什么的时候,红包解千愁。而且钱对这时候的魏家来说也最实用了。

升学宴结束没几天,邮局的人又来装电话,成为全村第一个装上电话的。

电话装好的那天,村里不少人都来他们家看。

不过是一部小小电话机,却让他们像看什么稀世宝物一样。

张桂花看着电话机,带了点讨好说:“红梅啊,你可真能干,电话说装就装上了。”

孙红梅一脸骄傲,并不因为这夸奖而故意谦虚。

她可不就是能干,同村其他人看她卖酒能挣钱,也有不少尝试酿了来卖的,却没有一个能卖起来。

要说方法,她也没有私藏,方法步骤也和大家一样,但酿出来的酒就是比其他人好喝。也许就是外甥女说的,所谓酿酒天赋吧。

趁着人走了不少,张桂花小声对孙红梅说:“红梅啊 ,你看哈,我们邻里邻居的,以后我如果有事,能不能借你家电话打一下啊?”

在装电话的时候孙红梅就想过这个问题,村里第一个装电话的,肯定免不了会有同村人借用的,当然也少不了想占便宜的。

她并没有压低声音,反而是将音量提高了几分,说:“当然可以,如果你有事想打电话,随时欢迎。”

说到这的时候,不仅张桂花两眼一亮,就连其他还没离开的人,也都听得两眼发光。

“不过。”孙红梅话锋一转,更大声说到:“亲兄弟明算账,电话打出去都是要给邮局钱的,你们要想借电话打也可以,五毛钱一次。”

张桂花脸上的笑容瞬间瘪了下去,尴尬笑了笑离开了。

人家也说的对,他们也是要每个月给邮局钱的。

看热闹的人慢慢离去,魏光亮家那才装好半天的电话,突然响了。

悦耳的电话铃声,响彻整个魏家院子。

魏家人都不约而同想到,一定是在市里的苏彤打回来的,争着抢着要接第一个电话。

孙红梅重重咳了声,魏光亮和两个孩子收回了抢着拿话筒的手,给这个家居功至伟的功臣让出一条道。

第一个电话,当然得留给她来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