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第2/3页)

“不行,这太危险了。”

崔莘海调了五万兵马来控制离宫,程彦只带一百人过去,这分明是去送死。

袁行道:“英王临走之前,千叮咛万嘱咐,要属下一定保护好翁主的安全。若翁主出了意外,属下有何颜面去见英王?”

程彦指了指夜幕中的烟花,道:“看到了吗?今夜不想崔莘海成功的,不止咱们这些人。”

世家们哪是这般好相与的角色?

他们根本无法容忍崔家坐大,崔家一旦得势,必会打压他们这些世家,而崔家失势,崔家现在霸占着的这些官职,还不是任由他们瓜分?

更何况,现在的天子李泓仁善,对他们手下的勾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太子李承璋可不是这般好糊弄的,他们更愿意捧一个算不得精明的李泓做皇帝。

在出发前,他们便选了极心腹之人伪装成侍从一同来了钧山,只待程彦点燃信号,便会汇集在一处,向崔家发起攻势。

程彦的声音刚落,朝臣们居住的院子传来一阵骚动。

程彦道:“保护好我舅舅。”

“至于其他人,你可便宜行事,出了事,由我担着。”

袁行只得带兵走小道去千秋殿找李泓。

程彦在卫士们的护卫与世家们汇合。

华阴杨氏、武阳薛氏、汝南袁氏、荥泽郑氏,甚至多年不曾在华京掀起风浪的兰陵萧氏与琅琊颜氏都来了人。

这些世家带的人并不算多,故而也不曾引起崔莘海的注意,但这些世家带的人聚在一处,便是一支可观的力量了。

虽不能与崔莘海的五万兵马相比,但也能利用地形托住兵马,让袁行救出李泓。

只要李泓被救出来,崔莘海再多的兵马也无用了——臣子弑君是株连九族的大罪。

程彦分配任务,让世家们虚张声势去攻打各个宫门。

崔莘海做贼心虚,又不知他们究竟来了多少人,必然阵脚大乱。

.......

千秋殿。

李泓重重把吴皇后塞到他手里的狼毫仍在地上,怒道:“你们这是谋逆犯上!”

吴皇后又取来一支笔,放在案边,柔声劝道:“陛下,这大夏万里江山,你不交给璋儿,又能交给谁呢?”

“老三性子跳脱,做事全凭个人喜好,老五文弱,难当重任,老六早年便被谢家女伤了身子,老七太小,薛妃生的老八还是一个奶娃娃。陛下,您只有璋儿一个选择。”

李泓道:“朕从未想过要将皇位交给其他人。”

他虽不喜李承璋的忘恩狠辣,可这并不是衡量天子的标准,如今他宠薛妃也好,宠老八也罢,不过是想给李承璋与一个教训,他并非李承璋一个选择。

身为天子,若不仁善御下,哪有人会替你卖命?

更何况,李承璋身后并无强势母族作为依靠,崔家更是狼子野心不可信,李承璋若再行事狠绝,必然尽失人心,成为崔家手中的傀儡。

吴皇后道:“既然如此,陛下便写了这诏书吧。”

李泓冷声道:“可朕也不曾想过,要这个时候传位于他。”

“这天下,终究是朕的天下,朕不给的东西,你抢不走。”

吴皇后脸色微变,崔莘海眉头微皱,对吴皇后使了个眼色。

李泓眸色一沉,道:“怎么,你们难道还想弑君不成?”

崔莘海道:“臣不敢,只是陛下近日大喜大悲,一时身体有恙,无法处理朝政,要太子监国也是有的。”

李泓道:“崔莘海,朕待你不薄。”

崔莘海垂眸道:“陛下,身为天子,最不需要的,便是善良。”

“您的心,太软了。”

李泓哑然,慢慢合上眼。

吴皇后把案上的笔重新塞回李泓手中。

然而就在这时,殿外突然传来一阵嘈杂的声音,崔莘海与吴皇后对视一眼,走出殿外询问原因。

崔振波抱拳道:“不知从哪来的人,正在攻打各处宫门。”

崔莘海眉头微皱,道:“长公主远在千里之外,不可能回援的,许清源倒是离得近,听族里的人讲,他最近兵马调动频繁——”

说到这,崔莘海话音一顿,目光骤冷,道:“你带兵顶住,他们这是谋逆之举想篡位!”

崔振波看了一眼崔莘海,应声而去。

刚转过身,又被崔莘海叫住了。

崔莘海道:“你且等一等,我拿件东西给你。”

崔振波止住脚步。

崔莘海走进殿,从剑匣上取下李泓的天子佩剑。

李泓脸色微变,吴皇后也是一怔,忙道:“太傅不可。”

崔莘海眼睛轻眯,拿着佩剑出殿,交给崔振波,道:“天子宝剑,无论来人是谁,只管斩了便是!”

崔振波双手捧着佩剑,转身大步离去。

崔莘海怕崔振波的人支撑不住,把千秋殿的卫士们也派出去大半。

卫士们走后,千秋殿越发寂静,崔莘海向身边侍从交代两句,侍从垂首退下。

不多会儿,侍从捧来一碗参汤,问道:“此事可告知太子殿下一声?”

崔莘海此时正在看夜幕中的星河,听到侍从的声音,方转过身,略检查一番参汤,叹息道:“我们今日为太子留一条后路,他日太子也会保全崔家。”

侍从大惊失色,捧着参汤的手指不住发抖,道:“太傅......”

太傅这句话,便是没有十全把握了。

崔莘海接过参汤,道:“你下去吧,我在老地方给你准备了银子,以后莫在华京城出现了。”

侍从扑通一声跪在崔莘海面前。

崔莘海摆摆手,道:“去吧。”

“千刀万剐之事,我一人来做便够了。”

崔莘海入殿,遣退殿内所有的侍从。

李泓看到崔莘海端着的参汤,长叹一声,身体慢慢向后歪去。

吴皇后脸色大变,忙去拦崔莘海,道:“太傅不可,陛下毕竟是天子,只要陛下写了退位诏书,便让陛下与我在离宫过残生吧。”

“我一定好好看住陛下,绝不给太傅添麻烦。”

崔莘海冷眼打量着吴皇后,道:“皇后娘娘,太子殿下,还是陛下,您只能选一个。”

崔莘海的声音刚落,外面传来兵士们的喊杀声。

吴皇后身体剧烈颤抖着,崔莘海扯出被她拽住的衣袖,向李泓走去。

李泓见此笑了起来,道:“让朕猜猜,外面是谁来了。”

崔莘海走到李泓面前,扣住李泓下巴,把碗里的参汤直灌给李泓。

李泓虽然保养得当,但到底不如崔莘海郎官入仕,又曾在边疆厮杀多年的身强体壮,被崔莘海制住,死命挣扎着。

吴皇后不敢去看,伏地大哭起来。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关头,偏殿突然传来一声轻响,随后是战靴踩在地板上的闷沉声音。

袁行带着一队卫士冲出偏殿,直往正殿而去,看崔莘海正在灌李泓毒药,忙抽出腰间佩剑掷向崔莘海的胳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