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第3/3页)

长剑擦着崔莘海的胳膊直/插在屏风上,崔莘海吃痛,手里的药碗掉在地上,摔成无数碎片。

李泓捂着胸口不住咳嗽着,艰难喊道:“护驾,护驾!”

崔莘海抽出屏风上的长剑,横在李泓脖子处,冷声道:“你们谁敢上前?!”

袁行止住了脚步,不敢再向前。

吴皇后被殿中突然发生的变动吓得忘了哭。

崔莘海见袁行带的人并不多,不禁大笑出声,道:“调虎离山之计?”

“看来攻打宫门之人,并非许清源之兵。”

须臾之间,崔莘海明白了形势,对袁行道:“袁行,你出身汝南袁家,世家子弟,清贵之后,如今跟随程彦,又能得什么好?她容不下任何世家,今日不过是挑唆我们众多世家自相残杀,她坐享渔翁之利。”

“我崔家倒了,你以为袁家便能好吗?大错特错!”

“你仔细想一想,她这些时日是不是在打听今年各地送来的卫士?她是想让家世清白出身寒族之人补我崔家的空缺,而并非你袁家!”

袁行剑眉微蹙。

........

崔振波立在城楼上,看到宫门外一队卫士身着明光镜铠,护着中间之人,思索片刻,寻了个借口说其他宫门战事更为吃紧,让崔莘海的人去支援其他地方。

崔莘海的人被宫门下喊打喊杀的人闹得头疼,不曾多想,便辞别崔振波而去。

等这些人走远了,崔振波下了城楼,打开宫门,放程彦进来。

程彦纵马而行,问道:“天子何在?”

崔振波道:“在千秋殿,崔莘海不许末将入内,故而末将不知天子安危。”

程彦秀眉微蹙,一扬马鞭,加快速度向千秋殿疾驰。

此时的千秋殿,袁行与崔莘海仍在僵持着。

李承璋居住的宫殿紧挨着千秋殿,千秋殿迟迟没有传来消息,他思来想去,换上战甲,走出宫门。

刚走出们,便被门口的卫士拦住了,卫士道:“今夜外面不太平,太子殿下还是留在殿里为好。”

李承璋并不答话,抽剑将拦路的卫士的脑袋砍下。

卫士的脑袋骨碌碌滚下台阶,院内巡逻的卫士皆是一惊,李承璋朗声道:“太傅谋逆,囚禁父皇,儿郎们,随孤前去解救父皇,将此逆贼诛杀于殿前!”

院子的人有一部分是崔莘海的人,另外一部分是李承璋的心腹,见李承璋如此,纷纷拔剑,战成一团。

李承璋趁乱冲了出去,连劈带砍重进千秋殿。

“父皇!”

李承璋高呼。

崔莘海手指微抖。

还是走上了这条路。

李承璋对犹豫不决的袁行道:“还在等什么?快将逆贼速速拿下!”

袁行抬眉看了一眼李承璋,道:“可是陛下.......”

李承璋斟酌片刻,把剑横在自己脖子上,一步步走向崔莘海,道:“放了父皇,孤做你手中人质。”

吴皇后脸色微变,连忙去拦李承璋,道:“璋儿不可。”

李泓也是一怔。

他一直觉得这个儿子刻薄寡恩,心无善念,今日崔太傅逼宫,必是与李承璋合谋的,可现在看来,似乎并不是这么一回事。

李承璋眸色幽深,崔莘海面色明明暗暗。

李承璋离崔莘海越来越近,眼睛轻眯,道:“太傅还在等什么?”

马蹄声传来,隐约夹杂着程彦清脆的声音。

李承璋步步紧逼,道:“外面的宫门已经破了,你已经没有其他路可走了,拿孤出城,是你唯一的选择。”

崔莘海手指微颤,大笑出声:“当真是我教出来的好太子!”

“太子殿下,前途路远,你!好自为之......”

崔莘海说完这句话,反转剑锋,送入自己腹中。

鲜血溅了李泓一脸,崔莘海的身体重重倒在地上。

李承璋连忙上前去扶李泓,关心问道:“父皇,您没事吧?”

李泓胡乱擦着脸上的鲜血,道:“你怎么来了?”

李承璋看了地上崔莘海的尸首,道:“他将儿臣囚禁在宫殿,不许儿臣来千秋殿,儿臣便知千秋殿有变,一路冲杀而来。”

“还好,父皇无恙,若是不然,儿臣只怕跳进黄河洗不清这一身污水了。”

程彦冲进殿,看到的就是这一幕,不由得向袁行投以询问目光。

袁行摊了摊手,表示自己也不知道李承璋是如何冲进来的。

他刚才全部的注意力全在崔莘海架在李泓脖子上的利剑,哪里顾得了李承璋?

程彦上前问道:“舅舅,您没事吧?”

李泓见程彦带人过来,这才松了一口气,道:“朕无事。”

目光一转,发现程彦身后之人是崔振波,不免又提起了心,道:“他......”

崔振波连忙跪下,道:“末将万不敢做谋逆之事。”

程彦道:“他并非崔莘海的同党,不过母亲在崔莘海手中,身不由己罢了。”

“此时若非他打开宫门,只怕我现在还被人拦在外面进不来。”

李泓长舒一口气,袁行带来的卫士们伺候李泓去内殿宽衣梳洗。

崔莘海已死,外面的叛乱很快被平息,跟随崔莘海谋逆的人被崔振波一个个揪出来,下入死牢。

崔家既倒,朝中出现许多空缺,程彦正欲安插自己的人进去,却发现早有世家的人暗中顶上。

与崔莘海一同策划的李承璋,仅仅被废去太子之位,幽禁宫殿不许出,并未伤及性命,至于吴皇后,不过是交出凤印,罢黜管理六宫之权,两人并未伤及根本。

崔家的嫡子崔元锐,早早去了边塞送粮食,将此事摘得一干二净。

程彦揉了揉眉心。

她策划了这么一大场,到头来不过只倒了一个崔莘海,略占了几个职位而已,与她原本设想的崔家完全垮台,她看中的人占去大半崔家的位置,剩下的再是世家平分的局面相差太多。

程彦去找李斯年。

李斯年此时在钧山观星台上。

满天星光洒在他身上,他微抬头,看着天边星象。

程彦抽出忍冬腰间佩剑,长剑指向李斯年,冷声道:“李斯年,你别以为我不敢杀你。”

她算了一切,唯独没算到李斯年会暗中帮了崔家、帮了李承璋一把。

李斯年淡淡道:“天下无翁主不敢杀之人。”

忍冬皱眉道:“李斯年,翁主待你不薄。”

原本可以将崔家一网打尽,可以将世家把持朝政的局面拨乱反正,继而一鼓作气整顿政务,举全国之力抗击北狄,可现在,仍要与其他世家纠缠不休。

出重兵围击北狄,更是遥不可及。

李斯年并没有回头,映着星光的背影清瘦,平静道:“崔家已是丧家之犬,多几个如我一般苟延残喘之人,对翁主有甚么影响?”

“小翁主,你从未信过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