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第4/4页)

何春丽揉了揉眉头:“我现在一天到晚都是事,哪有空管这个,再说厂里的车子是拿来给各地客户送货的。”

何父说:“总有空闲的时候吧?空在那儿放着也是浪费,开出去还能赚点钱。不然这个事可是你让建新揽的,建新那边摆不平,村里人肯定会闹。闹我们就算了,万一他们那群老老小小,跑到你这厂子里来闹事怎么办?”

“他们敢!我请了保安!”何春丽色厉内荏地说。

何父撇嘴:“就你那一两个保安顶什么事。杨树村的人有多野蛮多不讲理你又不是不知道!”

关键是这事他们理亏,说哪儿去都不占理。

何春丽反复衡量了一番,承认何父说的也有一定的道理,不处理这些小龙虾,肯定会把村民往死里得罪,若是运到省城去卖了,扣除本钱,多少还能赚一些。

做生意嘛,有得赚就行,多少是钱。

“好吧,你回去跟他们商量好,明天我跟胡安说,让他带着人把车子开到乡下,将小龙虾运到省城去卖。省城那边人口多,也比较有钱,吃掉这些小龙虾应该还是可以的。”何春丽终于松了口。

等胡安晚上回来,她就把这事跟胡安说了。

不过何春丽说话的时候用了点技巧,没说是自己哥哥惹了事摆不平让胡安去收拾烂摊子。而是说胡安怎么着也是杨树村的人,帮他们解决了难题也能赚点钱,以后村子里人肯定会对他改观,感恩戴德。

胡安本来就喜欢被人捧着,上次衣锦还乡被村民们无视,堂伯堂叔都不搭理他,都向着林老实那个农民。这次能趾高气扬的回去,找回场子,他焉有不答应的道理。

于是第二天下午,他就雄赳赳气昂昂地带着人开着车回了村里。

果然,这次村里人对他的态度大不一样。村长笑呵呵地把他们请进屋,桌子上摆了六菜一汤,还有一瓶白酒。旁边的村民见了他也都笑盈盈的,把他当贵客招待。

“今晚你们在这儿歇歇,咱们连夜捕虾,弄好了,明天一大清早,你们就出发。”村长已经安排妥当。

省城比较远,有差不多两百里,就是开大货车也得开个三四个小时,为了赶上省城的早市,凌晨两三点就得出发。

胡安吃了饭喝了酒,又跟特意来找他的村民聊了会天,享受了一番这种众星捧月的感觉,等天黑了才去睡觉。

而杨树村的村民们则打着手电筒去连夜捕捞小龙虾,装进竹筐里,称好,抬上车。

胡安开来的是一辆蓝色的东风卡车,载重五吨,也就是一万斤。

去一趟省城不容易,好不容易弄来这么一辆卡车,村民们尽可能地多捕虾,最后捕了一百亩水田,七千多斤小龙虾,全装进了车子里。一个又一个的竹筐,码得整整齐齐的,三四层高,看起来很是壮观。

胡安三点多带着司机和几个跟车的过来,爬上车子,驾驶座坐不下,余下的三四个大汉就坐到了车顶上。村长本来还想让大勇几个跟着去省城帮忙的,看没位置了,只能作罢。

东风卡车雄赳赳气昂昂地开出了村子里。

辛苦了一晚上的村民也收拾东西准备回去睡觉了。走了几步发现池塘边有微弱的灯光亮起,同时还有水声传来。

莫非是偷鱼的?村长带头,大家拿着手电筒赶紧跑了过去,走近了才发现,原来是林老实兄弟俩。

兄弟俩都站在水里,拿着一张网在捕鱼,岸边放了几个盛了一半水的水桶。

“阿实,你们这是捕鱼呢?”村长问道。

林老实点头,一边忙活一边说:“嗯,要去县城一趟,得赶早,不然太阳出来了,天太热,鱼容易死。”

“阿实哥,我们来帮你吧。”大勇挽起了刚放下的裤腿就想下塘。

林老实赶紧制止了他:“不用,自行车带不了多少,把这一网拉上去就差不多了,你就别又把裤子打湿了。”

村民们恍然大悟,卖虾用了拖拉机,所以林老实只能用自行车少量少量地把鱼运进城里卖。

自行车一次顶多载一两百斤,这得到什么时候。村长好心说:“阿实,要不多打捞一点,明天你把鱼放在拖拉机上,跟着大勇他们一起去市场。”

林老实婉拒了:“谢谢阿叔,不过我明天要跑好多个地方,不去菜市场,骑着自行车更方便。”

说话间,兄弟俩已经将网拉了上来,肥肥白白的鱼在网中翻滚挣扎。

铁的事实摆在面前,原先还有些怀疑林老实只是以捕鱼为借口推脱的村民现在也没话说了。大家纷纷吃惊地望着网里的鱼,这些鱼好大,跟平时放养了一年的差不多大,就连村长的注意力也被鱼给吸引走了,完全忘了先前的问题。

林老实翻开网,从里面抓起鱼,掂了掂,三斤以上的他都丢进网里,一斤多两斤多的,他又全抛回了水里,选了一圈,凑了两桶。然后在大勇他们的帮忙下,把水桶绑到了自行车上,一边一个,正好平衡。

“我说阿实,你一次就载这么点鱼进城去卖啊?那你这鱼塘里的鱼到过年都卖不完吧?”有村民不赞同地说。

就两只桶,里面还盛了半桶水,算起来鱼恐怕只有几十斤。村民们也搞不懂林老实在想什么,明明鱼塘里还有不少大鱼,完全可以捕捞了。

林老实把挽得高高的裤腿放下,坐到了自行车上,笑着摇头说:“不是,这些鱼不卖,我拿去送人的!”

送人?林家又没亲戚在城里,这么多鱼送给谁啊?村民们心里都泛起了嘀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