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第2/2页)

明苏迟疑了一会儿,才道:“你记不记得去年有一回,我问你事成之后你要什么,你说要一个后位。”

郑宓自然记得,那时明苏还不知道她就是郑宓,她们还未相认,却已一同谋划着要争皇位,她目色柔和下来:“我要的你已给了我。”

“你当时指的分明不是太后之位,而是……”明苏急声道,还未说完,便被郑宓打断了:“当时与眼下不同,当时说那话是为了试探你的心意,也是为了将我的心意剖白与你。”

明苏沉默下来,回想起当时的处境。

郑宓也缓下声:“那会儿,我一边想着你多半恨透了我,一边又忍不住靠近你,想再得你的喜欢,至于后位不后位的,并不打紧。”

“那即便那时并不在意,眼下也不能不想想了。”明苏说道,若不是她此前一直自困于李槐之事,太上皇又突然驾崩了,此事早该与阿宓谈一谈了。

相较于她的严肃,郑宓倒是轻松多了:“我在意的是我在你心中是何名分,你视我为妻,那我便是你的妻子,皇后还是太后,没什么分别。

再且,经历了这么多风风雨雨,我更想要安稳平静的日子。”

若是要争名分,势必还会引起一场轩然大波。

她话语间有劝明苏算了的意思。

明苏望着她没有说话,神色却越发地凝重起来,过了好一会儿,她低敛了眼眸,看着棋盘上那一枚枚黑白分明的棋子,低声道:“要平稳安静的日子吗?”

她声音里带了几分思忖,心里想的是怎样算是平稳安静。

片刻,她似有所得,弯了下唇角:“我知道应当如何行事了。”

她说完,眼角便微微地舒展开,方才面上那些许凝重之意便都散了,神色间已全然是一派沉稳从容,仿佛一切都稳稳地掌控在她手里。

“阿宓想要什么,我就也想要什么。”她镇定说道,“平稳会有,安静也会有,你放心就是。”

她这般笃定又恍然大悟的模样,倒让郑宓好奇她悟出了什么,正要问,玄过在殿外突然出声,高声禀道:“陛下,宗正卿求见。”

明苏皱了下眉,与郑宓道:“多半是来为平江王世子求情的,我去见见他,你先回去,晚上我再去见你。”

郑宓原是来寻她一同用晚膳,但瞧这样子,多半是得磨蹭上些时候,她在后殿等着,难免让明苏分心,不如就先回去。郑宓便起身道:“也好”。

她出了垂拱殿,天色还亮堂,路上便顺道去看明申。

明申与他的母妃顺太妃同住,所居宫殿距慈明殿不远,不多久,便到了。

顺太妃听闻太后来了,自是赶出来迎驾。

“我来看看明申。”郑宓笑着道。

这位太后年轻得很,顺太妃却不敢有丝毫怠慢,在她身边笑着道:“明申今日不知怎么跑去文澜殿寻了几本书回来,这会儿正在自己殿中看呢,娘娘稍候,臣妾令人召他来。”

明申还未进学,平日里也只她偶尔念书与他听,字学得不多,要将一本书通读下来,恐怕有些吃力。郑宓来了些兴致:“不必召他,我去看看。”

她这般说了,顺太妃自不敢违拗,陪着她去了。

到了明申所居的偏殿,果真见他坐在窗下看书,他手里捧著书,伏在案上,一个字一个字全神贯注地看。郑宓远远地停下了,只是望着,不再走近。

她想起明苏当年也是这样专注地读书习字,她也喜欢文澜殿,时常跑去那里待着,有时忘了时辰,姑母传了晚膳,久候她不至,一面叹息着怎么会有这般爱读书的孩子,一面派人去唤她回来。

若恰巧她在宫里,便会将这差使接过来,亲自去文澜殿寻明苏。

有一回,她如往常一般去寻她。

那是个夏日,白昼极长,明苏坐在一临风处,捧着本书,看得极为入神,连她来了都不知道。

她轻轻地拍了下明苏的肩,明苏被惊得一颤,睁大了眼睛仰头看,见是她,她立即便眼眸弯弯地笑:“阿宓,你怎么来了?母后令你来唤我吗?”

她挨着明苏身边坐下,一面点头道:“你又忘了时辰,姑母都等急了。”一面朝她手里看,“是什么书?你看得如此入神。”

明苏啪地把书合上了,神色间有些赧然,也不敢看她,含糊道:“随手拿的闲书,你别看。”

她这般,反倒让郑宓好奇了,她探过身去,手捏著书的边缘,就着明苏手里看了眼封面,只见封面上写着“阑珊记”。

阑珊记,郑宓在心中默念了遍,她也不曾看过,不知是什么书。

“是话本。”明苏看出她的疑惑,轻轻说道。

郑宓一愣,抬头望向她,明苏脸上通红的,目光游移,不敢看她,郑宓突然灵光一现,明白了,她的脸也跟着微微地红了,捏著书角的手也忙松开。

民间的落第书生爱写风月故事,这些故事描绘的多是些风花雪月的情、事,大人们素来是严厉禁止,不许她们看的。

郑宓虽比明苏大一些,平日里也碰不到这样的话本。

但哪个少年没些好奇?大人们越是禁,便越令人好奇。

久而久之,禁忌非但是禁忌,还颇添了些旖旎之色,使得小孩们光是提起都禁不住脸红心跳。

一阵清风吹来,卷起微微的凉意。

明苏脸都红透了,她本就老实,行事温和有礼,向来为人称道。眼下偶尔做件出格的,还被抓了个正着。

她不安地抓着郑宓的衣袖,结结巴巴地哀求道:“姐姐……”

郑宓原是与她一般羞赧,见她竟如此青涩,心虚得连句哀求的话都说不全,她的羞赧不知怎么就消了,温声道:“我不说出去。”

明苏松了口气的样子,点了点头,感激地望着她:“谢谢姐姐。”

她的模样甚是俊秀,唇红齿白,眉目温润,平日里皆是端方君子的模样。

而此时,她仍维持着她的知书达理,脸颊与耳根却都红得厉害,像个初入红尘的小和尚。

郑宓心一动,没有被这风花雪月的话本蛊惑,却被明苏的模样扰动了心池。

她轻轻地问道:“好不好看?”

明苏刚放下的心一下子又高高地提起来,睁大了眼睛望着郑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