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第4/5页)

“徐胜铸刀有功,合该重赏。但此等铸刀之术,暂且不可让旁人知晓。”

他环顾在场几人,面色郑重:“今日之事,你等必须守口如瓶,可记住了?”

在场之人,霍延、李树、冯二笔、徐胜,皆无异议。

没人是傻子,这样的绝世宝刀,怎能轻易传扬出去呢?

楼喻挥退其余人,留下徐胜。

“你做得很好。”

徐胜激动跪地大拜:“多谢殿下恩赐!”

楼喻笑了笑,“如今你已掌握铸造绝技,可愿继续为我做事?”

徐胜毫不犹豫:“甘为殿下驱使!”

“这些时日辛苦你了,你先回去休息,之后有更重要的事情交给你去做。”

徐胜目光炯然,“是!”

楼喻踏出窑炉,遥望壮阔苍穹,一片晴空万里。

是个挖土豆的好天气。

*

土豆生长过程中,楼喻时不时会来看一眼。

从开花到结果,他等了近半年时间,终于等来一筐筐可爱的土豆。

脑子里立马冒出酸辣土豆丝、土豆炖牛肉、青椒土豆丝、土豆泥等一系列美味佳肴。

在楼喻心里,土豆是永远滴神!

庄户们在楼喻交待下,小心挖出土豆,放入竹筐里。

田野间众人干得热火朝天,一筐又一筐的土豆被运往仓库保管起来。

这次产出不少,楼喻分出一部分用来做菜,剩下的留待做种。

除他以外,其余人都不知土豆为何物,也不知土豆怎么烧制。

楼喻只好亲自动手。

“殿下,这种事怎能劳您动手?”冯二笔一脸心疼,“不如您教奴做。”

楼喻许久未下过厨,还有点手痒,闻言道:“你若无事,去叫霍延、李树、杨先生他们来,等出锅后,大家伙儿都可尝尝。”

大盛禁杀耕牛,猪又没有绝育过,楼喻退而求其次,宰了一只鸡。

李树甫一入院,便觉口舌生津,食指大动。

他扭头对霍延道:“殿下真好,厨子做了好菜,不忘叫咱们一起吃。”

霍延不置可否,但从其神情来看,自是赞同的。

两人刚至主厅,迎面碰上楼喻。

楼喻衣袖卷至臂弯,亲自端着一大盆香喷喷的菜来,见到两人,笑着招呼他们坐下:

“今日从地里收了些土豆,特意做了一道菜,叫你们过来尝尝鲜。”

大盛香料没有现代精细,楼喻拿不出以前的厨艺,只能将就着糊弄一下。

可单单这浓香,已经让大家眼睛发绿了。

“殿下得了什么佳肴,”杨广怀一袭青衣广袖,飘飘然走进,“确实香气四溢。”

楼喻笑道:“你们不去自备碗筷,等着我伺候?”

“殿下,奴去备。”冯二笔迅速跑去厨房拿了四副餐具。

他跟在楼喻身边久了,很清楚楼喻对这三人的看重。

日后若是起事,霍延三人立下功劳,更将平步青云。

冯二笔是想跟他们交好。反正他也是要替殿下拿的,顺便而已。

其余三人郑重道谢。

楼喻挑了下眉:“怎么少了一副?”

“没有啊。”冯二笔纳闷。

杨广怀含笑道:“冯大人是不是忘了给自己准备?”

冯大人?

冯二笔一愣,这是在叫他?他也能被人称为“大人”?

楼喻笑推他,“要不我替冯大人去取?”

冯二笔岂敢让殿下伺候他?忙不迭取了一副碗筷过来。

一切准备就绪。

楼喻笑眯眯地揭开盖子,浓郁的香味扑面而来,他心心念念好几个月的土豆,终于可以吃到啦!

李树最实诚:“真香!”

楼喻就喜欢实诚人,率先给他舀了一勺。

实诚汉子一点不嫌烫,直直往嘴里塞。

他先吃的鸡肉,入口只觉肉质滑嫩鲜美之极,可惜肉太少,他还没尝够就没了。

见碗里只剩下几块淡黄色的土豆,他遗憾地夹起土豆放进嘴里。

软软糯糯,入口即化,还带着点独特的清香。

这也太好吃了吧!

他红着眼看向楼喻:“殿下,这就是您种出来的土豆?!真好吃!”

然而没人理会他,都忙着品尝珍馐呢。

土豆的清甜软糯在口中爆开,楼喻闭上眼细细品味,眼角眉梢盈满幸福的笑意。

虽然做得远不如现代,可对于吃腻大盛饭食的他来说,简直不啻于顶级美味。

霍延对食物向来不讲究,也不由被这道菜俘获。

除了觉得好吃,他比李树多了个发现。

这个土豆颇有饱腹之感,而且似乎比小麦好伺候,若是能广泛种植,定能为大盛百姓减轻饥荒。

霍延不禁看向楼喻。

少年世子一身布衣,袖子随意地卷至臂弯,失了几分平日的庄重,却又多了几分洒脱不羁。

一个念头忽然涌现,霍延着实惊了一下。

他想起刚入院时,楼喻是亲自端着菜过来的。

难道这道菜是楼喻亲自做的?

霍延不由失笑,这副面孔下的那位,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他仿佛什么都懂,什么都会。

他的见识极为广博,不仅知晓土豆种植之法,还能教授工匠制出水泥。

更甚至,徐胜铸造出的那柄绝世宝刀,也是出自他手吧?

倘若真的是一体双魂,那这位世子也不过十四岁,他到底是如何通晓这些道理的?

越是相处,霍延对这位世子便越是好奇。

“殿下,您可是聘了新厨子?”杨广怀意犹未尽道,“这道菜与以往大有不同。”

冯二笔立刻道:“什么新厨子?这是殿下亲自下厨做的!”

能吃到殿下亲手做的菜,是他们的福气!

霍延方才已有所猜测,闻言不觉惊讶,只是唇角微扬。

倒是李树和杨广怀,一个瞪大眼珠子,一个惊愕无言半晌。

“怎么?”楼喻笑问,“我做菜就那么奇怪吗?”

李树瞅瞅他细嫩如瓷的手,又瞧瞧他纤长白皙的手臂,由衷道:“殿下,不是奇怪,是不敢置信。”

“殿下精通庖厨一道,是杨某万万没想到的,殿下大才。”杨广怀也感慨一声。

冯二笔与有荣焉:“殿下睿智聪慧,做个菜不过小意思。”

“行了,”楼喻哭笑不得,“吃完咱们说正事儿。”

四人放下碗筷,正襟危坐。

楼喻道:“吃也吃了,都谈谈感想。”

他点名优等生:“先生先来。”

杨广怀拱手道:“此物味美,烹饪后软糯易化,老少皆宜,实为佳品,若是能广泛种植,或能减轻庆州粮食压力。”

李树紧接着附和:“属下也这么想!殿下,咱们多种点土豆吧!”

最后到霍延。

霍延目光与楼喻撞上,未曾回避,只问:“此物可耐储?”

“冬日可贮存两到三月,若是皮肉发青,一旦食用会有中毒风险,发了芽的更不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