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第4/5页)

“……”

城中传言甚嚣尘上,楼喻却成天忙得不见人影。

他天天往窑炉里钻,连冯二笔都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还是庆王妃逮住他一次,心疼他每天钻那些个火烧火燎的窑炉。

楼喻只好解释:“下旬就要出发去京城贺寿,我得准备点贺礼啊。”

庆王妃道:“贺礼娘来备,不用你操心。”

“陛下和娘娘什么宝物没见过?我想备点新鲜的。”

“什么新鲜的?”

楼喻眨眨眼,“等烧出来娘就知道了,娘也有哦。”

他在窑中待了这么些天,终于成功烧出了玻璃。

本想做玻璃镜,但银镜反应需要不少化学试剂,他目前还没办法全部搞出来,遂退而求其次,用玻璃做其它好玩的出来。

一是万花筒,当做新鲜的玩物放在贺礼中;二是望远镜,这个当然秘密留着自己用。

转眼到了八月十五,中秋月圆。

楼喻让魏思挑出表现优异的匠人,每人发了五斤麦面、一盒月饼及一坛桂花酒。

表现优异者必须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旷工、产量大、品质高。

拿到福利的匠人喜气洋洋,一脸骄傲。其余匠人则羡慕嫉妒恨,不断捶胸顿足为什么自己没有好好表现。

谁能想到殿下过节会发奖励啊!

章风小少年也拿到了殿下发的节货。

他素来工作认真踏实,干的活儿又多又好,大家都看在眼里,心中也都服气。

章风拎着奖品,兴冲冲往家走,远远就看到他娘站在门口等他。

“阿娘,我回来了!”

他加快脚步。

章母迎过来,本来满脸笑意,看到他手里拎的东西,不由皱眉:“你怎么买了这么多东西?节货娘不是都买了吗?”

隔壁孙大娘斜眼瞅来,说着风凉话:“还是太年轻了,不当家不知钱省着点花,过个节而已,买这么多东西,就算找了份好活计,也不用这么显摆吧。”

前两句还正常,后面越说越过分。

章风本就不喜她,故意在巷子里大声道:“阿娘,这不是我买的!厂子里干活卖力的师傅都有,是殿下体恤咱们,特意赏给咱们的节货!”

“殿下赏的?”章母瞪大眼睛,“真是殿下赏的?!”

“嗯!管事说了,以后只要认真干活,殿下都会有赏!”章风慷慨激昂,恨不得叫所有人都知道殿下的仁德。

孙大娘心胸本就狭隘,眼见章家日子越发红火,嫉妒得眼珠子都红了,现在被堵得话都说不出来。

她盯着章家母子,在他们即将踏进院子的时候,突然发问:

“奇了怪了!章家小子不是给官府做工吗?为什么殿下会赏你节货?怕不是故意自己买来,打肿脸充胖子的吧!”

章母闻言也是一愣。

对啊,风儿是给府衙做事的,殿下怎么会发节货?

她用眼神询问章风。

章风:“……”

魏管事是殿下的人,明眼人都知道他们明面上是给府衙做事,其实就是在给殿下做事。

但给谁做事不是做呢?

匠人们心知肚明,但从不多言。

可这事不能堂而皇之地拿到明面上来解释。

章风急中生智道:“咱们给官府做事,也就是在为庆州做事,殿下是咱庆州的世子,凭什么不能赏节货?”

章母也硬气了:“风儿,别理她,眼珠子都滴血了。”

有本事让自己儿子也去做工啊,谁让她宠得儿子好吃懒做?

如章家这般鸡毛蒜皮的事在很多巷子里发生。

参与建设的工匠们,家中生活渐渐有了起色,大家都看在眼里。

那些观望的人也不由蠢蠢欲动。

暮色将至,楼喻从窑厂回到王府。

洗漱一番,一家三口乐乐呵呵地用完晚饭。

庆王妃在院中摆上瓜果、红枣、月饼等物,用来拜祭月亮。

楼喻趁势掏出万花筒,递到她面前,“娘,这是送您的礼物!”

庆王妃接过万花筒,不明白这个圆柱形的木质圆筒是干嘛用的。

楼喻将镜盖拧开,“眼睛凑上去瞧瞧。”

屋内烛火通明,明亮的烛光透过筒底,在镜面上反射出无数绚丽的图案,那是筒中的彩色碎纸映射在镜片上形成的瑰丽梦幻之景。

庆王妃呆滞半晌,不可置信问:“这里面到底装了什么?”

明明只是个平平无奇的圆筒啊!

楼喻笑了笑,“娘您先玩着,我还有点事,先走了。”

庆王妃哪有工夫管他,只顾着玩万花筒了。

再过几日,楼喻就得入京祝寿,他必须要提前部署。

众人齐聚东院,霍延、冯三墨、杨广怀、李树、魏思皆在其列。

楼喻吩咐人给他们上了茶水点心,笑道:“今日团圆佳节,诸位都不必拘礼,咱们边吃边聊。”

李树憨厚塞了一个点心,“唔,好吃!”

众人皆笑了起来。

“既然是过节,我就送诸位一人一个礼物。”

楼喻吩咐冯二笔将备好的礼物放在几人面前。

本以为是来开会,没想到还有礼物!

礼物均用木匣装着,有大有小。

其中李树的木匣最大,霍延次之,其余几个跟他们的比,实在微不足道。

李树吞吞口水,双目放光。

这么长这么厚的匣子,不是刀是什么?!

自从那日见到徐胜的神作后,李树就魂牵梦萦,做梦都想拥有一柄绝世宝刀。

只可惜,那日之后,窑厂就不见徐胜此人,殿下也不曾谈及宝刀,李树只能在心里想一想。

眼见愿望就要实现,李树能不激动吗?

他率先开口:“殿下,属下能不能打开?”

楼喻颔首:“请便。”

众人齐齐盯着李树方向。

李树双手轻颤,缓缓揭开匣盖,顿觉一股寒意逼向面门,森芒毕露!

他猛地按下盖子,热泪盈眶。

众人不解:怎么还不给看了?

李树平时是个比较坚强的汉子,几乎没掉过眼泪,可现在他忍不住了。

高大魁梧的汉子,当着所有人的面,一把鼻涕一把泪,直接跪在楼喻面前,激动得不能自已。

“李树此生必定跟随殿下左右,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楼喻惊得差点没拿稳杯子。

这么激动的吗?

他起身将李树扶起,哭笑不得:“行,我记住了。”

李树抽噎着回到位子坐下,坐下时还有些愧疚地看了霍延一眼。

霍延:?

想到李树方才种种表现,霍延有理由怀疑,这厮一定误会了什么。

楼喻环视其余人:“你们也可打开看看。”

杨广怀的是一支名笔,符合他书生的人设。冯三墨的是一柄锋利的匕首,适合他“刺客”的身份。

魏思的则是一本册子,他翻开一看,眸中顿时露出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