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第3/5页)

楼喻问守卫:“你叫什么名字?”

“小人孙信。”

孙信咧开嘴,别提有多开心。

殿下问他名字了!

楼喻颔首,接受他的好意:“有诸位相送,是我的荣幸。”

他明白孙信的用意。

无非是想让老百姓给他造势,为他撑场面。

郭濂派人包围庆王府,老百姓尚且不知。

可一旦他们亲眼看到尊崇爱戴的殿下被郭贪官如此欺压,怎么可能不愤怒?

二百府兵或许无法对阵五百驻军。

那数以千计的百姓呢?

孙信没有直白地提醒他王府有变,反而试图用这种方式保全他。

倒是有几分急智。

得他同意后,老百姓激动地欢呼起来。

送世子殿下回府,多大的殊荣呀!

众人奔走相告,很快,缀在楼喻队伍后的百姓越来越多。

他们不吵不闹,跟着府兵有样学样,排着整齐的队列,迈着整齐的步伐,怀着兴奋激动的心情,用崇敬热爱的目光看着世子殿下。

世子殿下身着戎装,骑在高头大马上,整个人都那般威严,那般夺目!

这就是他们庆州府的主人。

既仁慈又强大。

几千人的脚步声在街道上回荡,震得地面轰然作响。

郭濂的马车停在庆王府门前。

他坐在车厢内静待楼喻出现。

忽然间,马车开始轻颤,马匹似乎有些受惊,仿佛有什么可怕的巨兽即将来袭。

郭濂正要问发生何事,就听亲信惊叫道:“大人,世子殿下回来了!”

回来就回来呗,这般惊恐做什么?

他心里这样想着,却免不了手抖腿软起来。

郭濂正要掀帘下车,亲信又尖叫起来:“大人!好多人……好多人……”

什么好多人?

郭濂掀开帘子,瞬间呆怔原地。

这些人……都是怎么回事?

宽阔的街道上,楼喻骑着一匹神骏,霍延和李树陪同左右,身后二百府兵声势凛然。

这还不算,再往后的那群贱民是怎么回事?

他们是疯了吗?

还有李树,他不是被韩昀带出剿匪了吗?为什么会出现在这!

这个场景何等熟悉?

熟悉得郭濂差点一口气没喘上来,右手抖得更厉害了。

他站在马车前室的木板上,隔空与楼喻的目光交汇。

楼喻朝他微微一笑。

郭濂瞬间头皮发麻,背脊发冷,差点从马车上摔下去!

楼喻!你已经被夺军权!你还在嚣张什么!

惊怒之下,郭濂没有管住自己的嘴。

“楼喻!你竟还敢回来!”

四周皆静。

除了众人急促的呼吸声,就只剩下心脏咚咚作响。

一行大雁由北往南飞过,留下几声叫唤。

郭濂猛然回神,图穷匕见:“楼喻!交出我儿子,否则我现在就带兵入王府搜查!”

“郭大人,你要以下犯上?”楼喻面色平静。

郭濂脑子里嗡嗡作响。

他永远都是这副云淡风轻的模样!似乎什么事情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一股深深的挫败感袭上心头。

为何直到现在,楼喻还有这个底气嚣张?

“何大舟!”他大声喊道,“庆王世子藏匿我儿,我命你立刻入府搜查!”

只要楼喻还在乎庆王和庆王妃的性命,他就不得不妥协!

等儿子被放出来,他便可以同楼喻算算总账了!

楼喻神色淡漠:“私闯王府可是重罪,郭大人若还想保住头上那顶乌纱帽,请便。”

围观百姓不明所以。

“殿下藏匿郭棠了?”

“不会吧?殿下藏匿郭棠做什么?”

“肯定是郭濂借机发挥,故意找借口威胁殿下!”

“啊这……这也太过分了!”

“不行!咱们要帮殿下!”

“帮殿下!”

所有人凶狠地盯着郭濂。

郭濂根本不会在乎一群贱民,即便把刀放他们手上,这些贱民都不敢砍人。

“何大舟!还不听令!”

他再次怒吼出声。

何大舟轻咳一声,根本没理郭濂,而是转向楼喻。

霍延祭出长刀,拦住他。

“不准再往前。”

何大舟摸摸鼻子,在离楼喻一丈远处,单膝跪地,恭敬道:

“属下权宜之计,只为保护王府,还请殿下恕罪!”

在郭濂“明显”占优势的情况下,何大舟还能选择己方阵营,不得不说,楼喻还是相当欣慰的。

总算没有白白浪费银子养着。

“辛苦了。”楼喻神色温和。

何大舟起身号令五百驻军,流水般离开庆王府。

郭濂这边,瞬间只剩下他自己,还有一个亲信。

寒风呼啸而过。

郭濂死死瞪大眼,突然打了个哆嗦。

他喃喃问:“为什么?”

亲信见他神色不对劲,连忙惊呼:“大人!大人您怎么了?”

郭濂缓缓看向楼喻,面色惨白,又问一次:“为什么?”

为什么他再一次败了?

为什么何大舟会背叛他选择楼喻?

为什么那些百姓都像恶狼似地盯着他?

为什么——

他为什么突然动不了了?!

众目睽睽下,郭濂骤然喷出一口鲜血!

阳光下,那血红得刺目。

郭濂瞪大双目,直挺挺地往下倒。

亲信不愧是亲信,就算到了这等山穷水尽之际,也还忠心护主,牢牢接住郭濂的身体。

郭濂想张嘴说话,却什么都说不出来。想伸出手臂,却连手指都动不了。

他像具尸体,除了能够感知外界的情况,什么都做不了。

楼喻眯着眼下令:“来人,去请城中最好的大夫为郭知府诊治。”

看郭濂这情况,不会是中风了吧?!

这就把自己给气中风了?

“韩昀”还没出场呢!

李树适时凑过来问:“殿下,‘韩昀’还上不上?”

楼喻仰头看天,想了一会儿,才悲天悯人道:“算了,给他留点念想吧。”

要是真气死了,他这边也麻烦。

不是麻烦气死朝廷命官的事,而是知府死了,朝廷肯定要派新的知府来,谁知道新的知府有没有郭濂这么好糊弄?

他可以用暗部成员替换韩昀,但可一不可再。

韩昀毕竟是武将,与朝廷书信往来不密,暴露的可能性很小。

文官就不一样了。

郭濂若是真中风了,那可谓是老天都在助他。

亲信将郭濂抬回郭府,立刻有大夫上门。

大夫身后还跟着几名府兵。

这是明着监视的意思哇。

亲信不由悲从中来。

他想到不知在何处受苦的郭棠,又想到吐血瘫软的郭濂,只觉得前路无望。

可恨那个韩将军在这关头出去剿匪!

若是韩将军还在城中,郭大人与他联合,怎么可能会败给世子?

他站在榻边抽噎抹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