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第2/4页)

“奖励?什么奖励?”

“具体的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第一名能拿到一两银子的奖学金呢!除了银子,还有一整套文房四宝!”

“一两银子?!”

搁几年前,一两银子都够他们近一年的用度了。

这几年他们赚的钱多了,可一两银子在他们眼中依旧是笔巨款。

他们万万没想到,读书竟然还能赚钱!

只要学习成绩好,读几个月,考一次试,就能赚到一两银子,这也太好了吧!

不少人纷纷跑去学院外看榜单。

“你家孩子考多少名?”

“哈哈哈,我家孩子正好考第十名,能拿一百文呢!”

“唉,我之前怎么就没让我家孩子好好学习呢?”

“以后考试还会不会发奖励啊?”

“听夫子们说了,还会发的!”

“嗐,你们看看这成绩单,给女娃娃读书做什么?还不是考不过男娃娃!考得这么差!浪费钱!”

“你眼瞎啦!第一名可是女班学生!”

“那还不是因为她家有钱。”

“有钱就一定能读好书?天下当官的都出身大富大贵吗?你天天支使自家姑娘累死累活,她能有工夫读书吗?”

“唉,早知道考得好能拿到奖励,我说什么也要让姑娘认真读书!”

老百姓们听不懂大道理,看不到长远,楼喻便用眼前的利益一点一点引导他们改变观念。

所幸这次第一名是女学生,否则很可能会给大家留下一个刻板印象:女子不如男。

庆州接收了两万余孽,这些余孽都需要进行思想教育。

楼喻安排杨继安,领着军中众位教员,给他们量身定制了一套思想教育的课程。

一些极度不安分、不配合教育改造的,便被送去劳动改造。

挖矿、修路、清理河道、加固堤坝,到处都缺人。

让他们干最累的活,吃最差的伙食,硬生生磨灭他们的斗志。

剩下听得懂人话的,他们本来就容易被人煽动。

在杨继安等人的狂轰滥炸下,加上亲眼见到庆州的不同凡俗之处,他们渐渐生出几分归属感和期待感。

如果他们能够扎根在庆州,以后是不是就能跟庆州百姓一样生活安逸,不用继续奔波了?

他们一边跟着劳工们做活,一边被庆州同化。

其余州府同样如此。

楼喻连过年都没时间歇息,带领各州衙门拟定三年发展规划。

各州皆有自己的发展模式,但有一点是相通的。

那就是修路。

楼喻需要用高速公路,将八州紧密联系在一起。

他安排各地州府的工部官吏,对各地路段进行仔细勘测,力求找出最佳路线。

一旦确定路线,八个州府的劳工将同时动工。

宜州作为日后的仓储物流中心,必须与所有州府相连。

路线敲定后,各地州府便动员起来。

即便即将春耕,在五万余劳工的加持下,工程进度也没落下。

嘉熙元年春,嘉熙帝祭祀宗庙,大赦天下。

大盛步入和平稳定期。

一切似乎都显得欣欣向荣。

辅国大将军汤诚奏请嘉熙帝选拔民间秀女充盈后宫,为皇室开枝散叶。

嘉熙帝允之。

自东安王离京归庆后,京城已被汤诚牢牢掌控住。

没有楼喻压制,他的野心越发蓬勃。

朝政大事上,群臣可以不听楼秉的,却不能忤逆他。

汤府整日门庭若市,煊赫至极。

汤诚周围尽皆阿谀奉承之辈,那些吹捧谄媚之语,渐渐让他变得飘飘然。

这种唯我独尊的感觉,直接刺激了汤诚,让他面对楼秉时越发强势。

军师旁观者清,见其气焰越发嚣张,不由劝道:“将军,圣上毕竟是圣上,您不可那般咄咄逼人。”

“我咄咄逼人?”汤诚皱眉道,“我立的功劳还不够大?贵妃立的功劳还不够大?他凭什么不愿立贵妃为后?”

汤贵妃成为皇后,将会为汤家提供更多的助力。

军师道:“毕竟贵妃尚未诞下龙嗣,若能诞下龙嗣,封后不过迟早的事。”

“龙嗣?”汤诚意味深长地看向军师,摇首哂笑。

军师瞬间反应过来。

他叹息一声,道:“先前我们不知有一个东安王,遂用药毁损圣上根基,令他无法诞下子嗣,如此方便将军荣登大宝。”

只是没想到,楼喻异军突起,硬生生用勤王首功牵制住汤诚。

他们本来的计划是,利用楼秉,借勤王之名夺得大盛江山,等彻底掌握朝野内外,便可清除楼氏一族,再执掌天下。

届时楼秉没有子嗣,楼氏其余族人又不堪一击,天下还有谁能挡得住他的脚步?

计划是完美的,但出了楼喻这个意外。

若是正面交锋,汤诚不确定能不能击败楼喻。

楼秉的身体每况愈下,在没有子嗣的情况下,一旦楼秉去世,只能从宗室中找继任者。

这个继位者,非楼喻莫属。

在这种局势下,对汤诚来说,楼秉有子嗣比没有子嗣更加有利。

汤诚厉目道:“我会让太医们尽力为楼秉诊治,尽可能保住他的命,最好能让宫妃诞下龙嗣。”

在他的安排下,楼秉必须每夜临幸宫妃。

军师叹道:“圣上身体本就不好,若是继续这样下去,将更伤元气。”

汤诚冷冷道:“趁着他还能行,多尝试几次总归不是坏事。”

“将军,物极必反,还请慎重。”军师再次劝道。

汤诚不耐烦地挥挥手:“我心中有数。”

他的野心日益膨胀,愈加刚愎自用,一意孤行。

军师见状,只好不再相劝。

楼秉的起居,楼喻同样在关注。

听闻楼秉每夜都临幸宫妃时,他忍不住问:“他能撑得住吗?”

冯三墨低着头,如实禀告:“太医一直给他用药弥补元气。”

楼喻:“……”

现实版的种马?

他知道楼秉不是这般纵欲之人,也绝非不顾惜自己身体的人,楼秉这么做,除了因为汤诚的强迫,别无他因。

那么,汤诚为什么要急于楼秉诞下龙嗣呢?

除非他知道楼秉身体不好,担心他早早薨逝,于他不利。

楼秉如果在无子的情况死去,只能从楼氏宗族里挑选。

楼喻自信那个继位者一定是自己。

这当然是汤诚不愿看到的局面。

只要楼秉有后,汤诚便可辅朝摄政。

小孩子比成年人更好控制。

楼秉在的时候,汤诚当然无法对楼家人赶尽杀绝,一旦楼秉不在,汤诚便可伺机清除藩王。

楼喻沉思片刻,信手写下一篇文章,让人交给《庆州旬报》的管事。

看《庆州旬报》,已经成为大盛老百姓的日常消遣。

新一期报纸上,美文赏析不再是名士大作,而是楼喻写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