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第3/4页)

谢青鹤递了茶水给他漱口,他拿毛巾擦擦嘴,又去动覆着丝布的琴案。

“会弹琴么?”谢青鹤问。

伏传笑道:“会一点点,弹得不好。”

“琴是述情自娱之物,哪有弹得好或是不好的说法?”谢青鹤习惯地点评了一句,又怕伏传多想,便对伏传笑一笑,不再继续说了。

“我是真的弹得不好啊。大师兄是想听曲子么?我给大师兄唱个小曲儿吧?”伏传很狗腿地说。

谢青鹤没有拒绝的理由:“好啊。”

伏传也想了一会儿,还清了清嗓子,站在窗边,看着满城灯火。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①

他唱这首歌的时候,用的是早已不在世兴的古语,当今世上除了传承极其古奥的寒江剑派,几乎没有人再懂得这种语言。就算他此时不是魂体状态,歌声能被人听见,除了谢青鹤,也没人听得懂他在唱什么。

唱完第一遍,伏传又唱第二遍。

琴以述志,歌以言声。

谢青鹤微微闭上眼,听着小师弟略带青涩的声音,仿佛回到了观星台上。

带着伏传溯往近两个月,二人都跟着伏蔚的记忆被困在了未央宫与龙城之中,眼看着天底下至尊至贵的家庭上演着一幕又一幕近乎荒诞又残忍的闹剧。伏传先是同情伏蔚,复又怜悯羊妃,讨厌宫中随波逐流趁势下黑手的各方势力,又觉得一切罪恶的根源都在乾元帝身上……

如今下定决心不跟着伏蔚,二人在刘娘子所居别馆的客栈住下,伏传唱了这首击壤歌。

帝力于我何有哉?

就算你是皇帝,你有天下权势。

我不吃你,不穿你。不要你保护,更不想供养你。

对我来说,你就是个屁!

谢青鹤从伏传的歌声里听出了这完整的嫌弃与叛逆,忍不住嘴角上翘。小孩么,有这样的心气,有这样的底气,都很好。寒江剑派未来的掌门人,看不上世俗天子的权柄,不是应该的么?

待伏传歌颂三遍,谢青鹤起身行至琴案之畔,屈膝坐下。

一曲《云霄》,御意天外。

伏传就趴在琴案边上,看着谢青鹤修长的手指在弦上轻疾抚弄,古拙清越的琴音飘飘如仙。

分明听见了琴音,又似乎根本听不见琴音。

大音希声。

道蕴其中,不可说也。

一曲终了。

“噗——”

谢青鹤喷出一口乌黑的淤血。

“哎哟!”

伏传捂住了自己的肚脐眼,眼带震惊。

两人都震惊于对方的反应,谢青鹤擦了擦嘴角的残血,起身扶住伏传:“怎么了?”

伏传则捂着自己的肚子,先去看谢青鹤吐在地上的血渍,发现是淤血就松了口气。

修行之人,一旦受伤就可能在体内积下淤血。有些淤血随着生机蓬勃自然就消散了。也有些淤血攒在体内就出不去,日积月累会出大问题。这会儿吐的是淤血,只怕是好处,不是坏处。

他自己的肚子才比较奇怪:“有点疼。好像是丹田……”

谢青鹤捏着他手腕摸了摸脉象,说:“我要内视你体内玄池,放松些。”

伏传满脑子雾水:“我还未入道,哪来的玄池?”

感觉到一股熟悉的精纯真元从膻中缓缓流入,伏传马上意识到,大师兄还是在避讳。原本可以直入丹田,只怕是觉得那地方太暧昧了,才会往上一尺,将指尖轻点他膻中穴上。

他其实已经有点习惯了。每天睡觉之前,都要劳烦大师兄帮他炼化精元,双肾被吸得干干净净,两个球球也会被榨干……咦,说起来就很羞耻了。

现在那股熟悉的精纯真元掠过他的肚脐眼,缓缓在他丹田内流动,他根本就不会有一丝半毫的抗拒,反而有一种很熟悉的亲切感。那是大师兄,大师兄只会保护,不会伤害。

暖烘烘的真元在他肚子里转了一圈,原本的刺痛就消失了,只剩下一种很奇怪的感觉。

好像有点空荡荡的?还有点……饿?

谢青鹤撤回指诀,看着伏传的眼神有点复杂。

“我这是……怎么了?”伏传也担心起来。

“已经筑基了。玄池初现,亟需建玄。”谢青鹤说。

伏传眼神有些迷离:“啊?”

“你曾说过,你修炼的是一心道?”谢青鹤问。

“可我还未入道啊?”伏传真的是满头雾水,手指在肚子上摸来摸去,“我现在是不是麻烦很大?师父还没有教我怎么内视,我也还不到筑基的时候,怎么会突然筑基了呢?”

“你本就有十多年苦修的功夫,这些天我帮着你炼化了许多精元,直接反哺给你,大约是让体内的内力发生了一些改变,类似于筑基之后的真元了。恰好今日我也心有所感,琴以述志,御意九天之外,自有道蕴其中,你修行已经到了,心境也被我带了上来。就筑基了。”谢青鹤解释。

今天的发生的一切都很玄妙。

伏传唱击壤歌,让谢青鹤心有所感,抚琴御意天外。

谢青鹤的琴声又直接挟带着不可思议的云上之心,让认真聆听着谢青鹤的伏传直接入道筑基,一口气破去了常人要艰难越过的三道关隘,入道、筑基、建玄。

如今谢青鹤吐出十一年前的留下的内伤淤血,心境上也畅快了许多。

伏传更是获益良多,直接从没入道的小菜鸟,变成了能御意玄池的正大修士。

二人都从中获得了极大的好处。

“道心为何?”谢青鹤又问。

伏传有些不好意思。

上官时宜入道之时,寒山恰好下了一场小雪。他观雪入道,道心一片莹澈,长枪也名轻雪。

伏传打小就跟着上官时宜学枪术,按说他既然还未入道,随身长枪就不该有名字。他非要叫自己的枪做慕鹤枪,至少是曾经想过把大师兄当作自己的道心来景仰追求的——当然不可能是谢青鹤这个人,谢青鹤推测,可能是自己某些被伏传美化过的“德行”?

但,伏传心中怎么想,与他筑基时真正的道心为何,很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上官时宜入道之前,也不会知道自己会观雪入道,道心一片莹澈。

“不便告诉我么?”谢青鹤问。

“那倒也不是。就是……有些……”伏传尴尬了片刻,小声说,“枪名慕鹤。”

换句话说,伏传的道心并未变改。

在见到了风华不再、重伤在身的大师兄之后,他仍将谢青鹤当作自己追求一生的道。

不管伏传慕的是谢青鹤的哪一面,或许根本就不是真正的谢青鹤,仅是伏传记忆加成美化臆想塑造出来的一个偶像,谢青鹤仍旧有了一种极其震撼的感动。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