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大争(28)(第4/5页)

谢青鹤已经在青州待了四天,陈起时时刻刻将他带在身边,隐有交托青州之意。

谢青鹤也渐渐看明白了陈起的尴尬。

恕州打下来之后,单煦罡声势冲天,军中不是没有想法。为了遏制住这种很不理智的“想法”,单煦罡主动分割了麾下兵力,把最有前途的将领安莹交给了陈起,这是一种很有默契的和平过渡。

然而,陈起自己也有得用的心腹,如陈慈、项兰等人。

安莹此人有取代单煦罡、独立指挥大战的资质,陈起既不忍心耽误了他的天资与能力,又不能让陈慈、项兰等旧部寒心,此次青州之战,陈起重用安莹,就是为了替安莹揽功建威。

可青州之战打得再好,对陈慈、项兰等人来说,安莹仍旧是“外人”。

好巧不巧谢青鹤跑来前线,又是战场神射,又是冬夜足疗,陈起就有了一个更大胆的想法。

——叫儿子坐镇青州,安莹独领一军守城。

陈起还要继续往东,剑指王都,青州就会自动成为“后方”。远处有单煦罡领兵策应,哪怕安莹麾下的兵力略少一些,也不会特别危险。

更重要的是,青州这地方是秦廷陪都。把陪都交给亲儿子,政治意义也大不一样。

叫陈丛回相州开府,何不如在青州开府?

“儿听说,明日白先生也要进城了。”谢青鹤想摊牌了。

老这么不阴不阳地暧昧着,不好安排下一步。那封宽释姜夫人的手书得送回相州,若是真的被留在青州,还得想办法把小师弟接过来。以谢青鹤所想,小师弟哪里离得开他?

“他会带人来接管青州民务。明日他来了,叫他与你引荐细说。”陈起的态度也很明确。

“阿父当真要将青州赐予儿?”谢青鹤问。

陈起呵呵笑道:“不是自家地盘,折腾起来不心疼。青州是秦廷陪都,自五世皇帝起就是两京并立,这城里什么衙门都很齐全,待白芝凤来了,为父叫他给你多拨几个能干的幕宾,只管去玩。许多事,书上读来皆是虚晃,还得自己试一试才知道深浅。”

前世陈起到临死前三年才册立陈丛为皇太子,这回天下都没打下来,先叫儿子学着当皇帝了?

谢青鹤不知道陈起发什么疯,但,这事对他,对小师弟,乃至于对陈家上上下下摇摆不定的家臣、家老,都是好事。如果前世陈起也能这么早决定嗣子,安家的悲剧根本不会出现。

谢青鹤起身施礼:“儿谢阿父赏赐。”

陈起笑了笑,好像也很满意。

次日,白芝凤就带着陈起庞大的幕僚团到了青州。

听说陈起要把谢青鹤留在青州,白芝凤若有所思地看了谢青鹤好几眼。

这也是青州之战结束之后,陈起第一次与他的谋主、谋士们碰头,很自然要闭门商议大事。为了表示对儿子的看重,陈起特许谢青鹤也参加了此次漫长的讨论。

和史书中记载的一群谋士按照能干程度分批排座,满脸严肃地按名次发言不同,陈起的谋士自白芝凤起,全都自由散漫地坐着,若是觉得坐着不利于思考,躺着也行,趴着也行。谢青鹤知道毛殊与白芝凤关系很好,但他真不知道这俩人关系好到毛殊会翘脚躺在白芝凤怀里“献策”。

这群谋士们会献策分析下一步打哪个地方,为什么打,有什么好处,还会如数家珍地告诉陈起,那地方主政的官员是谁,性格如何,麾下的某某出身何处,受过哪家的教育,习惯怎么打仗……

想起陈起说过,白芝凤给他写了一份青州人才名录,告诉他哪些人能用,谢青鹤就暗暗点头。

陈起的谋士团队太强大了,情报收集能力非常强。麾下又有单煦罡、安莹、陈慈等猛将,大本营还有田安民、詹玄机这样的猛人压阵,光是这豪华的人才阵营就足够碾压当今天下大部分势力军阀。

谋士们的意见并不统一,说着说着就有不同意见,两边互喷口水是小场面,正常情况都是三四方混战。并不是所有谋士都口尖舌利,躺在白芝凤腿上的毛殊就是心里明白但嘴极笨,被人喷了就气愤地坐起来,怒扯白芝凤的袖子:“止拙,告诉他!”

白芝凤就出面圆场,一碗水端得四平八稳,还得伸手给毛殊顺毛。

谢青鹤都忍不住想拍手。和詹玄机相比,白芝凤这人是真的毫无立场,难怪比詹玄机混得好。

待所有谋士散了之后,陈起单独留下白芝凤问策,白芝凤压根儿就没讨论方向性的问题,他直接就向陈起提供了攻打王都的上中下三策——陈起想打王都,目前的局势也可以打王都,白芝凤就不会做其他的考虑。

结束这场议论之后,陈起打发谢青鹤跟着白芝凤去见留守青州的文士。

华璞继任青州牧之后,将衙门搬到了别宫出云殿,陈起当然不肯让家臣冒犯,他住进别宫的当天,就让安莹把原来的青州牧衙门搬到了早已废置的尚书府。

这地方距离别宫距离不远,不到五里地,白芝凤怕冷不肯骑马,谢青鹤随他乘车。

“这天下,从名份上来说,还是秦廷的天下。”

“如今我们手里的十多个州府,都没有牧守当任。民务文官以长史为长官,防务则是由郎主亲命武将统管。此前议定来青州做长史的,也是东楼旧人,小郎君或许是没什么印象了,他叫沈俣,字英姿,出身相州,是郎主少年知交……”白芝凤叭叭给谢青鹤介绍。

又是一个猛人。

沈俣能诗擅赋,在后世是与田文齐名的文豪,但是他最厉害的并不是笔杆子,而是他调理民政、主持农务的才能。他主政的州县哪怕遇到灾年也很少闹饥荒,待陈起登基之后,人尽其才地将他放在了民部主管天下农事,他在任时整个陈朝就没有大规模的流民难民潮。

沈俣也是后世被民间膜拜的农神之一,淳朴的百姓相信只要得到沈俣的庇佑,就可以永无灾荒。

想要教农人们好好地种田,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天灾可以赈济,地理可以改造,唯独人事的纠葛牵扯太多,譬如一地牧守苛虐百姓,譬如朝廷无故征召徭役虚耗民力,譬如皇粮国税压榨太过使生民无依……沈俣主政一方能保证不闹饥荒,那他必然是个性格极其强硬、能够左右麾下各房官吏、使吏治保证起码清明的猛人。

白芝凤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告诫谢青鹤,沈俣这个人,脾气不大好。

州牧的官位要秦廷册封,在陈家的地盘上,一州长官最大的就是长史。事前没人知道陈起会把青州交给谢青鹤,沈俣来青州就是做长史的——他那暴脾气就得当家作主。

谢青鹤也没打算大刀阔斧在青州搞事情,有沈俣这等猛人坐镇,他只管偷着乐就行了,这活儿难道还有抢着干的?沈俣干得再好,还能把他的身份挤掉,去给陈起当儿子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