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第2/3页)

“她既然不想养大皇子,那朕就重新为大皇子选个母妃。”

宫中之人都知他不常去翠微宫看望大皇子,便以为大皇子不受宠。

殊不知,他只是不愿面对自己的愧疚,当一个人的愧疚达到了顶点的时候,便会下意识的选择逃避。

但帝王都会有一种特性,那就是,我可以不重视,你们不行。

可赵景却对于选谁当大皇子的母妃犯了难。

论起来,后宫位份高的嫔妃不多,宓儿刚生产,必然是不合适的,德妃赵景压根儿就没考虑。

至于贤妃和夏容华……

赵景眯了眯眸子,猛然起身:

“摆驾雅安宫。”

******

赵景到的时候,温宓正逗着小皇子玩儿。

她拿着帕子,不断的给小皇子擦着口水,边擦边抱怨:

“你怎么这么能流口水呢?小心以后长大了也流口水,那母妃就要笑话你了。”

小皇子自然听不懂温宓的话,只知道哦哦啊啊的叫出声。

赵景靠着门框,听到温宓的话,心中发笑,不自觉就笑出了声。

温宓闻声望去,见赵景又站在门口偷听,白了他一眼:

“皇上什么时候养成了偷听的习惯?”

堂堂一国之君,竟也好意思。

赵景自然是没不好意思的,他去的是自己妃子的宫殿,又不是什么旁的地方。

他笑着走上前调侃:

“哪有你这样当母妃的?竟还笑话焕儿。”

赵景说是这么说,但看到小皇子一脸的口水时,眼中不免也有些嫌弃。

温宓将这抹嫌弃看的清楚,顿时就似抓住了把柄似得嘲讽:

“皇上还说臣妾,哪儿有您这样当父皇的,竟嫌弃焕儿。”

她把他说她的话原封不动的还了回去,然后得意的看着赵景。

丝雨瞧着两位主子幼稚的样子,无奈摇头,赶紧上前福了福身道:

“皇上,娘娘,小皇子该休息了。”

温宓瞟了眼已经亮起的灯,心中虽不舍,也知时间不早,就让丝雨把小皇子抱走了。

丝雨一走,伺候的宫人也极有眼色的无声退下。

温宓这才正了神色问:

“皇上可是有心事?”

赵景没想到竟被温宓看了出来,他也没瞒着:

“宓儿可曾听说了刘贵嫔的事?”

“若是皇上说的是刘贵嫔想把大皇子送给太后抚养一事,臣妾定是知道的。”

温宓也没隐瞒,很坦白的就说了出来。

毕竟她虽然是在坐月子,可又不是瞎了聋了,外面的事自有宫人告诉她。她若是说不知道才不正常呢。

赵景叹了口气,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朕想给大皇子换个母妃,宓儿觉得何人可行?”

温宓闻言,诧异的挑眉。

并非是她诧异于赵景想给大皇子换母妃,而是诧异,这种事情,以前赵景可从来都不曾和她说过,更别提询问她的意见。

见温宓久不出声,赵景又喊了一声,温宓才回过神,她不好意思的笑笑:

“皇上可是在同臣妾开玩笑?事关皇嗣,臣妾如何能插手。”

况且,她如今有了焕儿,怎么说都有不安好心的嫌疑。

赵景知道温宓的担忧,也没勉强她一定要说出个一二三。

他沉吟片刻,终是道:

“朕本属意贤妃和夏容华二人,但朕又难以抉择,想听听你的意思。”

赵景既然问了第二次,温宓也就没再继续矜持下去,认真的说了自己的意见:

“臣妾认为,该是贤妃更合适些。”

赵景挑眉:“为何?”

他还以为宓儿会说夏容华合适。

温宓不知赵景想法,逐一把自己想的说了出来:

“一来,贤妃多年无子,大皇子若交给她抚养,定然是不会受委屈的。二来,贤妃位份仅次于臣妾,也是最合适的人。”

三来,她与贤妃并无仇怨,也不介意送她一个天大的人情。

赵景点了点头,笑着握住温宓有些微凉的手:

“宓儿与朕果真是心有灵犀,朕也是这样想的。”

温宓忍住白他一眼的冲动,略微羞涩的低下头。

******

许是赵景对刘贵嫔厌恶到了极点,一日也不想让大皇子在翠微宫多待,第二日就下了旨意。

翠微宫,小李子刚宣读完旨意,刘贵嫔就似疯了一般抓住小李子的腿:

“不可能,不可能的,皇上怎么会这般对本宫?你定然是假传圣旨,本宫要让皇上诛你九族。”

小李子瞧着跟个疯婆子一样的刘贵嫔,厌恶的后退一步,冷冷道:

“贵嫔娘娘说话可要有证据,奴才怎么就假传圣旨了?这圣旨可是圣上亲手所书,真的不能再真了。”

刘贵嫔无力的跌坐在地上,精致的发鬓早已松散不堪。

她哪里是不信那圣旨,她是不愿意相信皇上竟然这么狠心的对她。

圣旨已经传了,小李子也不愿在这儿多待,指使人将大皇子抱出来就想带着人走,却又被回过神来的刘贵嫔给拦住了。

她抱着大皇子不撒手,小李子脸色有些发黑,语气自然不怎么好:

“怎么,贵嫔娘娘想抗旨吗?”

一听小李子连抗旨二字都说出来了,冬葵吓得不轻,忙上前安抚刘贵嫔:

“娘娘,皇上的旨意已经下了,您若是不从,便是抗旨不尊,那可是大罪。”

她说着,声音低了许多:

“不若先妥协,待日后再想法子把大皇子给夺过来。”

许是冬葵的话起了作用,刘贵嫔抱着襁褓的手松了松。

一旁的宫人见状,忙把大皇子从刘贵嫔那里抱过来,一溜烟儿的跟在小李子身后去了贤妃宫里。

小李子带着大皇子到的时候,高时也才刚宣完圣旨。

与刘贵嫔的疯魔不同,贤妃是激动的有些说不出话来。

深宫日子无聊,她又不喜欢与旁人一起,只能每日呆在自己宫里数蚂蚁。

这下好了,有了个孩子,也算有人陪她玩儿了。

幸而高时不知贤妃心中想法,否则怕是要吐血了。

他笑着把圣旨交给贤妃:

“贤妃娘娘,皇上说了,大皇子从今日起,就记在您的名下了,大皇子体弱,还望您好好照顾大皇子。”

贤妃接过圣旨,好说话的很:

“高总管放心,本宫知道的。”

凭白得了个儿子,贤妃心里能不高兴?

况且,还是记名。

也就是说,等大皇子周岁上玉碟时,不论是名义上的生母,还是实际意义上的养母,都只是她。

小李子把大皇子交给了贤妃,就跟着高时一同离开了。

贤妃看着紫苏怀里的襁褓,勾起一抹大大的笑:

“本宫也是有儿子的人了。”

******

过了几日,温宓刚用过早膳不久,就听宫人来报,说贤妃求见。

温宓用清水漱了口,在用帕子沾了沾唇角的水珠,这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