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三章合一(第3/5页)

李大毛得意的不得了,“这算什么,咱们村今年可买了十二台呢。二婶家的你知道,还有四喜叔、三铁叔、国华叔好多呢。”

何熙挺惊讶的,“都是自己买的?三铁叔不赶牛车了。”

李大毛一边开着拖拉机一边说:“二婶、我家、三铁叔家是自己买的,其他的要不兄弟凑一凑,或者邻居凑一凑,这么买的。三铁叔还是赶牛车,拖拉机现在他儿子开着呢,每天接活运货,可不少赚。”

这真是越来越好,何熙听着就高兴:“那你呢,没接活?”

李大毛说:“怎么可能,我平时也干,不过接你们最重要。”

等着回了村,才发现变化真的很大。

往年里,进了冬天,农民们都清闲了下来,不是聚堆唠嗑,就是抽烟喝酒打牌,今年小李村可没半个闲人。

李大毛介绍说:“你卖水泵带起了大家的挣钱心思,现在村里人都动了脑子了。你们水泵厂招收了不少青壮,这会儿都去培训了。剩下的人,有的照旧接待水泵厂的客人,老人们帮忙烧水收拾都有钱,有的去集市上摆摊卖货,有的拖拉机拉人拉货挣钱,有的给人盖房子反正都忙着呢。”

这村子也不一样,路是土路,可是干干净净,两边的栅栏都是统一做的,一水的木栅栏,看起来就规整。

大家的门前都挂着红灯笼,应该是统一发的,就四个字,左边勤劳,右边致富。

再加上这会儿到了饭点,烟囱里冒出来的缕缕炊烟,这不就是最美的乡村生活吗?

何熙都有种与有荣焉的感觉,这一份宁静也有她的功劳呢。

大家显然都知道,李大毛今天去接李家人,拖拉机一进村,就有人从屋子里出来看,跟何熙大声的打招呼:“晴晴回来了?又漂亮了!”“晴晴,多待些日子再走!”“晴晴,我包了包子,你喜欢的荠菜馅的,给你送去吃!”

何熙应着就到了家门口,李大壮早就听见声响,等在外面了。

然后何熙进门就傻了。

屋子里摆的全都是山货。

李大壮无奈的说:“都知道你没事喜欢拿个小泥炉烤东西,花生瓜子红枣栗子简直成灾了,这边是二婶今年还种了地瓜,专门给你挑的,说是细流匀称,特别好烤,味道也好,不够她还有,送了一百斤。”

何熙:……

就这样还没完呢,何熙这边进屋不久,叔叔婶子嫂子哥哥们就进门了,有人放下就走,有人大声招呼,东西是越来越多,就一句话:“给晴晴吃着玩!”

何熙推都推不出去,只能去跟老支书说:“能不能跟大家说,别送了!”

老支书却不管:“这是大家的心意,都谢谢你呢,我不能拦着。你知道,咱们村今年的人均收入多少吗?”

何熙后半年都不在村子里,怎么可能知道,她摇摇头。

老支书说:“三百!县里的人均才一百,我们村这是翻几倍了。你别忘了,我们年初的时候,还怕没水要要饭呢,这都是你的功劳。更何况,开春水泵厂开工,咱们村不少年轻人都招工了,今年日子肯定更好,你说不谢你谢谁呀!”

何熙这还能说什么,她要是不要,村里人还以为她嫌弃呢,她其实就是不想让大家破费费心,另外是真吃不了。

何熙就说:“那我就收了,老支书,您忙我回去了。”

结果老支书叫了她一声:“你把这个小篮子捎上,这是你婶子妹妹寄来的梨,生吃清脆润嗓子,烤着吃特别甜还润肺,你拿回去。”

那得有二十斤!

还小篮子呢,那篮子顶何熙三个脑袋大。

何熙倒是想拒绝,可老支书刚说完,她只能应了,提溜着篮子说:“谢谢老支书。”

老支书笑呵呵:“回去吧,忙了一年了,好好玩玩,梨子不够还有呢!”

何熙只能两只手费劲了力气提溜出去的,幸好半路遇到了李一民,否则的话,胳膊都要断了。

不过老支书说得对,过年就代表着喜庆,回家更是享受,何熙这半年多,几乎将她能做的全都做到了,这会儿倒是真休起假来。

每天没事烤着地瓜花生栗子,喝着茶逗着隔壁小毛头玩,要不就是跟着几个哥哥上集市溜达去。

等着玩够了回家,家里早就做好了饭,肥润的肘子,爆炒的公鸡,油炸的大虾,糖醋的鲤鱼,每天饭菜不重样,没到年三十呢,何熙都觉得是不是胖了。

她在镜子前面照着,张贵芬笑着说她:“哪里胖,你这是随了我,怎么吃都不长肉,天生的瘦人,你看我都这么大年纪了,也不长胖。”

老太太这哪里是表扬何熙啊,这是变着法子夸自己呢!她如今可是村里最时髦的老太太,身上穿的是毛呢大衣,脚下登的是带毛的皮鞋,头发还烫了卷,往外一走,用二婶的话说:“婶子哎,您这哪里是农村老太太,那跟明星似的!”

老太太就越发注意这些了。

儿孙多就是这样好,话绝对不会落在地上,王淑梅立刻就接上了:“那可不,妈年轻的时候可是有名的俊俏人。我那会儿相亲第一次见妈,还想呢,李大壮他姐姐是漂亮,后来大姑子一出来,才知道闹笑话了,幸亏没说出口!”

张贵芬乐的哈哈笑:“你这嘴,怎么这么能编排人。那会儿我都四十六了,能跟你姐姐比,你姐姐才多大。”

不过提起了李红梅,张贵芬情绪还是稍微低落点:“要说好看,你姐姐是真好看,哎,我早知道,还不如生她丑点。”

这事儿李家都分析过,那个何国强为什么明明想攀高枝,却还是愿意结婚,不就是因为李红梅漂亮吗?

王淑梅本来想夸老太太,没注意提起了陈年旧事,懊悔的不得了,立刻改了口:“姐姐倒霉,碰上那家人。不过我们晴晴争气,现在那家人,混的可差呢。”她招呼着李大壮:“小王村和大杨树村不是早上来人了,说的事儿给咱妈说说。”

小王村和大杨树村知道何熙回来了,今天一起过来看何熙:其实也是感谢的意思。

当初他们跟着柳河村垒坝,让小李村断流差点没收成,可何熙大人不记小人过,弄了水泵后,还是给他们安上了,解了他们的旱情,自此后,小王村和大杨树村就跟小李村走的很近了。

用李大壮的话说:“反正什么事都捧着老支书,咱们水泵前一阵子安装缺人手,他们二话不说,就带了人过来帮忙,也不收钱,还是我硬给的。”

不过何熙赶集不在,人家坐了坐就说下次再过来。

倒是跟李大壮说了点柳河村的事儿。

李大壮话少,想想就干巴巴地说:“何国利的支书被撸下来了,零配件厂也关门了,何国强今年一家三口回柳河村过的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