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2/2页)

正因出身如此清贵,他才能在弱冠之年便出任燕峤郡内县令。

要知道在原本巽阳还是魏国都城的时候,这可是个相当不错的差事。

当然姜舒选中他还有一个原因,崔景声在他的书里不大不小也是个配角,他给此人的设定用八个字概括,便是才思清明,德行忠厚。

之前魏国迁都,崔景声若想离开也就是他父亲一句话的事,但他此时依然安分地待在昭南县,就说明此人仁厚忠义的人设是立得住的。

“崔铭此子我见过几面,其容仪俊爽,为政清简,是个通达时务之人。”

“父亲认为阿弟之策有可能成功?”

姜恪点头:“或可一试。”

姜显略显振奋地起身:“那儿便亲自去昭南县一趟。”

这时,姜舒突然想起一件事来:“兄长之前所说的谢氏七郎可是谢太傅那位体弱多病的幼子?”

“不错。”

果然是这样!

姜舒隐约记得自己写家族谱系时,为了让太傅谢闲人设丰满,随手带过地写过他有个得肺病的幼子,这个幼子因为身体太脆弱,没能跟着一起南迁,后面甚至还没等匈奴破城,便病死在了巽阳,这也成了谢闲一生的遗憾。

“倘若是这样,谢氏那边,我或有办法一试。”

姜显微微蹙眉:“阿弟有所不知,谢七弦病重多日,闭门不见客,你怕是去了也见不到他。”

“我有办法,不过要推迟几日。”

姜恪抬起眉问:“你有何办法?”

姜舒:“此法不一定能成,暂且保密。”

“不可胡来。”

“儿有分寸,请阿父放心。”

比起姜恪还对小儿子的行事仍存有疑窦,姜显倒是对弟弟大为改观,对他所保密的计策也颇为信任,笑着说道:“既然如此,谢氏那处便交由阿弟,为兄今日出发前往昭阳,希望能劝动崔景声低价换粮。”

姜舒朝他拱手:“辛苦兄长。”

姜显微笑着回礼:“兄弟亦然。”

见兄弟二人如此和睦相亲,姜恪被战事烦扰的心情也稍稍舒朗了些许,感叹道:“若是事情进展顺利,三日后,招募流民开荒之事便可顺利开展了,希望还来得及。”

姜舒无法告诉他匈奴大军来袭的准确时间,只能心中暗答:来得及,一切都还来得及。

·

在后堂用过午饭,姜舒沿着长廊返回后宅,一边走着,一边在脑中思索有关荀凌的记忆。

之前自己在荀凌走后莫名产生的心慌情绪实在令他在意。

这次无人打扰,他倒是顺利回想起了原主和郡都尉相关的记忆,只是回忆得越多,他心中便越是惊愕,片刻后,他突然加快脚步朝自己的院落奔去。

院子里,之桃正在打扫走廊,见姜舒步履匆匆地跑回来,关心地叫了句“郎君”。

姜舒无暇回应,冲进屋里后便朝着书案旁的书架而去。

凭着记忆在书架上翻找许久,姜舒终于在一长盒中翻出一卷画纸,展开正是一幅男子画像,旁书“谡谡如劲松下风”,是谢太傅对荀凌的评价。

还真是!

事情发现得过于突然,姜舒心态有点崩了。

他虽拥有原身的记忆,但并不与原身共情,他也是联系起所有和荀凌相关的记忆才推测出了这个结果——姜殊或许是个断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