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 河北大决战,五十万对三十万,优势在我(第2/3页)

张煌言也不负使命,很快集结各军,提兵北上,组织决战。同时,还谕令山东明军也趁机北上,保持压迫,准备接收即将被清军弃守的地盘。

张煌言很清楚:豪格这样集结部队,肯定不光大名府南部六县会放弃,山东那边有些犄角旮旯的地方,也会有变故。

而且就算豪格不主动放弃,以清军现在为了大决战而竭泽而渔、争取屯粮持久的姿态,山东那边不看搜刮的百姓,也会自己起来搞事。

让沿边明军随时做好准备、一旦发现对面伪清地盘有变乱,才便于第一时间出击接收地盘,救民于水火。

他这个操作后来还真没白费,让明军兵不血刃拿下了好几处山东泰山、蒙山山区的原沦陷府县。

……

明清双方拉扯集结、囤积粮草,经过了半个多月的拉锯走位,总算是把双方主力,都集结到了大名府中部,沿漳水对峙部署。

清军在漳北的邯郸、魏县、大名。明军则驻扎在漳南的内黄、濮阳。

双方的兵力都是绵延数县,连营百里,各自拥众数十万,堪称明清开战以来最大规模的主力决战。

当年明清双方隔着长江、淮河对峙时,虽然动用的总兵力比如今还多一倍,但好歹还在千里防线上东西兵分三四路,每个战区各自为战。

如今清军已经收缩集中到河北一地,哪里还能分战区,剩下的主力全部孤注一掷到一个战区。

张煌言抵达濮阳后,也是连续巡视各军,检查防务。他让曹变蛟居中驻濮阳,刘国能居左驻内黄,黄得功居右驻清丰。

而对面的清军,由肃亲王豪格亲统北京来的清军主力,居中驻魏县,

由刚刚承袭礼亲王的满达海,统领他从山东撤防而来的老部下,驻扎在位于战场东侧的大名县,跟老对手黄得功对峙。

饶余郡王岳乐、端重郡王博洛,率原西路清军余部,驻魏县以西的临漳,与刘国能对峙。

张煌言巡视数日,见战线稳固,进入相持试探阶段,他也只好从长计议。

十月中旬的一天,他便在濮阳城内,召开了一场召集诸将的军议,会上不由感慨:

“没想到鞑子连番战败,最终竭泽而渔,还能集结起那么多兵马,此战我军虽然兵力、军械全面占优,但毕竟远来,粮草后勤相对不利,不可轻敌。

鞑子放弃山东延边数府县,又放弃大名南部之余赘,以坚壁清野之势大踏步后退,直至漳水方停,还搜集了沿途全部船只,带不走的船都烧毁了。漳水自黄河往南改道以来,也不再与南方水系相通,反而北通海河。

我军粮草还得从曹州(今菏泽曹县)下船,用车马陆路转运到军前。或是从开封北渡黄河后、又延津陆路运送至汲县、再搜集漳水内河船队转运。若是相持日久,对我大明极为不利呐。”

众将对于这个大局倒也有点认识,被张煌言一点破,便进一步统一了看法。其中最莽得黄得功便忍不住谏言:

“总督大人,既然鞑子坚壁清野,导致我军筹粮耗费偏高,那我军便该利在速战,趁着我军重炮较多,即日择机渡过漳水,寻鞑子决战吧!

鞑子若是避战,我们就包围魏县或者大名,然后引诱另外两处的鞑子援军来救,咱就在城下跟敌军打一场总决战!”

张煌言也不打击黄得功的求战心,只是微笑着轻轻摇头:“黄将军之勇武,本官素有所知,届时自然会给你机会。

不过我们要担忧的,还不仅仅是击溃豪格,更要考虑如何让豪格咽也咽不下,吐又舍不得,好在漳水边给鞑子尽量放血,为我大明后续的胜利做铺垫。”

张煌言此言一出,大部分将领还有些懵逼,并不知道他想的有多远。曹变蛟算是最敢想的了,他也就以为张煌言指的是后续的北京城攻防战,便试探着问:

“总督大人是觉得,北京城池坚固,所以希望将来我大明光复北京之战时,鞑子的守城部队能尽量弱一些?因此要争取今日在这漳水战场上,多歼灭敌人的兵力?”

张煌言点点头:“曹将军看得明白,不过也还是不够远——本官此番前来全权督师之前,大都督曾交代过我,我大明将来不仅要光复河北,拿下故都,一路杀回山海关,更要彻底收服辽地、把清狗斩草除根!

所以,鞑子来去如风,眼下这场关内最后的大决战,能把更多的鞑子送到我们眼前给我们杀,我们要是不趁机多杀一点,岂不是天予弗取?将来要追出辽西走廊,一路追到关外千里去追杀,难度不比现在大得多?

故而此战也不可一味求快、求击溃敌人,若溃而不围歼,便是浪费了天赐良机。为此,稍微示弱相持,黏住敌人,徐徐寻找更有利的战机,哪怕多付出点代价,多花点钱粮,也只能忍了。”

众将闻言,这才默然。不过敌人也有数十万之众,是孤注一掷的,要想包围歼灭,实在是不太可能,大家拿不出办法,也只好无言相对。

张煌言目光扫过众将,又问道:“这几日相持下来,有打探明白敌军虚实?各部实际兵力多寡么?”

问到这种操作层面的问题,众将才重新踊跃起来,纷纷把自己侦测到的情报汇总,大致梳理出了敌人的兵力情况。

早在两年前、阿济格和阿巴泰死的时候,满八旗经过最后一轮大规模被围歼,有四个旗已经是重建过一遍了,其中两白旗更是重建过两遍。

按照当初满八旗八万正规军、二十万后方适龄男丁的规模来算,加上这几年补充上来的人口。在豪格内讧前,满八旗一共也就二十二三万十五岁以上男性人口。

豪格内讧中,死的双方都是满人人口,死了两万人,其中当兵男丁约有五六千。

后来姜瓖反正,姜瓖把驻扎在山西的少量满兵和满人非现役男丁也都杀了,这部分里,满人正规军损失也就数千,但关键是非现役人口被屠比较伤,也达到了万人以上。

而明军在响应姜瓖、北上收服怀庆、卫辉、潞州、泽州过程中,也歼灭了清军满兵过万、杀死适龄家属数千。最后豪格在南方明军入驻太原之前,还试图反扑太行山防线,几场攻坚战失败,又折损满兵人口数千。

所以,经过豪格多尔衮内讧、姜瓖反正一系列变故,清人从两年前的二十二三万男丁,进一步下降到十七八万人。

这个人数,已经是满人十五岁以上、年龄上不封顶的人数了,比他们巅峰期的时候,男性人口已经下降了四成多。

而且,考虑到下降的这四成多里,大部分是二十到四十岁之间的精壮人口,所以剩下的十七八万人里,老弱病残比例已经进一步拔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