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官升一级(第3/3页)

事情办不成,威国公定要拿他脑袋的。

三日之前,他接到了家书,书信中说,他的母亲大寿,威国公居然还惦记着,命人送去了一份大礼祝寿……

一想到这个,高祥便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

事情很明显了,他跟着张安世一条路走到黑,人家就是去祝寿,若是这事办不成,说不定……就扣一个勾结白莲教的帽子,杀他全家了。

此时,外头传出那耆老凄厉的哀嚎:“高祥,你这狗官,你这狗官……”

高祥一动不动地端坐着,他慢慢麻木了,只是亲耳听到这儿,还是不免有几分刺痛。

这是自己的同类啊,同类相残,听他们的怒吼,真是扎心剔骨!此等切肤之痛,教他平复下来的心情,又翻江倒海起来。

他忍不住想要发泄,于是下意识地咬着牙,最后从牙缝里蹦出一截话来:“入他娘的的张……”

可话到此处,便戛然而止,虽是在车中,而且说话很小声,可高祥却一下子,就像是做贼心虚一般,又将这后半截的话,生生吞回了肚子里去。

最后,他还是忍不住掀开了跟前的车帘子。

却见那耆老等人已被制住。

他紧了紧拳头,脸上露出了冷漠之色,淡淡道:“阻拦本官,在本官驾前失礼,这还是读书人吗?读书人明事理,更是罪加一等,不必送县里治罪了,送栖霞府衙……痛打!”

他顿了顿,又道:“将他的儿子也一并拿下治罪,违抗军法者,一个不饶。”

这个时代的消息,是极闭塞的。

可是在太平府,在读书人的圈子,却是消息灵通得很,很快,这消息便不胫而走。

这时,大家才意识到是动真格的了。

不只是士绅和地主们察觉到不对头,便连各县的官吏,也立即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氛。

这其实也很简单,毕竟高同知从前是老好人,现在突然变成这个样子,他在府城里办公,一定知道一点什么,连他都如此,这就意味着,这事非要执行下去不可,谁敢在这上头玩花样,就是找死。

于是各县县令,连夜召集人,询问清丈的工作,而后组织人次日火速下乡,雷厉风行的开始清丈,清丈的工作,极为严格。

又过了两日,一个保长和两个甲长因为阳奉阴违,直接被县令下令杖毙,尸首直接张挂于县衙,贴出了榜文告示,严令违抗令者斩。

这消息,一个个地传到了栖霞,栖霞这边……许多人便已知道,这靴子算是落地了。

当下,不少的牙行开始下乡,招募壮力,这栖霞本就缺人,如今有这么多的壮力,就再好不过了。

到了次月月中,张安世规定每月月中举行一次月会,各县都要派人来。

府的各衙的人也都到齐。

这时候,大家聚在一起,已经不再抱怨了。

人嘛……大抵就是如此,一件事,你开始干的时候,会纠结会拧巴。可事情慢慢推行下去,你就不会去多想了,甚至你会给自己找理由。

譬如这样做,也是为了清除白莲教。

那些士绅……确实太过分了,这么多的土地,竟还藏匿了这么多的税赋,岂有此理!

道德是随人而定的,从前不道德的事,在这太平府,却又变得道德起来。

再加上张安世组织各县的人隔三差五的学习,无非是讲授一些白莲教的危害,百姓失地之后成为流民与白莲教勾结的危害云云。

此时,大家齐聚于此,气氛倒是融洽了许多。

张安世先前已看过了简报,而后笑吟吟地与众人入座。

这时,他道:“清丈的情况,执行得很好,尤其是芜湖县最优,清丈出来的田亩数目,足足是从前的一倍,这样的话,将来纳粮和收税,就算是有了依据了。”

那芜湖县令笑了笑,忙是起身:“下官……”

张安世压压手:“客气话不要说,现在大家的时间都很紧迫,这芜湖县干得好,自然也要有奖励,我与高同知商议过,今年芜湖县所有官吏,发放绩优奖,但凡是当差的,每人每月二两银子,大家要过日子嘛,总不能差饿兵。”

张安世顿了顿,又道:“至于芜湖县令,办事得力,此番也算是一桩功劳了。我思来想去,不能不赏,所以昨日便上奏,陛下特别恩旨,暂时令他仍为职衔,加官一级,定为从六品。这是陛下格外开的恩,周县令,你剿贼有功,这是你应得的。”

那芜湖周县令的脸一下就胀红了。

从六品的话,应该是州里的同知官,这岂不是意味着,将来若有什么空缺,他便可顺利递补了?

这才一个月功夫,竟是直接官升一级了?